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惕北約地緣政治圖謀!這個困在冷戰思維裡的軍事集團做了什麼?

作者:海外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浩】從28日起,為期3天的北約峰會在西班牙馬德裡舉行。據報道,此次峰會把俄羅斯定性為對北約安全最大和最直接的威脅,并将首次聚焦中國議題,還首次邀請澳洲、日本、南韓和紐西蘭等亞太四國上司人與會。種種迹象表明,北約新的地緣政治圖謀正在形成,它将給正在經曆大變局的世界帶來什麼? “北約必須擴張,直到整個自由世界都處于同一個保護傘之下”。說這句話的人叫黑斯廷斯·伊斯梅,北約首任秘書長、英國上将。他還有一個身份——二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的參謀長。親手在全球拉下冷戰“鐵幕”的丘吉爾,強烈要求讓他的心腹幹将執掌北約。因為這位冷戰設計者,要按自己和美國的共同意圖,來打造這個軍事集團。

從誕生那一刻起,北約眼中隻有對手,沒有黑白。甚至在成立之初,有人驚訝地發現,諾曼底登陸似乎白打了,因為部署在西德的英國4個師居然聽命于納粹元帥隆美爾的參謀長——彼時,此人已經從前納粹中将變身為北約上将。原因很簡單,北約需要跟蘇軍血戰過的将領。

幾十年過去了,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北約的腦子,竟然還停留在原地沒動。

為對抗而對抗,不惜撕破臉

追根溯源,北約主要是由以英美為核心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集團,對世界共産主義運動發自内心的敵意催生出來的。1946年3月5日,當時已經卸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在美國密蘇裡州富爾頓市發表其著名的“鐵幕演說”,宣稱“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裡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下”。

在北約的建立過程中,如果說“鐵幕演說”是“進球前的傳球攻勢”,那最後“臨門一腳”就是“杜魯門主義”。“鐵幕演說”發表一年後的1947年3月12日,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在國會參衆兩院聯席會議上宣讀了一篇國情咨文,将世界劃分成“自由民主”和“極權共産主義”兩大陣營。針對當時來自蘇聯的威脅,他表示必須采取行動予以幹涉和遏制,這就是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的政治主張。

以“杜魯門主義”為起點,美國在對外經濟政策上推行“馬歇爾計劃”,在軍事和安全政策上則主導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杜魯門主義”改變了羅斯福政府的外交政策,開始為遏制蘇聯布局,是以也被看作是北約構想的“始發站”和啟動冷戰的“按鈕”。

1949年4月4日,美、英、法等12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共同簽署《北大西洋公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正式成立。這份公約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其第五條,即締約國任何一方若遭到武裝攻擊,應視為對全體締約國的攻擊。

1954年3月31日,蘇聯政府向美、英、法三國政府發出外交照會,指出如果蘇聯能夠加入,那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将不再是一個封閉的軍事集團,它将向其他歐洲國家開放,同時建立起一個有效的歐洲集體安全體系,這對加強世界和平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毫無懸念,蘇聯被北約拒絕了。不僅如此,伊斯梅端起一副徹底撕破臉的架勢,聲稱蘇聯加入北約的請求就像“不知悔改的竊賊要求加入警察部隊”,進而赤裸裸地表明北約就是針對蘇聯的。在1955年5月,不顧蘇聯多次反對,北約将被蘇聯視為緩沖區的西德拉入其陣營。不久之後,作為回應,以蘇聯為首的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成立華沙條約組織(華約)。冷戰期間世界兩大軍事集團的對抗勢态從此形成。

回顧北約的成立過程不難看出,從一開始,這一組織就在拉幫結派搞集團對抗和軍事威脅。在對抗思維下誕生的北約,在冷戰的時代風雲中樹起塊塊光怪陸離的“鐵幕”,投下了一重重詭谲多變的陰影。

美英一拍即合,暗地打算盤

“一支部隊也是有氣質、有性格的,而這種氣質和性格與其首任軍事主官有關”,用《亮劍》裡的這句話或許也能印證北約“性格”的形成。

不妨深入分析一下北約首任秘書長伊斯梅,曾經沖在冷戰最前線的那個人。

人們說,伊斯梅是幫助定義了北約這一組織的人。除了将蘇聯比喻為“不知悔改的竊賊”外,他關于北約定位的一句話至今仍被反複引用,那就是:“把蘇聯擋在外面,讓美國人待在裡面,壓住德國人。”

不難看出,這句話繼承和“發揚”了英國傳統的大陸制衡政策——一方面借助北約打擊蘇聯,另一方面利用美國摁住歐洲大陸上的挑戰者——德國。秉持“北約不僅是美國影響歐洲事務的主要途徑,還為美國在西歐保持有重要意義的軍事存在提供了基礎(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語——編者注)”理念的美國人,和英國可謂一拍即合。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結論——在伊斯梅的策劃下,英美這對盎格魯-撒克遜“兄弟”,就是要利用北約來對抗蘇聯、控制歐洲大陸。

從北約成立之時起,美國就是該組織的“老大”,而英國則是華盛頓在歐洲最傳統最可靠的盟友。通過北約,美國在西歐多國設立軍事基地并駐軍,進而在事實上控制了西歐。在冷戰結束後,美國不斷在俄羅斯和歐洲各國之間制造沖突,并通過介入一些地區危機來渲染歐洲面臨的威脅,讓歐洲不得不在安全上依賴華盛頓。在這個過程中,歐洲要求實作戰略自主的聲音被忽視,其安全也被犧牲,其中一個典型例子就是1999年,北約發動的科索沃戰争。

五輪東擴過後,逼近俄羅斯

作為北約的“對立面”,華約在1955年成立時,約定《華沙條約》的有效期為20年。1975年,《華沙條約》到期時,各成員國發表聲明重申,願意在北約解散的同時解散。毫無疑問,這樣的聲明無異于癡人說夢。北約繼續存在,華約也無法解散,是以《華沙條約》的有效期從1975年起不斷順延,直到1991年華約才解散。

作為冷戰的産物,北約不僅沒有随着冷戰的結束退出曆史舞台,反而不斷膨脹壯大。為了證明其在冷戰結束後繼續存在的“合理性”,北約多次更新其戰略概念,所涉議題也從過去的應對軍事威脅擴散到應對恐怖主義、國際危機事件以及處理地區危機等。

1999年,北約吸納原華約成員國波蘭、匈牙利和捷克為正式成員國,打破了二戰後長期穩定的地緣戰略格局,也給冷戰後出現的多極化趨勢蒙上陰影。從這一年開始,北約5次東擴,其成員國從16個增加到30個。在擴張過程中,北約不斷擠壓俄羅斯安全空間,直抵拿破侖眼中的“俄羅斯帝國之踵”——烏克蘭,不斷在俄烏之間拱火,最終導緻俄烏爆發軍事沖突。

除步步緊逼俄羅斯外,北約還打着維護“民主、人權”等旗号,把軍事幹涉的“黑手”伸向中東、非洲等地區,讓多國陷入戰亂。1999年,北約以“人權高于主權”為借口,甩開聯合國悍然發動針對南聯盟的襲擊。之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先後發動阿富汗戰争、伊拉克戰争、利比亞戰争等。這個西方軍事聯盟在世界各地“殺人放火”,而被侵略國群眾則在廢墟上飲泣哀痛。

拉攏日韓等國,快速亞太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斷擴張的過程中,北約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和政治聯盟,還是西方國家推行其價值觀以及美國謀求全球霸權的工具。布熱津斯基在1997年出版的《大棋局》一書中坦率承認,如果業已啟動的擴充北約的行動停滞或徘徊不前,美國便不可能有什麼對整個歐亞大陸的全面政策。他認為,如果北約停止擴張,對美國來說,不僅是地區性的失敗,而且還是全球性的失敗。

除了不斷在歐洲東擴外,北約近年來還加快了其“亞太化”程序,試圖通過配合美國推進“印太戰略”,搞所謂“亞太版北約”,其針對目标已經非常明顯,那就是中國。

在“北約2030”改革方案中,北約明确将日本、南韓、紐西蘭和澳洲作為其亞太地區的四大夥伴國。今年5月,南韓宣布加入北約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成為首個加入該組織的亞洲國家。5月16日,日本防衛省武官最高上司、統合幕僚長山崎幸二前往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參謀長會議,這是日本統合幕僚長首次出席該會議。

正在西班牙馬德裡出席峰會的北約各國上司人都不應忘記,無論是兩次世界大戰、還是目前正在進行的俄烏沖突,都以鐵的事實證明:冷戰思維背離了聯合國憲章和原則,隻會破壞全球和平架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隻會危害世界和平,集團對抗隻會加劇世界面臨的安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