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加拿大育空金礦裡發現的一頭猛犸象屍體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它實在是很特别。
冰河時期的大型食草動物猛犸象,被認為在4000年前滅絕,但是由于其生活在極寒冰凍的特殊時期,是以有很多屍體在永久凍土中被儲存到現在。在俄羅斯北極圈的西伯利亞凍土層中,更是冰封着巨量的猛犸象屍體,當地人一度以挖掘猛犸象作為謀生手段,猛犸象牙在很多地方非常暢銷。

出土猛犸象并不罕見,為何說這次很特别?主要是因為“它”儲存得實在是太完整了。
萬年猛犸象保持完整,指甲皮膚清晰可見
一些礦工們在凍土層中尋找黃金時,突然發現了它。這些人來自育空河沿岸生活了數千年的原住民群體,名叫特倫德克赫韋欽,族中長老們給這頭猛犸象取名為Nun cho ga,意為“大嬰兒動物”。是的,這是頭幼年的猛犸象,它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實在是儲存得太完整了,雖然已經死去3萬年,腳趾甲、皮膚、頭發、軀幹和腸子卻都完整清晰,仿佛是這幾天剛剛死亡一樣。
古生物學家格蘭特紮祖拉激動地說:“這是我迄今為止參與過的最激動的科學項目,沒有之一。”
作為一名研究冰河時期的古生物學家,猛犸象無疑是核心課題。但是由于年代的久遠,我們在萬年後的今天,能見到的往往隻是一些較為堅硬的牙齒或骨骼,其餘部位基本都腐爛殆盡。
在古代文明曆史裡,對屍體進行防腐儲存是全世界都有的行為,比如古埃及的木乃伊又或者是古代中國的墓葬裡。通常古人會使用脫水防腐或者用水銀防腐等方式,盡可能地讓屍體儲存得更加久遠,但是幾千年後我們發掘出土時,還是幾乎隻剩一些殘渣。
是以當如此完整,堪稱完美的猛犸象屍體出土後,很多人腦海裡都浮現一個問題,我們能夠利用它克隆出猛犸象嗎?
克隆猛犸象有多難
事實上,已經有很多國家在做這件事了。
英國《每日郵報》在2008年曾經報道過,俄羅斯想利用地方優勢,在十年内克隆出來猛犸象,并打造猛犸象主題公園,類似于侏羅紀公園那種。
俄羅斯做這種事情确實是有天然優勢的,前面提到過,西伯利亞一帶的永久凍土層中儲存有很多猛犸象,時不時就會挖出一些儲存較好的個體,而儲存的越完整,就意味着成功提取DNA用于克隆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這事已經過去了4年,并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因為克隆技術雖然有成熟案例,但是克隆遠古生物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曾經教科書上學到的克隆羊“多莉”,是從A和B兩隻母羊體内各提取一顆細胞,然後分離出細胞核,再将A羊細胞核注入B羊去核卵細胞,經過處理後将重組後的B羊細胞培育成胚胎細胞,再放入C羊的身體裡孕育,就能夠生出跟A一模一樣的羊。
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獲得完整的猛犸象細胞,擷取遺傳物質,也就是DNA。雖然我們有猛犸象的化石,但是DNA會随着時間流逝不斷的退化,氧氣和陽光和水都會始它們受到嚴重損害,無法用來克隆。
目前來說,永久凍土的特殊壞境剛好給DNA提供了很好的保護,讓它們的以儲存近萬年,這讓我們的科學家看到了克隆成功的希望,但這隻是開始,後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當我們終于發現了儲存完好的猛犸象,終于提取到了來自萬年前的DNA片段,這時候新的問題又來了,我們沒辦法保證它是“幹淨的”,它可能會受到來自真菌、細菌、植物、動物等外來DNA的污染,而且由于猛犸象已經滅絕,我們無法擁有參考的資料,是以我們不能夠确定我們得到的DNA是正常的,幹淨的無污染的,就連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也可能造成新的污染,無法對照正确的資料進行核實。
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無法找到一個合适的“代孕媽媽”,也就是生下多莉的C羊。
研究人員找不到一頭活着的猛犸象來作為“C羊”,就隻能從猛犸象的近親下手,研究表明,亞洲象跟猛犸象的血緣關系要更近一點,但這也隻是相對來說,亞洲象和猛犸象的體型相差很大,就算培育出來猛犸象的胚胎,能否順利移植到亞洲象體内并完成最後的分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最近美國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融資了6000萬美元,主要研究的就是複活猛犸象。克隆技術的倫理争議一直很大,克隆遠古生物我們也會遇到很多新的問題,比如,猛犸象以前的食物都早已消失,現在再出現,它們吃什麼,又能活多久?而複活1種已滅絕的生物的成本,足以挽救現存8種瀕危物種,這真的值得嗎?縱觀曆史,人類總是先污染,再治理,先毀滅後再挽救。
希望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也要與公衆保持交流,并盡可能透明化一些參數與目标,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