天天看點

實作氫動力自由,豐田距離普及還有多遠?

據乘聯會資料顯示,6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53.2萬輛,同比增長130.8%,環比增長47.6%。1-6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内零售224.8萬輛,同比增長122.5%。在疫情“重壓”之下,新能源汽車市場能取得如此佳績離不開其外生動力,即大環境的支援與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逐漸認可;亦離不開其内生動力——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形成“厮殺”之後的全新競争趨勢,各項領域已漸有标杆。

但在中國汽車市場如此欣欣向榮的大環境下,此前靠混合動力技術“稱霸”燃油車領域多年的豐田,按道理應該嗅到純電時代的氣息,依靠其電驅技術儲備,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複制混動技術帶來的爆發性增長,然而事實卻是銷量榜單豐田盡顯佛系。究其原因,或許是因混動技術的宏利還未竭盡,而在純電技術領域,豐田并沒有因國内政策扶持而貿然入局。這是否意味着豐田的蟄伏,其實是在着眼零排放的盡頭——氫能源?

混動技術曾讓豐田走在傳統能源變革前列

1997年,普銳斯的正式面世拉開了豐田在混動領域無限輝煌的大幕,25年後的如今,豐田電動化車型全球銷量已突破2000萬輛。

實作氫動力自由,豐田距離普及還有多遠?

也是在1997年,豐田為THS混合動力系統的核心技術申請了專利,專利保護期為20年。保護期過後,豐田并未繼續隐藏成功的秘密。

2018年末,科力遠僅花1元便買下了豐田THS核心技術,而吉利則是科力遠的第二大股東;2020年,豐田汽車決定向合資夥伴廣汽集團提供其核心混合動力技術,2021年,搭載豐田第四代THS混動系統的全新廣汽傳祺GS8量産售賣... ...

将大量技術開放,豐田又該如何找到新的立身之本?

實作氫動力自由,豐田距離普及還有多遠?

答案是:氫能源。相比于純電汽車,氫能源加氫快速,燃點為527℃(汽油燃點300℃),排放物為水... ...整體來說,更清潔、更安全、更友善。一旦率先成功,或許下一個新能源的二十年依然繞不開豐田。

但眼下國内新能源技術趨勢,假若豐田布局氫能源,在商業市場仍需要耐得住寂寞。

豐田氫動力已參與賽事并實作小規模應用

盡管實作量産仍需大量努力,但豐田從未放棄鑽研。據GAZOO Racing公司的佐藤總裁對外透露,豐田将繼續在商用和乘用兩個領域分别進行挑戰,目前處在研發和量産化的第四個階段。

實作氫動力自由,豐田距離普及還有多遠?

2022年6月5日,日本超級耐力賽第二站富士24小時耐力賽在富士國際賽車場舉行,搭載氫燃料發動機COROLLA和使用碳中和燃料的TOYOTA GR86順利完賽,這也是氫燃料發動機COROLLA第二次挑戰超級耐力賽。

這一賽事向外界充分證明了豐田氫能源汽車的穩定性和動力性能,也向外界展示了其相關技術正在飛速進步。據豐田官方資料,距離去年富士24小時耐力賽僅一年的時間裡,氫燃料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提高了約20%,扭矩提高了約30%,同時續航距離增加了約20%,加氫時間也從原來的5分鐘減少到了1分半。

實作氫動力自由,豐田距離普及還有多遠?
實作氫動力自由,豐田距離普及還有多遠?

對于國内市場來說,豐田目前還未投放氫動力量産車型。但豐田作為氫燃料電池的先行者,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還是贊助了140輛第二代Mirai轎車和105輛柯斯達氫擎,可以視為其氫動力已經具備小規模營運的能力。

實作氫動力自由,豐田距離普及還有多遠?

為了保障這批氫動力車型,日本JXTG能源集團與中國石化集團已經達成合作,雙方将在第三方市場共同建設氫燃料加氣站,提升中國在氫能開發方面的技術儲備。截至目前,北京及周邊共投入使用了11座制氫廠。中石油和中石化還在奧運沿線配建了30多個加氫站。

豐田為随時“氫”力“氫”為展現黑科技

以上在賽事和小規模使用方面已展現出在儲能方面,豐田已取得長足進步。近日,豐田與其子公司Woven Planet Holdings, Inc.開發出了便攜式氫筒原型,可為各種場景提供氫能。待氫能源汽車量産之後,“随時随地可加氫”或許不再是夢。

實作氫動力自由,豐田距離普及還有多遠?

而下一步,豐田将向“使用液氫”發起挑戰。目前的氫能源汽車使用的仍是氣氫,兩者相比,液氫能量密度更高、運輸成本更低,使用液氫之後将大大提升氫能源汽車的續航裡程,能夠讓氫能源汽車量産落地之後更具優勢。

作為一項以碳中和為目标的先進技術,氫能源普及成本并不十分高昂,等待産業落地、技術更加成熟,其成本仍将會持續降低,實作“氫能社會”并非遙不可及。而這不止是豐田自己的戰争,仍需要全産業鍊的共同努力。

實作氫動力自由,豐田距離普及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