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利時巧克力:受西班牙影響、被國王推廣,從藥店走向世界各地

作者:費瓊抒情

2020 年歐洲四大巧克力生産國都有誰?德國、比利時、意大利、波蘭,你猜到了嗎?今天我們來說說與歐洲美食之都法國相鄰的比利時,看看這裡的巧克力有什麼悠久的曆史?

從地圖上看,比利時位于法國、英國、荷蘭、盧森堡之間,國土面積 3.07 萬平方公裡,其每年能生産超過 27 萬噸巧克力,全國更是有超過 2000 家巧克力店。

比利時巧克力:受西班牙影響、被國王推廣,從藥店走向世界各地

比利時與巧克力之間的關系可以追溯到 1635 年,西班牙探險家從南美洲帶來可可豆。當時統治比利時的西班牙貴族喜歡将可可作為一種奢侈飲料,以此來顯示财力。然而,巧克力直到 19 世紀下半葉由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在全國推廣才受到公衆的歡迎。

1857 年,讓 · 諾伊豪斯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開設了一家藥店,在那裡,巧克力棒居然是以藥物的身份出現在大衆視野裡!但令他沒想到的是,巧克力棒居然廣受歡迎,以至于諾伊豪斯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巧克力制作上。1912 年,諾伊豪斯的孫子讓 · 諾伊豪斯二世發明了著名的比利時果仁糖 —— 在硬巧克力殼中加入軟奶油或堅果醬。

比利時巧克力:受西班牙影響、被國王推廣,從藥店走向世界各地

比利時巧克力的大量消費是從 20 世紀初開始的,當時的比利時從剛果大量進口巧克力原料可可果,然後手工制作巧克力。到 20 世紀中後期,比利時勞工對巧克力的消費能力要遠遠高于中上層階級。

那麼,比利時巧克力為何如此出名?成功的秘訣在于其成分和生産過程,當然,你會說這有什麼可區分的呢?大家不都是一樣的嗎?

比利時巧克力:受西班牙影響、被國王推廣,從藥店走向世界各地

事實并非如此,在巧克力生産中,有無數的 “潛規則”。在這些 “潛規則” 裡,幾乎所有的生産商都會選擇這樣一條 “規定” :一定要首選成分,成分決定一塊巧克力的口感以及它是否會被消費者喜愛。于是比利時在 1884 年制定這樣一項法規:在制作巧克力時,必須使用至少 35% 的可可!

如今,比利時巧克力品牌 Côte d'Or(中文音譯:克特多金象)雖然不是最著名的商業品牌,但它是成立最早的一個牌子。Côte d'Or 由 Charles Neuhaus 于 1870 年創立,不久之後他開設了一家工廠,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巧克力生産中。“ Côte d'Or”這個名字指的是黃金海岸,即現在的非洲國家加納。所有比利時出産的巧克力,原料最初都來自這裡。

比利時巧克力:受西班牙影響、被國王推廣,從藥店走向世界各地

其次,被中國消費者熟知的 Godiva(歌帝梵)同樣來自比利時。該品牌于 1926 年由比利時人 Joseph Draps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創立,起初隻是個小型批發商兼小型巧克力作坊。二戰後,由第二代繼續經營。1958 年在巴黎開設第一家海外工廠,1995 - 1998 年期間進入中國市場,現有分店 63 家(包括港澳台)。

總結:比利時巧克力受西班牙影響最深,因比利時國王而擴散至全國。19 世紀,巧克力在比利時藥店裡出現。20 世紀,比利時開始自主制作巧克力,二戰後則是比利時巧克力快速發展時期。

資料來源:

Dame Cacao

www.godiva.c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