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作者:意檀香研究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呐,希望看完此篇,

不會講粵語的你,會喜歡上粵語。

而正在“港”的你,更能以它為傲。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大噶猴”“雷猴哇”!

說起粵語,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是這熱情的問候,

是搖頭擺手的“我母雞呀”,

還是那句經典的“做人最緊要開心!”?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其實,不誇張地講一句,

打開粵語,就等于打開新世界!

粵語,比你想象的

更為古老、更為有趣、更具魅力!

呐,聽我娓娓道來——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圖 | @香港旅遊發展局 @discoverhongkong

粵語,

就是漢語方言體系中的粵方言,

又稱廣州話、廣府話、廣東話、白話、唐話,

萌芽于先秦,較多地保留了古漢語的特征。

目前流通範圍以廣州為中心,

遍及廣東中部、西南部,廣西東南部,

一百餘縣、市以及香港、澳門地區,

使用人口約有7000餘萬。

(據《漢民族史記》2019年統計)

粵語,

還是海外華人社群流行最廣的漢語方言,

換句話說,

中華古音仍然活躍在世界各地。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粵語之趣,在聊起天來!

又名《粵語常用語速學教程》

“咩” 與 “雞”

呐,有人會注意到:

跟講粵語的朋友打交道,

他們基本上半句不離“咩”或“雞”。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你講咩啊?”(你說啥?)

“咩事?”(什麼事?)

“今晚食咩?”(今晚吃啥?)

“有咩搞作?”(有什麼做法、計劃?)

“一蚊雞”(一進制錢)

“咪走雞”(别錯過機會)

“雞碎咁多錢”(少得可憐的錢)

“偷雞”(曠課、翹班、開小差)

“靜雞雞/靜靜雞”(安安靜靜地)

有個冷笑話是——

“靜雞雞和靜靜雞,哪個更靜一點?”

|

|

|

|

|

|

|

“當然是靜靜雞,因為少了一隻雞。”

當你學會活用“咩”與“雞”,

恭喜你,算是掌握了粵語精髓!

“文 绉 绉”

粵語的日常口語很有特色,

是有點文氣在裡面的:

“生氣”叫做“嬲”

“喜歡”叫做“鐘意”

♥️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厲害”叫做“好犀利”

不然、不是,是“唔系”

為什麼,是“點解”

行不行,是“得唔得”

令人讨厭,是“乞人憎”

安慰你、哄你,是“氹你”

勞駕他人、感謝幫忙,要說“唔該”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當你在茶餐廳選好想吃的東西,

一句“唔該,落單~”,

便會有店員前來點餐。

粵語裡的“落單”,

不是形容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狀态,

相反,這是飽餐一頓前的号角。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圖 | @香港旅遊發展局

如果有人對你說:“等我三個字”,

不必迷惑,這不是什麼接頭暗号,

也不是準備表白,

而是想要你等他15分鐘。

在粵語中,

一個字是指鐘表上的一段時間,即5分鐘。

還有!

空房不能叫“空屋”,

要說“吉屋”,

因為粵語的“空”和“兇”同音,

便取了“兇”的反義“吉”。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不說好空,要說“這屋好吉”

對了,若是有人問你有沒有“散紙”?

千萬不要給人家紙張、紙巾,

這就鬧笑話啦~

‍♂️

粵語中的“散紙”,是零錢的意思。

“接 地 氣”

當然,粵語絕不是“陽春白雪”,

因為夠接地氣,夠親近煙火,

才更顯靈動、更具生機。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圖 | @香港旅遊發展局 @Cookie大曲奇

例如“膠”這個字:

“橡皮擦”叫做“膠擦/擦膠”,

“塑膠袋”叫做“膠袋”。

如果一個人擺着一副臭臉,

那他就是“黑口黑面”。

兩口子一起吃飯,叫做:撐台腳,

形容兩人一起吃飯的溫馨場景。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圖 | @香港旅遊發展局

當事情進展無礙,可以說:

掂過碌蔗!

意思是比甘蔗還要直,太順利了!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圖 | @香港旅遊發展局

拜年要說“豬籠入水”,

就是祝你财路亨通,

财富從四面八方滾滾而來。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粵語之古,在回望千年!

要追溯起粵語的曆史來,

就得從春秋戰國時說起咯!

語言學家認為,

古楚語和古台灣閩南語是粵語的兩個源頭。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圖 | 視覺中國 壯族和侗族女孩

公元前401年,楚悼王平定百越,

入粵的楚人把楚文化(當然包括楚語)

帶到了包括廣東在内的百越地區。

古台灣閩南語,

即先秦嶺南土著越人族群的語言。

到了秦漢三國時,

遷入嶺南的漢族,

已經如同現代初到廣州的漢族一樣,

由于語言差别較大,

感到像到了“外國”一樣。

接着,在唐、宋移民潮的沖擊下,

衆多名臣、學者入粵,

帶來了中原漢語書面語的讀音,

這就促使粵語日趨成熟,

進一步形成一支具有相對獨立的

語音體系、詞彙系統以及文法結構的方言。

宋代的粵語,

與現代的粵語已相去無幾。

這正是粵語被贊“古色古香”的主要原因。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圖 | 視覺中國 今日嶺南荔香滿城

一些詞語,盡管全國各地方言幾乎都有,

粵語卻保留了古義,

如“走”在古代漢語中并不指“步行”,

而是“跑”,粵語依然留有此意。

此外,粵語裡還有嶺南風情的大量積澱,

如跳槽(到别的機關工作)、

炒鱿魚(解雇)、馬仔(“狗腿子”)、

幫襯(給人增添光彩,或給人以利益)、

拍拖(談戀愛)、靓(漂亮、好看)等。

常有人會感慨,

粵語好難講哦!

就是因為,它在詞彙、文法、發音上

都和國語有明顯差別。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圖 | 視覺中國

粵語語音古樸奇崛,

國語講究四聲,

而粵語有“九聲六調”

甚至“十一聲七調”之說。

如“詩”“時”“史”“市”“試”“是”六個字,

聲母與韻母完全一樣,

但聲調分别是六種不同的聲調,

是以會粵語的一聽,

就知道是六個不同的字。

這可以比喻為字音在五線譜上的舞蹈,

不通此道的人則很難感受其中的美感。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粵語之美,在吟誦出來!

正因粵語保留了古代漢語的特色,

古音猶存,聲調變幻如樂如曲,

一些古詩詞用國語讀起來未必押韻,

但用粵語讀出來,就押韻了,

乃至全詩的平仄都更為好聽。

有多動聽?!

在《夜讀》欄目特别策劃的

系列視訊《粵語之美》中,

香港友人将經典詩詞

以粵語誦讀了出來,越聽越上頭!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陳小春讀給稚子的啟蒙——

視訊加載中...

趙雅芝讀給生命裡的最美相遇——

視訊加載中...

張智霖讀給逆境不改的樂天精神——

視訊加載中...

佘詩曼以“唧唧複唧唧”

視訊加載中...

香港國小老師

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讀給我們從未失卻的才氣傲氣與勇氣——

視訊加載中...

愛國企業家伍淑清

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的祝福,

送給被華音庇佑的萬家燈火——

視訊加載中...

每一次開口、吐字,

都有來自中華古音的驚豔。

每一次音定、心動,

都有着對華夏文明的禮贊。

粵語之美,美在吟誦,

更美在生生不息地流傳。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圖 | @香港旅遊發展局

最後,再教大家一些祝福語:

祝你——

每天都是,四萬咁口!

所行之事,掂過碌蔗!

生活美滿,要乜有乜!

還有,

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

祝福我們的香港,明天會更好!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圖 | 總台記者 柴婧 朱書影 楊光

粵語常識内容參考 | 香港旅遊發展局、

中國國家地理、《中華遺産》

《漢民族史記》徐傑舜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江永韬 梁芷萁 亦對本文有所貢獻

封面圖丨視覺中國

會“港粵語”的朋友在留言區

再教大家一句粵語呗!

粵粵粵粵粵粵粵聽粵好聽

監制 | 徐冰 李浙

《粵語之美》團隊 | 李偉 王元 王若璐 嘉琪 劉哲元 闫素 蔣安琪 楊子 李航 楊瑜婷 李津婵

編輯 | 王若璐 校對 | 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