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童真童趣入畫來——《童趣二十四節氣》創作劄記

作者:光明網

作者:吳冠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作家冰心曾說過:“除了宇宙,最可愛的隻有孩子。”平常,我也十分喜歡觀察兒童、畫兒童,是他們身上那種毫無修飾、自然流露出來的童趣吸引着我。而童趣正是源自未經雕琢的童真,這也是我嘗試從兒童的視角畫二十四節氣的初衷。

童真童趣入畫來——《童趣二十四節氣》創作劄記

《童趣二十四節氣》系列漫畫吳冠英

一首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詩《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将我帶入江南民居兩扇花格木窗、屋旁一株老柳、柳枝挂滿新綠的初春景緻。《立春》畫面中,一男、一女、兩個無猜的兒童,正打開窗戶、趴在窗台上“細數”着垂挂在窗前的“綠絲縧”。老屋、老樹、斑駁的牆、好奇的小童、兩隻與小童形影不離的小狗,還有随春風搖曳生姿的新柳,在對比中突顯童之趣與春之意。

小滿節氣有兩個特征,一是南方降雨漸多,江河漸滿;二是北方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我将畫面的情景設計在滿盈的小河溝邊,主角中的小女孩在剛剛沒過腳踝的水中踏水嬉戲,清涼的河水使她的一群“小夥伴”樂不思蜀。大白鵝盡情在水中撲騰,小狗也正以“狗刨式”遊水,其他小動物并不善水,但都以各自的方式盡享戲水的快樂。遠處漸成熟的莊稼、農舍,雨後的雲,反映着節氣的氣候特征。将動物拟人化表現,就是源于童心的聯想。

童真童趣入畫來——《童趣二十四節氣》創作劄記

《童趣二十四節氣》系列漫畫吳冠英

一陣烏雲來,一陣風兒刮,一陣驟雨下,這是盛夏時節的天氣特點。《小暑》畫面正是表現小女孩和她的“小夥伴”外出玩耍卻趕上陣雨急來,于是順手摘一張荷葉當帽、往家裡奔跑的情景。而小女孩、小豬雙手捂緊頭上荷葉的動作,以及不同動物的奔跑動态,是趣味橫生的着意點。

立秋了,入秋的自然特征是樹葉逐漸變色,畫中的小松鼠摘下漸黃的一片銀杏葉,送給樹下的小女孩,而跟在小女孩身旁的一隻小狗和四隻兔子,都各“撿”了一簇秋葉,小姑娘手上也拿着泛着秋色的樹葉和花,這是将畫意融入童話的氛圍之中。

秋收時節,撿穗後,小女孩和她的一群“小夥伴”攀爬上稻草垛玩,胖小豬的動作稍顯笨拙,此時小姑娘伸手拉它一把。《秋分》畫面裡童話般的角色組合,不符合客觀現實,卻契合兒童的想象力和心理期待,正因童趣的表現需從兒童的心理、視角去構思。

童真童趣入畫來——《童趣二十四節氣》創作劄記

《童趣二十四節氣》系列漫畫吳冠英

寒至極、春将至,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為此設計了小姑娘與“小夥伴”在家中圍爐取暖的情景。圖中小女孩正在剪一幅“春”字圖案,“小夥伴”則正圍着看,窗外的嚴寒與屋裡的溫暖形成對比。紅色的剪紙春字,既是對大寒節氣的一種預示,也是小姑娘與她的“小夥伴”們對春天到來的期待。

我們了解的二十四節氣大多與農事相關,但其實“節氣”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人們通過節氣變化,懂得四季、預知風雨、體會冷暖。我以兒童的視角創作二十四節氣圖,迄今已是第六個年頭,這是在日常生活中對兒童觀察點點滴滴積累的結果。今将五年的創作集結成此套《童趣二十四節氣》繪本,希望孩子們喜歡,并能領悟我們先輩們創造的二十四節氣的智慧、文化以及曆代詩人為那些節氣所賦的詩歌之美。

《光明日報》( 2022年07月10日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