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作者:文學藝術家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雄偉壯麗的太行山,北起北京西山與燕山相接,南達王屋山瀕臨黃河,西銜黃土土高原,東接華北大平原。從北向南綿延千裡,溝壑幽深,縱橫交錯。峭壁懸崖,層巒疊嶂。山峰蜿蜒起伏,像一條巨龍卧伏在華北大地上。這裡有綠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懸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練似銀的瀑布,碧波蕩漾的深潭,雄奇壯麗的廟宇,引人入勝的溶洞,心馳神往的傳說。景點有實有虛,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險,鬼斧神工,使景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珠聯璧合,相映生輝。它把山西和河北分在了兩邊,用寬厚的脊背挑着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從遠古走來,走過荒涼,走過悲壯,走過歲月滄桑。走進了這個蓬勃繁盛的時代,走向了燦爛輝煌的未來!

太行山啊!你可是數億年前。大地母親伸在東海裡的一隻手掌?為了人間更加美好,而揮去波濤洶湧的大海。五指參天,亘古不變,護佑着你的華夏子孫在世界的東方,這塊肥美的土地上代代生息,歲歲安然。女娲曾在此煉石補過天,拯救過天塌地陷的大地人間,千古傳為佳話,是以人們叫你女娲山。玉帝和王母在此靜靜地俯視着人間的興盛榮枯,掌管着人類的吉兇禍福,以及萬千生靈的生死存亡。因而人們叫王母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神猴孫悟空以為到此已飛出天外,上天的一切清規戒律,可惡的天條地規都奈何他不得。一顆向往自由的心,曾在此有過片刻的悠閑。人們把你神話為五行山。因而周武王和箕子曾在此山上,觀天象,察地理,對話五行,規範紊亂的人間五行,君臣一緻認為:隻有使天地間陰陽平衡,人間才能長治久安,天下才能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太平無事,繁榮昌盛。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三千多年前的箕子在此把大地當做棋盤,把世上萬物化歸為陰陽各180顆棋子,陰陽互相制衡,不斷地變化着,剩一顆人心來決定勝負,或調節陰陽平衡。在陰陽不斷變動取棄的棋子中,一切的治亂,一切的禍福,一切的成敗,一切的榮辱,一切的生死,都在于自己怎樣把握和放置眼裡心裡的每一顆棋子。陰陽八卦五行學說由此誕生,社會的治亂興亡思想由此發揚。人生和社會發展的每一步都不許亂來,不然就會遭天譴,敗亡也就注定了。棋盤上風雲激蕩,棋盤間你争我奪, 一切都會随着棋定而人散的。 但不變的永遠是山河大地。永遠是天地永恒的輪回之道,人心向善,求安之道。一個蘊含中華輝煌的圍棋文化,在此成就。太行山真不愧為集儒、佛、道,兵、政于一身的中華名山,曆史悠久,文化光輝燦爛。

太行山素以雄、奇、險、幽、秀而聞名天下。自然和人文景觀一個接着一個,精彩紛呈,一山一名,各具特色。令人贊不絕口。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在太行山的高山峽谷間,樹木蔥郁,鮮花盛開,溪流潺潺,鳥兒聲聲。太行山生長着 金錢豹、褐馬雞、黑鹳、金雕等很多珍奇的動物和太行花、 太行菊 、 金錢槭、青檀”等珍奇植物。農家小院原始古樸,精美典雅,環境清新,生活自在。太行核桃、花椒、小米質地優良,營養豐富,美譽天下。片片梯田,錦繡萬千。瓜果飄香,花草芬芳。雄鷹擊長空,珍雕在翺翔。藍天白雲下,群峰錦繡。好一派太行美景,人間花園!太行山一年四季,景色各異,令人贊歎!這裡的水很奇。灘、泉、河、瀑布一應俱全。一條蜿蜒曲折的溪水貫穿峽谷。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沿着溪水逆流而上,時見大小不等的飛瀑磅礴而豪放。有的瀑布落差看似不大,但卻洶湧着直瀉深淵,淵深而不見底;有的瀑布落花四濺,仿佛碎玉飛花;還有的水流急促地蕩過岩石,倒有一種清泉石上流的清澈、透亮之感。尤為震撼的還屬那自天而降的瀑布,猶如懸空的白練飛頃直下,使你切切實實身臨其境般的感受着詩仙李白那潑墨一樣的豪邁氣勢: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至此不複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境界。想來那李白本就該屬于那酒和山水的仙人。

在太行山,不管是山的西面還是東面,不管是山邊還是山裡,都蘊含着古老蒼勁的中華文化,都蘊含着獨具特色的人文風貌。令人神往;令人贊歎;令人遐想。給人堅強;給人豪爽;給人力量。太行山是中華神山,祥雲缭繞期間,雲霧清逸飄蕩。寺廟道觀雄偉壯觀,香火不斷,祈福陣陣。亭台樓閣随處可見,草木蔥蔥,溪流潺潺。千萬年來,太行山以豪邁的氣勢,然屹立在華北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有力地見證着華北這塊土地上的興盛榮枯,見證着中華民族頑強拼搏,開拓進取,不懼艱險,奮發向上的精神風采。

曹操面對着險峻難行的太行山,深有感觸地在《苦寒行》中寫道:“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 羊腸坂诘屈,車輪為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罴對我蹲,虎豹夾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頸長歎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郁?思欲一東歸。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栖。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饑。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東山》詩,悠悠令我哀。 ” 曹操在整篇詩中生動地描寫了他在太行山行軍途中的艱苦,悲壯與無奈,一心想盡快離開這裡而東歸的心裡。他心中裝着的不是賞花觀草,看景賞物的閑情,而是鐵馬冰河,遠征天下的勃勃雄心。太行險峻而不凄涼,隻是在他看來,遠征路上,行軍途中,一切都是那麼的蒼涼,一切都是那麼的蕭殺,一切都是那麼的險峻。而這首書寫太行山的《苦行寒》詩篇,正是他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坎坷兇險,艱難悲壯的曆程寫照。

李白懷揣報國的夢想,一直在周遊天下,當他來到,黃河之岸,太行山前時,他被橫在眼前的山河驚呆了。他深深地歎息道: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滿山。 ”在這首著名的《行路難》的詩篇中,生動地表明了,他面對眼前的絕路,雄心仍在,報國的志向未改。相信自己一定能跨過腳下這波濤洶湧的黃河水,翻過眼前這雄險的太行山,而實作自己的政治理想。報國的路難行而漫長,但相信自己,隻要心中這“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挂雲帆濟滄海。”雄心不倒,就一定會在不久的将來有所作為的。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太行山八泉峽,氣勢恢宏雄闊、百泉挂壁吐珠的蓬山瑤台八泉峽風景區以峽谷稱奇,以泉揚名。峽長11公裡,泉源300餘處,飛瀑30餘條。因其境内泉源豐富,主源有八道大水同出一地,故得八泉峽。專家們确認,八泉峽屬世界級極品旅遊資源,是太行第一雄峽。現已開發偉人峰、伯陽山、雲崖棧、大瑤窪、八道水、野營探險區等風景區,100多個景點。遊人乘船能賞峽聞濤,登山可與鳥共舞,朝夕看日出日落,霧雨觀翠岚靈光,被稱作地上看、水中遊、天上觀、雲中行的黃金旅遊線。置身其間,如入神話傳說中描寫的蓬萊仙山、瑤台仙境一般。八泉峽充分展現了大峽谷的神韻和雄偉。置身太行山大峽谷,時見濃蔭蔽日,溪水潺潺,時聞飛瀑瀉銀,珍禽飛鳴;駐足山颠,可望星月遊移,奇峰變幻,可瞰雲海蒼茫,彩霞沐日,鬼斧神工,令人驚羨,雄奇險幽,歎為觀止。在這百裡畫廊的宏篇巨制之中,各個峽谷景區又各自呈現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尤以王莽峽之雅,八泉峽之雄,女娲洞之奇,最為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太行山,巍峨聳雲天,千裡豐碑望不斷,無情風雨任吹灑,英雄業績萬古傳。太行山,人民的山啊英雄的山,你是曆史的見證,你是不滅的燈盞。太行山,人民的山啊英雄的山,你就像我們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

漳河水,盤繞太行山,千回百轉流不斷,征程萬裡開新路,寒冬過後春花豔。太行山,光榮的山啊勝利的山,你是宏偉的畫卷,你是壯麗的詩篇。太行山,光榮的山啊勝利的山,你鼓舞我們百折不回永遠向前。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我在史料的遊走中還知道了後邊的一些事:1938年7月,當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之時,冼星海在武漢對曲譜進行了二度創作,使之成為一首當時國内少見的二聲部的大合唱,并在武漢開始演唱。組織紀念抗戰一周年歌詠活動的周恩來,還親自試唱了這首歌的第二聲部。稍後,這首著名的抗戰歌曲經太行山劇團排練和公演,很快傳遍了太行山區及全國各抗日根據地。八路軍總司令朱德,聽到這首展示人民戰争壯美圖景,将描繪性、傾訴性、抒情性、鼓動性與感召力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歌曲後,大加贊賞。他把《在太行山上》歌詞抄錄下來,随身攜帶,随時學唱,并要求八路軍總部機關和全軍上下必須人人會唱。

這首歌的影響力之大,連一些國民黨的部隊都在傳唱。原國民革命軍27軍45師第136團3營少校營長陳伯鵬(黃埔軍校畢業生),在《陵川之戰》的回憶錄中寫道:“當時全國流傳的一首抗戰歌曲,《在太行山上》,生動而真實地反映了我抗日大軍在太行山的戰鬥實況,歌詞有一段是‘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叫他在那裡滅亡!’豪邁雄壯的歌聲,激勵着戰鬥在太行山的抗日軍民,譜寫出了壯烈的抗戰史詩……”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在抗戰禦侮的特殊曆史時期,一首和的歌曲,不啻于一顆精神原子彈。《在太行山上》的廣為傳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演化成萬衆一心、衆志成城、誓死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熊熊火光。作為這首歌的誕生地、首唱地的太行山區,更是廣為傳唱,影響巨大,不但成為遊擊隊隊歌,而且成為根據地軍民的号召令,萬千子弟參軍參戰,男女老少齊保家園,把太行山鍛造成真正意義上的銅牆鐵壁。

為了尋找昨日的風景源頭,我也登了一次佛山。清晨,日升,太行如壘,雄風天外,萬壑松風,猶如千軍萬馬呐喊厮殺。我真切感受到,當年冼星海、桂濤聲伫立這裡,用心靈的觸角觸摸太行山脈搏與根據地氣場,以及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律動,内心産生的裂變、升華與天籁神賜的内心收獲。我内心的震撼是雙重的,一重來自于陽光中的雄偉太行,一重來自于冼星海與他的親密戰友桂濤聲。

我感覺,此時的冼星海與桂濤聲,仍然在太行山上。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
郭進拴|放歌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