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意甲最年輕掌舵誓欲讓“空想”成真 張康陽多年布局已現成果

作者:國際足球冷雪

國際米蘭老闆張康陽接受了著名記者費德裡科的專訪。

他的理念,藍圖,通過這次訪談,可窺端倪。

意甲最年輕掌舵誓欲讓“空想”成真 張康陽多年布局已現成果

去年接受《米蘭體育報》采訪時,張康陽明确表示國米要賣大牌,目标不是奪冠,而是争四,但今夏,張康陽的說法變了,他表示國米的目标是在各條戰線上都去沖擊冠軍。

“作為足球俱樂部,我們的核心業務是組建有競争力的球隊,讓追随我們的球迷感到幸福”,張康陽講道:“是以場上必須有偉大的球員們。我們下賽季的目标?我們希望能用努力的工作,最好的表現,來款待我們的球迷。隻要這樣,積分榜上的排名就會處于它應有的位置。球隊的目标是在每一項我們參加的賽事裡,都去追求盡可能最好的結果,因為我們是國際米蘭,我們知道俱樂部的分量聲望,也知道我們曆史上赢得的那麼多獎杯。這是一種我們希望一直保持的承諾和保證!”

意甲最年輕掌舵誓欲讓“空想”成真 張康陽多年布局已現成果

國米如今财政拮據,既然花費高額租借費和浮動費來買盧卡庫區區一年的使用權,就是一場豪賭,藍黑軍希望先于AC米蘭拿到第20冠繡上第二顆星。

張家入主國米後,多數賽季,都沒有明确把奪冠壓力施加給球隊,但這一次,情況不同。

老闆的這種态度,顯然會對新賽季的國米形成一定的影響。

小因紮吉壓力山大。

意甲最年輕掌舵誓欲讓“空想”成真 張康陽多年布局已現成果

這次專訪中,張康陽講述了他與國米在“數字化産業”的多年布局——這最開始被老派的意大利足球人士認為是不務正業,不切實際的空想。但現在,這些努力開始慢慢收到成效。

張康陽指出,他是個90後,他的成長過程中,世界在發生顯著的變化。他10歲之前,電腦和網際網路并不普及。然後技術不斷發展,他十幾歲時,這些東西就占據了人們太多時間。到如今,離開這些,人類根本無法正常生活。

如今,網際網路無處不在,電子媒介亦是無處不在,是以每家公司,每個俱樂部都必須順勢而變,迎合時代。

張康陽指出:“我是意甲最年輕的球隊老闆,我希望我能給我的俱樂部,還有整個足球體系帶來些新東西。”

意甲最年輕掌舵誓欲讓“空想”成真 張康陽多年布局已現成果

張康陽入主國米初期,就削減了國米在“傳統媒體”的業務經費,分去Inter Media House(國米媒體辦公室),業務就是給國米球迷提供電子領域和網際網路服務。

這引發了兩種後果——首先,得罪了傳統媒體。

少了雞腿的記者們義憤填膺,每年都在炮制國米各種假新聞,将藍黑軍視作不共戴天的大敵,炒作為醜聞不斷、内耗頻仍、從上到下都是白癡的爛隊。一度影響頗為惡劣。

意甲最年輕掌舵誓欲讓“空想”成真 張康陽多年布局已現成果

同時,國米在網際網路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各社交網站上,國米的更新頻率、服務水準、活動組織能力都在不斷提升,與托希爾時期所謂的“國米官方賬号”一周也更新不了幾次不同,如今國米在網際網路上為球迷提供服務,已經是意甲球隊中的最高水準之一。是以,國米在西方各大社交網站的擁趸數量都在飛速提升,從5-6年前不到AC米蘭的1/5,到如今已有趕超之勢。

意甲最年輕掌舵誓欲讓“空想”成真 張康陽多年布局已現成果

去年,國米改變了隊徽。

各報紙抨擊此舉是“亵渎傳統”,很多國米球迷跟着起哄。其實背後的博弈是:往年國米捧杯後都會花錢去報紙買整個版面去慶祝,可如今國米隻是用新隊徽去網際網路上造勢,這是亮明車馬,緻力于新媒體推廣,更進一步遠離傳統報紙。

報紙痛罵,是因為斷了敲詐國米增收的念想。跟風起哄的“國米球迷”是為什麼,那就非吾等區區凡人能了解的了。

意甲最年輕掌舵誓欲讓“空想”成真 張康陽多年布局已現成果

然而在新媒體領域的這些工作,究竟有沒有意義?能否實作變現?

一直以來,這有很大争議。

老派人士認為,如今意甲各隊的收入主要分三塊:電視轉播費、球場票房、贊助收入。在新媒體領域花費這麼多氣力,能提升上述三大收入的哪一項?無用功而已。

意甲最年輕掌舵誓欲讓“空想”成真 張康陽多年布局已現成果

但張康陽仍然堅持去做,因為他始終堅信,世界在變,球隊就必須要變。他指出:“我非常确信,20年内,當我們再談俱樂部的收入,球票銷售和電視轉播不會再是主要部分。社交網站,虛拟世界,電子衍生産品才會更加關鍵!”

5-6年前,張康陽就抱有如此信念,在新媒體領域深耕細作,一定能提升國米收入。那些老派人士普遍認為他這是“空想”。

可如今,國米多年的布局,已經開始慢慢收到成效。

意甲最年輕掌舵誓欲讓“空想”成真 張康陽多年布局已現成果

比如去年至今,國米的球衣胸前廣告的改變。再比如今夏,國米與科樂美簽下一份6年4500萬歐元的贊助大單,顯然對方買的不止是國米女足、梯隊訓練服背後的廣告位,而是未來和國米在電子遊戲領域的一系列合作。

張康陽指出:“如今俱樂部10%-20%的收入來自于新媒體,我相信,這會不斷提升,越來越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