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作者:封面新聞

視訊加載中...

封面新聞記者 周翼

很多人知道涼山州會理市,是因為那座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古城。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會理古城

“南絲路重鎮”“小春城”“中國石榴之鄉”……會理的“字首”很多,在這片4537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悠久燦爛的曆史文化,沉澱出獨特的“蜀韻滇風”,宜人舒适的氣候環境,也給了這裡發展康養旅遊的足夠底氣。

近年來,會理市深耕現代農業發展“實驗田”,打造出“紅(石榴)、黃(烤煙)、黑(黑山羊)、綠(生态林果蔬)、藍(鄉村旅遊)”五色農特産業新品牌,農文旅交相輝映,繪就出因地制宜的多元化鄉村振興新畫卷。7月1日,“探訪中國涼山·安甯河現代農業矽谷”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會理,品味“蜀韻滇風”和紅色文化的魅力,探尋會理市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背後的故事。

“醉”在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全村700戶農戶有500多戶種植茭白

“父老鄉親笑顔開,敬碗米酒表情懷,貴客來喲!”來到有着“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之稱的會理小黑箐鎮白沙村,悠遠厚重的長号聲響起,當地村民端着米酒,唱着迎客歌,歡迎遠方的客人們。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小黑箐鎮白沙村

山門下的攔門酒是當地人歡迎客人的儀式之一,也是白沙村“四道酒”中的第一道,“另外席間酒、敬客酒、留客酒,表示對客人的歡迎和尊敬。”聽着小黑箐鎮白沙村黨委副書記王坤龍的介紹,尚未進村的客人們,已經“醉”在了村口。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白沙村蹢腳舞

白沙村是全國文明村,也是遠近聞名的歌舞之鄉,當地村民勤勞樸實能歌善舞,素有“能說話就能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的美譽,其濃郁的彜族文化風情、川滇地域特色獨具韻味,獨特的長号、唢呐、山歌、敬攔路酒、蹢腳舞、篩糠等民族藝術和民間習俗聞名遐迩,其中蹢腳舞和彜族長号是兩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白沙村的茭白

文化與旅遊在這裡交融的背後,更有農業興旺鋪底。沿矮郎河流域由外到内,14000畝茭白形成的小黑箐茭白現代農業園區,是四川省唯一一個茭白種植園區,産值可達1.7億元。

七月是茭白采收的季節,白沙村700戶農戶中,就有500多戶種植茭白,種植面積已達4000畝。黨總支組織茭白種植戶走“農戶+合作社+公司”的路子,通過物流集散中心完成加工,銷售到浙江、廣東、福建等地,2021年全村茭白産值達4000餘萬元。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會理漫山遍野的石榴

“甜”在石榴現代農業園區

正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

在會理市“紅黃黑綠藍”五色農特産業新品牌中,石榴紅居于首位。

站在位于彰冠鎮古橋村的會理石榴現代農業園區展示中心看到,漫山遍野的石榴“隐藏”在白色紙袋中,整片的綠色中鑲嵌着星星點點的白,一直鋪向天邊。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會理現代農業園區展示中心

2021年,園區果品産量46萬噸,總産值35.8億元,人均純收入2.46萬元。目前,會理石榴在全國保持“五個第一”:種植規模全國第一、産量全國第一、産值全國第一、果農單戶收入全國第一、石榴品種品質全國第一。

一個個紅彤彤的大石榴,打開了群衆的“緻富門”。“去年石榴種植戶中,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就超過50戶,甚至還有超過600萬元的。”說到石榴帶來的收益,古橋村黨委書記褚廷國頗為自豪。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會理傈僳姑娘彩摘忙 李瑜攝影

目前,會理已建成40萬畝優質石榴産業帶,正按照“建基地、搞加工、創品牌”的思路,進一步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中國石榴之鄉、中國石榴第一縣、中國優質石榴基地等美譽吸引了衆多客商的到來。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會理石榴豐收季 張成發攝影

2021年,會理石榴更是喜獲豐收,40萬畝的石榴園産量達74萬噸,産值達58.5億元,相當于為全中國14億人每人提供1斤石榴還綽綽有餘。

“樂”在古城的“蜀韻滇風”中

鎖定建成州域經濟副中心目标

喝過米酒,嘗過石榴,到紅色文化之城,自然要去聆聽革命先輩的事迹。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會理會議遺址

在會理會議遺址,巧遇城北街道鐵廠村和另外幾個機關的黨員在此重溫入黨誓詞。“今天是建黨節,就組織大家過來學習黨的曆史,重溫入黨誓詞,教育黨員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鐵廠村文書莫洋告訴封面新聞記者。

據統計,會理現存長征革命遺址11處。從皎平渡紅軍巧渡金沙江到獅子山戰役奪取通安,從圍攻會理古城到召開“會理會議”,會理境内形成了一條鮮明的紅色文化帶,既有雄偉壯闊的巧渡金沙江舊貌,又有修繕複原的“會理會議”遺址,更有紅軍長征過會理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暮色初上,回到會理古城“以文會友”,同樣讓人樂在其中。

會理始建于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有全國唯一儲存完好的明代衛城,城中心至今依然擁有為數衆多的較為完整的明清建築。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會理古城表演

古城以鐘鼓樓為界形成“穿城三裡三、圍城九裡九”,以南北中軸線為主的“四街三關二十三巷”的棋盤式格局,素有“川滇鎖鑰”的美譽,具有濃厚的“蜀韻滇風”特征。2011年,會理相繼被評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和成功建立AAAA級旅遊景區。

風雨無阻的“晨鐘暮鼓”,18聲鼓響鐘鳴,每天清晨和黃昏在被譽為“南來建州第一樓”的鐘鼓樓上響起。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會理綠陶

走進“中國石榴之鄉”會理:打造百億級石榴“紅産業”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會理綠陶

以農為“根”,以文為“魂”的會理,正鎖定建成州域經濟副中心,做大做強全州第二經濟增長極的目标,加快綠色崛起,打造省級鄉村旅遊示範縣,繪就因地制宜的多元化鄉村振興“五彩畫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