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瞧,猴在天上飛——鼯猴,在亞洲森林裡,進化出飛行能力的靈長類

作者:知物貓子

在大陸中原一帶,比如山東、河南等地,很多人會用“貓猴”來吓唬小孩子。貓猴是個啥?普遍看法認為,貓猴并不是真實存在的動物,是《隋唐演義》裡吃小孩的"麻叔謀",通過發音演化而來的。要是看隋炀帝開運河的地理位置,似乎也說得通。

瞧,猴在天上飛——鼯猴,在亞洲森林裡,進化出飛行能力的靈長類

嗯?

而現實世界裡,亞洲真的存在叫貓猴的動物。

世界上唯一會飛的靈長類

貓猴,學名叫鼯猴,是滑翔在東南亞的樹栖哺乳動物。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的部分地區,寮國、高棉和越南的森林裡都有它們的身影,國内目前沒有,也許以前曾經存在過。

瞧,猴在天上飛——鼯猴,在亞洲森林裡,進化出飛行能力的靈長類

這大眼珠子!

雖然有一張小長臉,小圓耳朵,和尖鼻子,但不能用“獐頭鼠目”來形容貓猴,因為它們長着一對超級大的眼睛,聚焦于前方,具有出色的雙目視覺,夜視能力也很強。

貓猴能長到40厘米,重量僅為1至2千克。它們全身覆寫着一層長着毛發的膜,稱為翼膜,與面部、爪子和尾巴相連,手指和腳趾之間有蹼。

瞧,猴在天上飛——鼯猴,在亞洲森林裡,進化出飛行能力的靈長類

翼膜

這身飛翼裝,讓貓猴能夠在樹之間的空中滑翔、飛行200米以上。

嗯?你說這不就是大一号的鼯鼠麼?這兩個物種八竿子打不着,根據2007年登在《科學》上的論文(792–794. Bibcode. 2007 Sci.),研究者對其進行了分析——分子和基因組資料表明,鼯猴實打實的是靈長類近親。

瞧,猴在天上飛——鼯猴,在亞洲森林裡,進化出飛行能力的靈長類

靈長類近親

趨同進化的力量就是如此,在相似的環境、相似的生态位裡,遺傳差異巨大的生物卻總是會進化出相似的特征。

哺乳動物之最

從幾何學上講,翼膜賦予了貓猴極大的表面積,在沒有像蝙蝠那樣進化出整個翅膀的情況下,讓貓猴也能通過伸展四肢,像風筝一樣飛翔。

瞧,猴在天上飛——鼯猴,在亞洲森林裡,進化出飛行能力的靈長類

翼膜可以像袋鼠一樣,折成袋子,兜着幼崽6個月

它們的骨骼又輕又薄,即使有一隻小幼崽緊貼在媽媽的身上,貓猴媽媽也能順利起飛。它們不單單是滑翔,貓猴具有在空中機動的能力,像鼯鼠一樣,在進化的道路上,它們甚至可以無視基本的空氣動力學限制——比如,以非常高的“迎角”在空中飛行。

瞧,猴在天上飛——鼯猴,在亞洲森林裡,進化出飛行能力的靈長類

像風筝一樣飛翔

飛行能力強大的秘密來自貓猴的指尖:讓翼尖偏轉的同時保留白氣渦流,進而産生大量升力。

與我們人類智慧的結晶——飛機相比,貓猴有一個更進階的做法——它們可以獨立、動态地控制左右翼尖,根據需要折疊和伸展,以改變飛行中滑翔的速度和軌迹,這使它們能夠在空中急轉彎。

瞧,猴在天上飛——鼯猴,在亞洲森林裡,進化出飛行能力的靈長類

獨立、動态地控制左右翼尖

在所有滑翔飛行的哺乳動物中,擁有這一特性的貓猴可以說是最厲害的。

寫在最後——飛行的代價

在這個世界上,得到任何東西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貓猴從靈長動物進化出飛行的能力,失去了對靈長動物來說最重要的一樣的東西——拇指。

它們變得笨手笨腳、再加上翼膜的包裹,這讓它們在地面上的時候非常無力、笨拙。

瞧,猴在天上飛——鼯猴,在亞洲森林裡,進化出飛行能力的靈長類

一系列緩慢地跳躍向上

爬樹的能力也和靈長類親戚相去甚遠,隻能以一系列緩慢地跳躍向上爬,用小而鋒利的爪子抓住樹皮。在地面和爬樹的過程中,非常容易被鷹等猛禽吃掉。

在人生的彩票中,赢了一些,輸了一些,貓猴放棄了在陸地和樹枝上的靈活優雅,換來了飛行的能力,值了。

瞧,猴在天上飛——鼯猴,在亞洲森林裡,進化出飛行能力的靈長類

嗯...

最後,猜猜看,這個家夥在幹什麼?必須将尾巴高高舉起?

瞧,猴在天上飛——鼯猴,在亞洲森林裡,進化出飛行能力的靈長類

作者感謝你的關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