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食人惡夢神獸貘你知道多少?

作者:不會發芽的樹

基本介紹

食人惡夢神獸貘你知道多少?

貘(mò)是奇蹄目、貘科的哺乳動物。貘科僅1屬5種。分布于東南亞(1種)和南美洲(4種)。現存最原始的奇蹄類。貘眼睛小,與頭部側面齊平;它們的耳朵是橢圓形的,直立的,不太靈活。保持前肢4趾後肢3趾等原始特征。體型似豬,有可以伸縮的短鼻。它們的身體背部呈圓形,前部逐漸變細——非常适合在茂密的灌木叢中快速移動。它們的尾巴也很短。貘全身散布着濃密的毛發,兩個南美物種的鬃毛不顯眼。

善于遊泳和潛水,植食性。貘是害羞、隐居的熱帶雨林動物,幾乎生活在任何有永久水源的樹木繁茂或草叢生的栖息地。在幹燥的落葉林和山林中也發現了它們。

貘其中3種生活在南美洲,從墨西哥南部到中美洲到委内瑞拉,再到巴拉圭和巴西南部。第4種,亞洲貘,栖息在緬甸和泰國以南到馬來亞和蘇門答臘。第5種,卡波馬尼貘是2013年在巴西和哥倫比亞發現的一種貘,與低地貘相似但小很多,毛發顔色比低地貘深。

貘是大型的食草哺乳動物,長着可以纏繞的鼻子,可以向各個方向移動。貘用它們的鼻子去夠那些本來夠不到的植被,很像一個縮小的大象鼻子。盡管體型龐大,但這些神秘的動物在它們的自然雨林栖息地難以捉摸。前所未有的森林砍伐和栖息地碎片化意味着這些奇妙而獨特的動物越來越難找到。

貘的物種分類

中美貘

食人惡夢神獸貘你知道多少?

體長通常為2米,身高1.1米,成年中美貘的體重在220-300公斤。與其他的貘一樣,它們的鼻子較長,可以靈活伸縮。前肢為四趾,後肢為三趾。臉部、喉部有一塊乳白色的印記,面頰上則各有一個暗點。身體的其他部分則為深褐色或灰褐色。是三種美洲貘中體型最大的,也是墨西哥到南美地區所見的最大陸生哺乳動物。

亞洲貘

食人惡夢神獸貘你知道多少?

為中大型哺乳動物,前肢有四趾,後肢有三趾。一般而言,亞洲貘體長為1.8至2.2米之間,站立高度有90至105公分高,成體一般重量約在230至310公斤之間;雌性的馬來貘通常比雄性的體型來得大,身體渾圓可愛,皮厚毛硬,全身除中後段有如穿着肚兜、包着尿布的白色體毛外,其它部位皆呈黑色。小貘出生時,身體有條紋狀的保護色、棕毛。其貌“似豬不是豬、似象不是象”,故也有古書稱之“四不像”。亞洲貘分布于東南亞的馬來半島、蘇門答臘、泰國、高棉和緬甸,生活在低海拔的熱帶雨林。

山貘

食人惡夢神獸貘你知道多少?

體長180厘米,肩高:75-80厘米,體重150千克。身體大部分長有棕色至黑色的長毛,唇部四周為白色。成年山貘臀部有兩塊無毛區域。成年貘體長約1.8米,高0.8米,重150~230公斤。幼年貘身體帶有僞裝性質的條紋。主要栖息于海拔1400~4700米的山地森林中,主要以灌木、蕨類等植物為食。是現存四種貘中最小的一種,栖息于哥倫比亞、厄瓜多和秘魯北部的安第斯山脈地區。

低地貘

食人惡夢神獸貘你知道多少?

是南美洲最大的野生陸地動物。呈深褐色,由頭頂至頸背有一道短而直立的鬃毛。它們體長達1.8-2.5米,尾巴長5-10厘米,重230千克。肩高達77-108厘米。能遊善跑,就算在崎岖的山地也能奔走自如。它們的壽命約25-30歲。草食性。它們利用靈活的吻,來吃葉子、芽、嫩枝及細小的樹枝。分布地北臨委内瑞拉、哥倫比亞及蓋亞那,南至巴西、阿根廷及巴拉圭,西至玻利維亞、秘魯及厄瓜多。

卡波馬尼貘

食人惡夢神獸貘你知道多少?

又名小黑貘。是2013年在巴西和哥倫比亞發現的一種貘,與低地貘相似但小很多。是貘科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平均體重約105千克,體長1.2米,肩高90厘米,四肢比所有的貘種短。體色黝黑,軀體粗壯笨重,皮膚厚韌,毛被稀少;鼻端向前突生,能自由伸縮;耳朵中等大小,卵圓形;尾極短;有1對乳頭。體型似于豬,體被硬毛,有可以伸縮短鼻,它還具有較短的腿,頭骨明顯,有一道鬃毛在頭頂形成不太突出的波峰。

貘的動物學史

化石記錄中最早的貘科動物記錄來自漸新世早期。始新世“Heptodon”屬與現代貘非常相似,隻是它沒有長鼻。貘曾經廣泛分布于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直到更新世晚期。

貘有一種不尋常的分布——它們是唯一的新大陸奇蹄類動物(三種栖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但一種原産于亞洲。化石記錄表明,這個群體在北美洲進化,在始新世早期出現,在中新世傳播到亞洲,在更新世傳播到南美洲。随後,北美大部分地區的貘滅絕,這可能是由于氣候變化——墨西哥南部是中美貘範圍的最北端。

食人惡夢神獸貘你知道多少?

現有貘四種,是較原始的奇蹄類,曾遍及歐洲和亞洲,中新世開始遷入美洲。中國南方更新世統治地層中發現過貘屬的化石,殘存于亞洲南部的一些島嶼、中南半島以及美洲。美洲的4種貘均體色比較單一,體型大多小于亞洲貘。中美貘分布在墨西哥到哥倫比亞之間。山貘主要分布于哥倫比亞、厄瓜多境内的安第斯山脈。

貘是食草動物,體形像豬,但比豬大,在100萬年前到1萬年前之間廣泛生存溫暖潮濕的環境,在中國主要分布于華南地區。但由于環境的變遷,巨貘在大約1萬年前滅絕。除了東南亞尚存其“近親”——亞洲貘外,貘的其他物種還隻剩下四種,其他的已經全部滅絕。

馬來亞貘大約在3000萬年前分化開來,在進化上與美洲貘截然不同;這兩者的關系就像我們與狒狒的關系一樣密切!雖然它們表面上看起來像豬,但實際上貘與犀牛的關系最為密切。貘和犀牛在大約5000萬年前分化,而貘和犀牛的祖先在此之前大約1000萬年前從馬分化出來。

貘收到的威脅

這幾個物種都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或脆弱物種,并受到森林砍伐和栖息地碎片化、狩獵壓力和牲畜疾病的威脅。是以,瀕危物種的整個譜系,包括生命之樹的一個大分支,在我們的有生之年面臨滅絕的威脅。這幾種貘的滅絕将意味着失去大約1.2億年的獨立進化史;這相當于失去了50多個進化最不明顯的哺乳動物物種!

貘的保護工作

食人惡夢神獸貘你知道多少?

埃斯特班研究中貝爾德貘的相機陷阱圖像

研究員埃斯特班·布倫斯-莫拉正在他的家鄉哥斯達黎加工作,以提高貝爾德貘的保護地位,這是中美洲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埃斯特班正在利用錄影機陷阱和它們存在的其它迹象來确定塔拉曼卡山脈貘的分布,這條山脈被泛美高速公路分成兩半。這條高速公路經常發生與貘相撞的事故,人們擔心這可能會形成貘無法通過的障礙。埃斯特班希望利用他的栖息地資料來确定高速公路沿線的優先區域,進而實施緩解措施,減少該地區在公路上撞死的貘。

這項工作與埃斯特班的社群外展活動相結合,以提高當地居民對該地區貘保護的意識和參與,有可能對該地區貘的未來産生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