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作者:科學蟲洞

文|科學蟲洞

你見過足球那麼大的癞蛤蟆嗎?海蟾蜍是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最大能長到30多厘米長。美國的夏威夷和波多黎各,曾為了殺死甘蔗地裡的害蟲,特地引進海蟾蜍。

自從引進後,當地的甘蔗蟲害大大減少。他們的成功經驗讓各國紛紛借鑒,其中就有澳洲。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彼時的澳洲,甘蔗種植者飽受甘蔗蛴螬的困擾。這種害蟲會破壞甘蔗的根系,嚴重影響作物的生長。

在農民的抗議下,澳洲成立相關組織解決甘蔗害蟲問題,但一直不得其法。直到1935年,昆蟲學家學習其他國家的方法,從夏威夷帶回了一批海蟾蜍。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可令澳洲人民意想不到的是,他們以為的“滅蟲救星”海蟾蜍,到了澳洲後不僅沒消滅甘蔗害蟲,反而瘋狂泛濫,荼毒了成千上萬的本土動物。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

海蟾蜍原産于南美洲和中美洲,雖然名字有個“海”字,但它并非生活在海裡,而主要在開闊的草地、林地生活。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海蟾蜍又名南美巨蛙,體長一般15-18厘米,更大的能有30厘米;平均體重1-3公斤,是地球上體型最大的蟾蜍。

人們發現海蟾蜍有清除甘蔗害蟲的能力,是以也稱其為“甘蔗蟾蜍”。

澳洲正是看中了它的滅蟲能力,将其引進到國内,不料導緻了嚴重的後果。海蟾蜍到了澳洲,不在甘蔗地裡發光發熱,反而瘋狂繁殖、四處擴散。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紅色為海蟾蜍在澳洲的分布區域

它們全年都可繁殖,第二年後雌性可産卵,一次能産下30000粒卵,繁殖速度極為恐怖。而且它們在澳洲缺少天敵,是以繁衍起來更是肆無忌憚。

海蟾蜍在澳洲東北部落腳,之後向南、向西進攻,蔓延到昆士蘭州、金伯利等地區,數量迅速增長到15億多隻。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海蟾蜍的泛濫給當地生物帶來了巨大的危險。許多本土動物沒見過這種毒蛤蟆,以為是普通的兩栖動物,自然缺乏警惕心,因而紛紛遭殃。

海蟾蜍到底有多毒?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海蟾蜍從小就帶毒,包括它們的卵,曾經有人因為食用海蟾蜍或蟾蜍卵湯而死亡。長大的海蟾蜍毒性最強,它們的眼睛後面有一對硬币大小的毒腺,可以産生毒液。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感到威脅時,海蟾蜍的毒腺會分泌或噴出乳白色的毒液,即蟾蜍毒素。蟾蜍毒素含有14種不同的化合物,包括蟾毒色胺。

蟾毒色胺能夠影響中樞神經系統,有緻幻作用。是以,死在它們手中的不光是小型動物,也有許許多多體型較大的動物。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海蟾蜍吃掉昆蟲、小型齧齒動物,以及小型的蟾蜍和青蛙,擠占了本土動物的生存資源;

袋鼠、鳄魚、巨蜥、袋鼬(袋鼩)等動物吞下海蟾蜍後,就等于吃下了斷頭飯,不出幾分鐘就會喪命。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袋鼬

海蟾蜍入侵以來,昆士蘭州的袋鼩數量減少了95%,好好的本土物種被霍霍得瀕臨滅絕。西部地區的圓鼻巨蜥,其總數也銳減了50%。

以前,人們在澳洲北部很少看到淡水鳄死亡;但自從2005年開始,當地人陸續親眼目睹淡水鳄死亡。調查顯示,淡水鳄死亡現象的蔓延,跟海蟾蜍的擴散路徑是同步的。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通常來說,蟾蜍會出現在蛇類的菜單上;但在澳洲,有幾種蛇在攻擊海蟾蜍的時候被毒死。甚至,有些蛇還被海蟾蜍吞吃入腹。

與此同時,澳洲的一些寵主也崩潰了——他們發現,自家狗狗成了海蟾蜍的“粉絲”。原來,狗狗舔舐海蟾蜍後,受毒素影響會産生幻覺,進而上瘾。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如果隻是暫時意識迷糊,倒不至于太擔心,嚴重的是攝入過多可能緻命。是以,當地寵物醫院不得不增加“寵物狗戒毒”項目。

如何擺脫海蟾蜍的威脅?

為了控制海蟾蜍的增長、保護本土物種,澳洲政府想了很多方法。例如釋放食肉蟻噬咬幼蟾,号召群眾捕捉海蟾蜍等等。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澳洲科學家曾試圖制造病毒克制海蟾蜍,但找到的微生物不止可以殺死這些毒蟾蜍,還可能傷害其他兩栖動物。是以該方向仍在探索,為此科學家們還用上了基因測序法。

人們還想過在沼澤地毒殺幼蟾,或是利用資訊素等方式将海蟾蜍成群引誘到陷阱裡,但這些方法終究治标不治本。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從海蟾蜍身上入手,科學家們想出了很多方法,至于是否能起到根治作用,還得看實驗。與此同時,科學家們轉念一想,還在本土物種身上找到了突破點。

他們發現,在海蟾蜍肆虐地區,本土動物已經開始學習躲避海蟾蜍,或在食用海蟾蜍時避開其身上毒素太強的部位。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悉尼大學的裡克·夏恩,原本是專門研究巨蟒的專家,已經硬生生被逼成了“海蟾蜍大神”。

他做了一個測試,給一些體型小、毒性弱的死蟾蜍,撒上一種能引起嘔吐的藥物,再将死蟾蜍投喂給袋鼬。

結果顯示,袋鼬隻要接觸過一次死蟾蜍,就不會再對海蟾蜍感興趣。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研究團隊把海蟾蜍肉碾碎做成蟾蜍香腸,并加入少量藥物,最後将香腸投喂給袋鼬、巨蜥。結果令人欣喜,近一半吃過蟾蜍香腸的袋鼩都會避開成年海蟾蜍。

之後,研究團隊展開了一系列相關的訓練和試驗。2018年末,科學家還在海蟾蜍入侵方向的上遊投放了一批人工飼養的幼蟾。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初步試驗顯示,這些幼蟾毒性微弱,不會緻命,但可以讓捕食它們的動物産生不适。這樣一來,動物們就會對海蟾蜍産生厭惡反應。這樣的訓練效果,比毒香腸還要好一些。

地球上最大的毒蛤蟆,在澳洲泛濫成災,不僅毒翻鳄魚還能吃蛇

不得不說,外來物種入侵的危害實在太可怕了。最開始可能是不小心或出于好意引入,但外來物種泛濫後,當地卻要耗費無數人力财力去治理。是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随意放生動物,也不要把外來物種偷偷帶進國内。

————————————

本文圖檔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