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鄉村網紅”說:“種地種得好,還得經營好”

作者:中國經濟網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三餐四季,質樸人情,田園牧歌,鄉言鄉語……當濃濃的鄉愁萦繞心頭,深厚的鄉情呼喚回歸,許多人或是踏上鄉村遊的旅途,或是線上問候遠方的家人,或是在“雲端”了解鄉村的變化。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紮根鄉村,将生活變為風景,挖掘和呈現着獨特的鄉間氣息。他們往往是視訊中的主角,以“鄉村網紅”的身份為鄉村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王吉業:視野打開 腳步放開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富錦市興隆崗鎮東福村,王吉業生于此長于此。從1998年務農至今,從最初的小規模種植戶,到現在的新型農民、規模大戶,王吉業已經擁有自己的家庭農場,是當地首批新型職業農民的代表,也是為當地村民所熟知的文化能人。

“平時就愛唱歌,村裡大大小小的活動也願意參加,跟大夥兒在一塊挺樂呵。”音樂讓王吉業生活充實,也因為這份熱愛,他的才藝得到發掘。在當地政府組織下,王吉業自2016年起,參加了美麗鄉村行文藝演出、錦城百姓春晚、富錦市農民藝術節等演出活動,并積極投身防疫宣傳等工作,2020年12月更是推出單曲《東北好兄弟》,受到廣泛認可。

“這幾年,政府非常重視鄉村的文化建設,為我們這些文藝愛好者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們從中了解到各地鄉村的面貌,學到了很多先進的經驗。”王吉業的視野打開了,思考更多的是能為家鄉做點什麼。于是,在持續打磨自己音樂才能的同時,他開始嘗試直播等形式,推介家鄉的産品。“啥是新型農民?不僅種地種得好,還得經營好。”王吉業用行動鼓勵帶動身邊人參與進來,主動為産品找銷路,為鄉村文化樹品牌。

在省、市各級群衆藝術館的培育和推薦下,2021年10月,王吉業入圍“鄉村網紅”培育計劃暨央視訊“村裡有個寶”大型融媒體活動,成為黑龍江省唯一進入“鄉村網紅”全國20強的農民歌手。對于“鄉村網紅”這個身份,王吉業倍加珍惜。

“感到身上多了一份責任,心裡多了一份底氣,直播時,我就大大方方代表我們富錦,歡迎全國老少來體驗獨特的風俗,賞一賞美景,購一些好物。”接受采訪當天,王吉業剛剛完成當地文旅推介的一期視訊錄制。他向記者展示了自己精心策劃的台本,上面清晰地羅列着富錦的特色資源,以及代表性産品。

乘着“鄉村網紅”的熱度,王吉業尤其注重為村裡的好産品帶貨,盡全力宣傳和推介家鄉的文化和旅遊資源,讓更多的人通過他的節目了解佳木斯的現代農業,了解黑龍江的美麗風光,了解鄉村振興路上農民勤勞緻富奔向美好生活的精氣神。

“我們現代的農民就是要思想開放,敢于暢想未來,希望有更多‘鄉村網紅’湧現出來,多去了解家鄉的好,踏踏實實為鄉村建設做點事。”近一年的實踐讓王吉業信心倍增。在他看來,村民現在不再單打獨鬥各賣各的産品,而是整合優勢,勁兒往一處使,為讓更多人認識富錦、了解富錦、記住富錦、來到富錦而奮鬥。

仁青郎加:在傳承與創新中拓展生存空間

仁青郎加的家鄉是西藏唐卡嘎瑪嘎赤畫派的流傳地。出生于西藏昌都一個唐卡世家的他從7歲起就跟着父親學習唐卡繪畫,如今已持續15年。2018年,仁青郎加受昌都市文化局派遣,參加了福建省藝術館在廈門舉辦的首屆中國農民漆畫進階研修班,從此打開了一扇傳承創新的新大門,成為探索唐卡與漆畫“嫁接”的第一人,也因而入選“鄉村網紅”。

回憶起初識漆畫的感受,仁青郎加用“怦然心動”4個字形容。仁青郎加跨越千山萬水來到福建,在漆畫中看到了唐卡新的可能。直覺的藝術沖擊足以抵消畫種融合帶來的未知性,仁青郎加決定試一試。唐卡與漆畫,兩種曆經千年傳承的非遺項目的交融之旅就這樣開始了。

漆畫的創作材料是天然大漆,對傳統漆畫師而言,過敏在所難免。對仁青郎加而言,這更是巨大挑戰。頻繁接觸大漆,仁青郎加過敏了,雙手腫得無法彎曲,臉也不同程度地紅腫。可憑着一個畫師的堅韌,他最終征服了大漆。經過一期教育訓練班的完整訓練,他完成了首幅唐卡漆畫作品《指路小尊者》,讓唐卡漆畫成為現實。漆畫中的白色是用蛋殼拼貼所呈現,仁青郎加在繪制過程中,還探索獨創出碎蛋殼之間的紋路。

“使用大漆新材料讓唐卡不怕受潮發黴,鑲嵌等技法的引入也讓唐卡的藝術表現力更強。當我把全新的漆藝唐卡拿給爺爺、爸爸看時,他們才領略到其中的美感,鼓勵我繼續下去。”仁青郎加說。

受到認可的仁青郎加全速奔跑,從藝術扶貧理念的受益者變成文化志願服務的傳播者。2019年7月,福建省藝術館與昌都市文化局聯合舉辦漆畫技藝教育訓練班,仁青郎加以先行者身份,當起了兩位福建畫師的助教。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昌都10名年輕唐卡畫師成功結業,鍛煉出跨界藝術創作的能力。這樣的聯合培養現在仍在持續進行。

從最初的不敢不願嘗試,到如今唐卡各大畫派加入到唐卡漆畫的行列,漆畫的融入讓唐卡更具藝術收藏性。仁青郎加看在眼裡,樂在心頭。他心裡還揣着一個願望:帶動更多唐卡畫師學習漆畫,通過藝術融合創新和文創開發,走出一條新路,拓展生存空間,讓更多畫師的藝術價值得到市場認可,讓傳統工藝在新時代散發光芒。

成為“鄉村網紅”的仁青郎加還籌備工作室,通過視訊和文圖等多種形式集中展現唐卡漆畫成果,并逐漸探索将其他藏文化符号,如串珠等加入漆元素,激發出更多融合創新的潛能。

梁倩娟:返鄉創業“新農人” 開辟精神新家園

她是放棄高薪職業,返鄉創業的“新農人”;她是直播賣貨,帶領鄉親緻富的“梁掌櫃”;她是連續4年參加全國人大會議,總能帶來好建議的人大代表……她是被稱為“電商達人”,卻将自己定位成一名志願者的梁倩娟。

梁倩娟來自甘肅省隴南市徽縣。2013年前,她在廣東惠州市一家五百強企業工作,從普通勞工做到白領,還被公司推薦到澳洲學習深造。一次回鄉探親時,她發現村子裡的核桃、蜂蜜等農産品由于沒有人來收購都放壞了,實在可惜。“在外打工期間,我發現綠色健康的農産品在大城市很受歡迎。我們隴南的純天然農産品很豐富,每次休假結束,我都會挑一些成色好的農産品帶給公司的同僚,他們都說很好吃。我就想大家應該利用好手邊的資源。”從那時起,梁倩娟就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

2013年,隴南市大力支援電子商務發展。梁倩娟抓住機遇,果斷辭掉收入豐厚的工作,回鄉籌備開網店。在積累了一定的電商知識和經驗後,2014年,她的淘寶店正式開業,取名“隴上莊園”,專門銷售家鄉的土特産品。

那些年,大部分徽縣水陽鄉石灘村的百姓對網店、主播、帶貨都很陌生的。梁倩娟就走家串戶地解釋她的電商想法,挨家挨戶收農産品,村民也從不了解轉變為全力支援。上線後,農産品一單接一單地賣出去,網店很快就收到很多網友的支援和鼓勵。周邊村落的鄉親們看到實惠,也紛紛拿着自家好貨找上門來。土蜂蜜、土雞蛋、核桃、幹豇豆、灰灰菜……土特産品類越來越豐富、越暢銷,成了網絡平台上的“香饽饽”。“梁掌櫃”的名字已在村裡傳開。

把和老鄉在一起的時光,把農産品生長的環境,把村裡的民俗和文化活動,用短視訊和直播的方式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了解當地的人文曆史、自然風光、産業發展等。從最初的傳統電商轉型為直播電商、新媒體電商,梁倩娟一直在講述家鄉故事,銷售家鄉農産品。如今,她在快手平台的粉絲量有47萬,開展了275場直播助農活動,網店年銷售額已從創業初期的6萬元增加到500多萬元,帶動400餘戶農戶增收緻富,其中有100多戶是曾經的貧困戶。

在做電商的同時,梁倩娟還和志同道合的朋友進行了更多文化實踐,建起了一座農家書屋&傳統連環畫閱讀基地,讓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裡發芽,讓紅色故事口口相傳,讓偏遠地方的孩子們能愛上讀書,讀好的連環畫。“現在,一到晚上或者周末、放假的時候,村裡的留守兒童、周圍的孩子們都紛紛來閱讀,有些到夜深還不舍得回家。”梁倩娟自豪地說,希望把家鄉的農家書屋打造成“網紅”打卡地,不僅讓老鄉們的特色産品走出大山,也要讓孩子們的夢想飛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