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作者:時間邊角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河岸邊新生的荻

再來河上已盛夏,暴雨之後蘆蒲斜。

河畔盛開千屈菜,林邊醉魚草著花。

夙以二者分草木,不意原本是一家。

逝者如水東流去,人生向晚應無暇。

這是今天下午遛彎偶得的一首詩——權當詩吧。關于其緣起及含意,在這裡略加解釋。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草高的地方是河道

入夏後,遛彎大多到度假區方向,是為了盡快走到樹多的地方,以享受“森林療法”。昨天暴雨過後,步道潮濕,遍地毛蟲。為了不踩着毛蟲,不得不踮着腳尖走路,遂得句:“毛蟲遍地無履處,一路行來好辛苦。”緣此,今天決意到河上遛彎。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行洪的水道像蘆蕩港汊

連日暴雨藍色預警,該這條河發揮分洪作用了;但它又有生态恢複作用,緣此河中絕大部分地方長滿了蘆葦和蒲草;有些河段僅開出一條水道,有點像蘆葦蕩裡的港汊,可以劃着小船通過;有些河段則連水道都沒有留下,河水隻能在水草根部流淌,水大時,水草就被沖得歪斜,是以說“暴雨之後蘆蒲斜(發xia音)”。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樹林邊緣,醉魚草形成一道樹籬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淡紫色的醉魚草花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白色的醉魚草花

河陰最顯著的變化,莫過于像籬笆似的圍着樹林的大叢醉魚草開得正好,不禁令我駐足拍照,不忍離去;沿步道走到河邊,又見此前零星開放的千屈菜,正在成片盛開,而且這兩種花十分相似。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水邊的千屈菜,可以看到前方蒲草有點傾伏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棧道下面泥土地上野生的千屈菜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我剛認識醉魚草,就知道它是千屈菜屬,隻不過憑經驗判斷它應該是木本,事實上它正是醉魚草屬灌木。木本而有菜屬和草名,不免使我感到好奇。至于千屈菜,千真萬确是草本植物,要不我怎麼會把它當成鈴铛花(桔梗)呢?它也是千屈菜屬,隻不過它就是千屈菜科,而醉魚草則是馬錢科。這一草一木分屬不同的大概念,卻同屬一個小概念,在邏輯上說不通,是不是有點奇怪?事實上千屈菜屬确乎包含少量木本,是以說“夙以二者分草木,不意原本是一家”。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醉魚草的幼苗,葉子大一些

漫步随拍︱醉魚草和千屈菜

千屈菜的花朵,近乎垂直向上

孔子站在岸上,看着流淌的河水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逝者指流逝的歲月,就像河水一樣從不停歇。時至今天淩晨,今年剛好過去一半。想到今年上半年由于種種原因,效率比以往差了不少,不禁有種緊迫感。“逝者如水東流去,人生向晚應無暇。”所要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應無暇”是我特有的想法,準确點說就是和生命搶時間,搶回一天算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