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帕提亞屬國志:源遠流長的埃勒邁斯王國

作者:冷炮曆史
帕提亞屬國志:源遠流長的埃勒邁斯王國
帕提亞屬國志:源遠流長的埃勒邁斯王國

埃勒邁斯是波斯西南部小國,主要活躍在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3世紀之間,領土範圍大緻相當于今日的胡澤斯坦境内。當地曾經是文明古國埃蘭的統治地域,因而經常以敵人的身份被巴比倫或亞述人所記載。此後就逐漸衰弱,最終在公元 639年被爆菊亞述巴尼帕征服。

即便在亞述滅亡後,埃蘭本地也沒有成功的複國案例,直接淪為新巴比倫的伽勒底王朝屬地。到了阿契美尼德時期,則成為波斯帝國的胡澤斯坦行省。等到希臘人的在塞琉古王朝建立,又被稱為蘇西亞納行省,但首府一直是曆史名城蘇撒。埃蘭(Elam)一詞也随着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被埃勒邁斯(Elymais)所取代。

帕提亞屬國志:源遠流長的埃勒邁斯王國

慘遭亞述弓箭手砍頭的埃蘭士兵

埃勒邁斯一詞,最早出現于亞曆山大大帝的海軍将領尼亞庫斯撰寫的著作中。其文現已大半流失,僅有一小部分被斯特拉波引用。根據他的記載,埃勒邁斯是今波斯西南部四個專以搶劫為生的部落之一,他們甚至敢于擄掠各地統治者進奉阿契美尼德國王的貢品。斯特拉波則稱埃勒邁斯是位于蘇西斯的強盜和土匪組國度,曾長期與蘇西安人作戰。我們從這些記載中可以了解到,埃勒邁斯人的家鄉與古代埃蘭王國所在地大緻吻合。

不過,兩者從嚴格意義上說概念并不完全吻合。因為在蘇美爾語中,埃蘭被冠以“NIM”的書寫方式,意為“高原”,傳統觀點認為其包括蘇西亞納平原和胡澤斯坦東北部的山地地帶。埃勒邁斯可能有“小埃蘭”之意,并不包括以蘇撒為中心的蘇西亞納地區,如此則将其與傳統意義上的埃蘭區分開來。當然,随着埃勒邁斯國家的不斷擴張,蘇西亞納最終也被後者控制,這兩個單詞最終趨于一緻。

帕提亞屬國志:源遠流長的埃勒邁斯王國

上古時期的埃蘭古國勢力範圍

長久以來,埃勒邁斯人被認為具有伊朗血統,至少也具有明顯的伊朗文化背景。但根據尼亞庫斯記載,他們對阿契美尼德國王懷有公開敵意,也不信仰波斯人普遍信奉的瑣羅亞斯德諸神。是以更應該就是古代的埃蘭人後裔。而且近代研究表明,當地土著崇敬的諸神非常類似巴比倫與亞述時期的閃米特神祗,隻不過換上了傳統的埃蘭神靈的名字。

從公元前 330年的亞曆山大征服開始,埃勒邁斯有超過1個世紀的時間不曾見諸于史籍。這種混沌狀态一直持續到公元前 220-219年才宣告結束。當時,塞琉古帝國的米底駐軍指揮官莫隆起兵反叛,繼而侵入巴比倫尼亞與蘇西亞納。雖然此次反叛行動最終失敗,但叛軍得到過來自埃勒邁斯的兵力支援。後來的李維與阿庇安也提到,公元前 191年入侵希臘的安條克大軍中,就有4000人是庫爾德投石兵和埃勒邁斯。後者還能騎在迅速移動的駱駝背上,居高臨下向的羅馬士兵射箭。這些記載說明,雖然仍然隸屬塞琉古中央政權,但此時的埃勒邁斯可能已經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

帕提亞屬國志:源遠流長的埃勒邁斯王國

成形于希臘化時代的 埃勒邁斯

在馬格尼西亞戰役失敗後,安條克三世被迫向羅馬繳納巨額賠款。公元前187年,他在試圖搶劫埃勒邁斯地區的神廟時被伏擊殺死。随後繼承的安條克四世,也企圖搶劫埃勒邁斯地區阿特米斯-納納伊亞神廟祭品,結果同樣被當地人所粉碎。根據考古學家從蘇撒故地挖掘的古代錢币表明,該地區很快由一位叫做希克諾普西斯的自立者統治。盡管這位僭主很可能不久即被消滅,但塞琉古王朝的統治力衰弱已是不可逆趨勢。

當然,埃勒邁斯的最終獨立,還要得益于帕提亞帝國崛起。公元前155年,國王米特拉達梯一世從塞琉古手中奪取了米底,很快又占領美索不達米亞大部。不久,埃勒邁斯國王卡姆納斯基裡斯一世也迅速占據蘇西亞納,标志着獨立王國誕生。

帕提亞屬國志:源遠流長的埃勒邁斯王國

米特拉達梯一世時代的帕提亞帝國版圖

按照波斯地區慣例,一個剛獨立的地區小霸很可能立即向外擴張。曆史上的卡姆納斯基裡斯或許亦有此打算。公元前140年,他支援塞琉古國王德米特裡二世東征,還派出輔助部隊參與對帕提亞戰争。此外,埃勒邁斯人還是曾入侵其西鄰,進攻位于底格裡斯河南部的查拉塞尼王國。當時的查拉塞尼統治者希斯鮑西尼斯也剛剛獨立,處于相對危險的脆弱階段。但卡姆納斯基裡斯顯然高估了自身軍事實力,很快就被對方輕松擊敗。

稍後,整個埃蘭地區“都被劍與火籠罩”。這次攻擊可能是米特拉達梯一世于公元140-139年間發動,目的是懲罰埃勒邁斯人支援德米特裡二世的敵對行動。

帕提亞屬國志:源遠流長的埃勒邁斯王國

古典作家筆下的埃勒邁斯弓箭手 經常騎着駱駝機動

于是,帕提亞人出兵占領兩座重要的埃蘭城市--坐落于希狄封河畔的塞琉西亞與卡西盧斯山腳下的蘇格拉底。古代希狄封河被認為是今日胡澤斯坦東南部的伽拉希河,而塞琉西亞遺址已經被考古學家發掘出來,現在被稱為“伽尼辛”。該城坐落于希狄封河西岸,整座城市都修築了規模宏大的堤壩。埃勒邁斯人更是直到幾十年後,才再次被允許獲得鑄币權。

根據普林尼的《自然史》概述,埃勒邁斯王國很可能到公元前1世紀初,才從帕提亞人手中再度收回希狄封河畔的塞琉西亞。這座城市此後成為埃勒邁斯首都。國王卡姆納斯基裡斯二世在公元前BC 82-81年間開始發行錢币,慶祝自己從宗主那裡重新恢複獨立。但考慮到對方依舊有很大威脅,便不得不從外部尋找強大盟友。

帕提亞屬國志:源遠流長的埃勒邁斯王國

首先嘗試聯合羅馬人的 卡姆納斯基裡斯三世

公元前65年,國王卡姆納斯基裡斯三世遣使攜禮物前往小亞美尼亞,會晤正在與提格蘭二世作戰的羅馬統帥龐培。但後者的野心僅限于叙利亞西部,并不準備為遙遠的東方小邦去挑戰帕提亞權威。直到公元36年,曾在羅馬充當人質的帕提亞王子提裡達特斯在,傳回祖國與阿爾塔巴努斯三世競争王位。蓄勢待發的埃勒邁斯也選擇支援他上位,還一度占領美索不達米亞的許多地方,但終究免不了以失敗收場。

好在連續不斷的内部沖突,讓看似強大的帕提亞帝國也迅速步入衰退期。于是到公元45年,埃勒邁斯人得以重新奪取蘇撒控制權。也是在這一階段,王國的内部發生重大變故。原先的卡姆納斯基裡斯家族,突然被另一股勢力所取代。從公元55年起,新國王發行了衆多風格與品質均與此前差異甚大的單四德拉克瑪錢币。不僅線條單一、币面粗糙,而且從白銀質地轉為青銅制造。不僅色彩鮮明、和的具有希臘風格的鑄币就越來越少,這可能構成埃勒邁斯地區曆史的一道分界線,唯有用王朝更替才能解釋此等變化。羅斯托夫特澤夫推測新王室不似卡姆納斯基裡斯王族成員,倒更像阿薩西斯家族的某個分支。被認為是新王朝的首位國王采納了“卡姆納斯基裡斯-奧洛德斯”的王号,表明他是某位具有帕提亞起源的奧洛德斯的兒子。

帕提亞屬國志:源遠流長的埃勒邁斯王國

曾熱烈歡迎圖拉真大軍的 國王奧洛德斯

公元116-117年間,羅馬皇帝圖拉真對包括查拉塞尼在内的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發動戰争。埃勒邁斯人卻再一次向他們示好。經常用希臘語雕刻貨币銘文,和過去已趨于統一的阿拉米語銘文差別開來。這些差異或許就與當時的國際形勢變化有關。

此後,埃勒邁斯的曆史再度很少被提及,以至于今人很難弄清楚該王國的晚期歲月。但可以肯定的是,突然蹿起的波斯薩珊家族,是滅亡本地政權的最終推手。當阿爾達希爾在法爾斯地區公然反抗帕提亞帝國,埃勒邁斯抹點國王奧洛德斯被指令前往平叛。不幸的是,他在公元221年被擊敗,治下的所有重要城市都遭波斯人占領。

帕提亞屬國志:源遠流長的埃勒邁斯王國

埃勒邁斯的滅亡 從阿爾達希爾征服開始

在薩珊王朝的高度集權體制下,埃勒邁斯地區再未出現過獨立土著國家。即使在王朝滅亡後,也沒能從600年的摧殘中恢複過來。日後的無數異族入侵者,将猶如匆匆過客般在這片土地上互相征伐。作為埃蘭後裔的埃勒邁斯人,則被徹底地融入伊朗民族,這也意味着一個古老文明的徹底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