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卻也有摯愛者一生孤苦》
二伯父長得一表人才,不知為什麼卻孤身一人,多年來和一隻叫阿蓮的黑狗相依為命。聽村裡的人們說,二伯父原先是民辦教師,曾經在鄰村沈家教過多年國小,大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忽然有一天二伯父魔怔了,時而大哭,時而大笑,時而瘋癫,時而平和,總之,二伯父的民辦教師工作算是徹底的廢了。
從學校回家之後,二伯父整日裡深居簡出,從不和村裡人打交道,且在不大的院子裡,親自動手挖了一個老大的坑,還給那坑起了一個非常文藝範的名字,叫作朱自清荷塘,然後在荷塘裡栽上了睡蓮、碗蓮、大王蓮、以及各種各樣的蓮花,連窗台上也擺滿了馬蹄蓮、蟹爪蓮、鐵線蓮等五顔六色的蓮類盆景,後來也不知跟誰讨要來一隻小黑狗,起了個名字竟叫阿蓮。
總之,二伯父的家竟成了一個蓮的世界,蓮的海洋,好像他的人生與這個蓮字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有着剪不斷,理還亂的無限愁緒。
小編稍大後方才知曉,原來二伯父教書的時候,曾經有過一位刻骨銘心的戀人,她是二伯父的初戀,也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戀情,對方是同校的一位音樂教師,女教師的名字叫沈紅蓮,二伯父比沈紅蓮大三歲,她們彼此心心相印,真情相愛,随着時光從身邊匆匆流逝,兩個人的感情也在迅速的增溫,在一個莺飛草長的夏夜,二伯父和美麗的沈老師,相約來到了小編村西的龍須河畔。
沈老師一米六十五的豐滿身段,堪比朱自清荷塘裡搖曳的菡萏,一雙清澈見底的眸子,甯靜着一汪迷人的秋水寒潭,她們共同發誓,天涯海角終生相随,海枯石爛永不變心。
嫦娥舒展廣袖給她們遮住了天穹的月光,吳剛捧出桂花酒滋潤了她們忐忑的心房,龍須河裡的青蛙齊聲為她們歡歌,蘆葦叢中的蟋蟀盡情的為她們吟唱,黑黢黢的玉米稭稈為她們築起了重帷疊帳,夜莺劃過長空偷窺了她倆摯愛一場。
她守身如玉似冷凝的羊脂,她矯健的雙腿同天鵝般修長,她凹凸有緻如巍巍之昆侖,她素腰纖纖如出浴的王嫱。她明亮的眸子噴薄着鑽石般的光芒,她熾熱的青春猶如烈火般滾燙。
她們彼此深愛着對方,如夢如幻漫步在天堂,像雷鳴電閃咆哮瘋狂,如狂風驟雨肆虐滌蕩,似火山爆發無法阻擋,同大洋海嘯卷起巨浪,蒼天為她倆做了綿被,大地給她們做了婚床,那互相纏繞的化繭成蝶,那修成正果的青春蕩漾,讓一對深愛的戀人終生難忘。
後來,随着那年雨季的到來,龍須河兩岸發了大水,有一天傍晚,沈老師送鄰村的五六個學生回家,傳回時在龍須河上遭遇了洪峰,不幸被無情的河水卷走了,學校和附近村民一連找了好幾天,最後洪水退走了,可依然沒找到沈老師的蹤影,這時候有人竊竊私語道“由可能沈老師像一葉白帆,被沖進小清河然後卷入大海了。也就是從那天起,我玉樹臨風的二伯父突然就魔怔了,再也沒有了往日那位李老師的影子。
平淡的日子在不知不覺中又過了十幾年,在這十幾年裡,二伯父終年與那隻黑狗阿蓮相依為命,同桌吃飯,同屋睡覺,二伯父吃什麼,就給阿蓮吃什麼,二伯父傍黑出去遛彎,阿蓮也必然跑在前頭随護,他跟阿蓮形影不離,就像跟沈紅蓮老師生前那樣。
一九七七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晚上,在那個牛郎織女相會的美好之夜,在那個細雨蒙蒙的秋夜黎明,二伯父懷着對沈老師的無限相思,用一根繩索結束了自己抑郁的生命。
二伯父去世後,黑狗阿蓮終日裡哀叫着,喂牠東西也不吃,給牠水也不喝,白天就圍着二伯父住過的那個獨院來回轉,晚上就跑到二伯父的墳上趴在那,不記得又過了多少日子,忽然聽不見阿蓮的叫聲了,我和四弟就到處尋找,最後在二伯父的墳上,終于找到了已然沒了生命迹象的阿蓮。随之,我把阿蓮就近埋在了二伯父墳墓的一側,并在上面種下了一棵作為記号的小柏樹。因為這時候我已然讀懂了,阿蓮其實就是二伯父的心靈寄托。
小編原創不易,請您随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