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0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釋出了研究報告《大象并非商品》,該報告顯示:過去十年中,東南亞地區用于旅遊活動的圈養大象,超

作者:京西土著

2020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釋出了研究報告《大象并非商品》,該報告顯示:過去十年中,東南亞地區用于旅遊活動的圈養大象,超九成沒有被給予良好的生活待遇,其中63%更是生活在惡劣的條件下。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提出了建立“大象友好型旅遊景點”的主張,并通過對“大象友好型旅遊景點”的大力扶持, 引導和鼓勵旅遊景點轉型,以期最終淘汰無節制利用大象營利的行為。

同時,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也呼籲人們做文明和負責任的動物友好型遊客,鼓勵人們友好地觀賞大象的活動,真正認識和了解大象。

對“大象友好型景點”的要求,包括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

硬體方面:大象生活的自然或半自然環境,要與其栖息地相類似。

軟體方面:禁止強迫大象參與任何娛樂活動,禁止以厭惡性或懲罰性的方式訓練大象。禁止使用象鈎或其它對大象造成傷害或痛苦的工具。保證大象有充足的機會來表現它們的自然行為。

在“大象友好型景點”,遊客觀賞大象活動,必須與大象保持安全的距離。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倡議已經得到了衆多企業的響應。根據該協會官網披露,截止目前,有超過260家旅遊企業承諾停止大象表演、大象騎乘這樣的旅遊娛樂活動。應該說,這是一個可喜的開始。

亞洲象是野生動物,它們屬于大自然,它們不是人類的玩物。在那些看似輕松的大象表演背後,是慘不忍睹的虐待和殘忍傷害。

沒有需求就沒有買賣,沒有觀衆就沒有表演。随着人們動物保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諸如大象表演這類旅遊娛樂活動提出質疑。根據一項針對85後和90後旅遊者的調研發現,85%以上的受訪者反對為動物帶來傷害或虐待的旅遊活動。這說明,善待動物的文明意識正在深入人心,成為當今世界的新風尚。

那些依舊以野生動物娛樂活動吸引觀衆的旅遊景點,是時候需要認真考慮如何轉型以适應社會文明發展的腳步了。

2020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釋出了研究報告《大象并非商品》,該報告顯示:過去十年中,東南亞地區用于旅遊活動的圈養大象,超
2020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釋出了研究報告《大象并非商品》,該報告顯示:過去十年中,東南亞地區用于旅遊活動的圈養大象,超
2020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釋出了研究報告《大象并非商品》,該報告顯示:過去十年中,東南亞地區用于旅遊活動的圈養大象,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