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加拉“夢想之橋”——帕德瑪大橋正式通車

作者:楚天交通廣播

“經過7年多的建設,我們的‘夢想之橋’終于通車了!”6月25日,孟加拉帕德瑪大橋兩岸一片歡騰,這座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夢想之橋”飛架帕德瑪河,天塹終于變通途。

孟加拉“夢想之橋”——帕德瑪大橋正式通車

帕德瑪河被譽為孟加拉國的“生命之水”,卻也将孟加拉國分成西南與東北兩個部分。此前,僅在帕德瑪河的上遊有一座公路橋和鐵路橋,下遊因為河道過寬、水流湍急、洪水頻發,一直沒有建造橋梁,兩岸居民過河隻能依賴舟楫。帕德瑪橋大橋是中企海外中标金額最大的單體橋梁工程,位于孟加拉首都達卡偏西南約40公裡處,橫跨帕德瑪河。大橋為公鐵兩用大橋,主橋長6.15公裡,采用雙層鋼桁梁結構,上層為四車道公路,下層是單線鐵路。

孟加拉“夢想之橋”——帕德瑪大橋正式通車

“帕德瑪河的河床都是由粉砂組成,極其松軟,深度超過150米,不僅承載力極低,而且極不穩定,是以基礎施工成為該橋建設的最大難點。”中鐵大橋局孟加拉帕德瑪大橋項目總工餘本俊介紹,為了讓主墩能牢牢立于水中,孟加拉帕德瑪大橋每個主墩由6根直徑3米、長120米、重550噸的超級“巨無霸”鋼樁構成,鋼樁的斜度為1:6,仿佛是凳子的6隻腳。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橋梁鋼管斜樁,在國内也是最長的鑽孔樁,大橋局為此專門制造了當時世界第二大功率液壓打樁錘,施工所采用的超大直徑鋼樁插打工藝在世界上無先例可循。“3000千焦約等于10噸重的物體從30米高空落下來的能量,而一根鋼樁往往需要以這樣的能量捶打兩到三萬下,才能插打到位。”餘本俊介紹打了個比方。

孟加拉“夢想之橋”——帕德瑪大橋正式通車

除此以外,工程所在地面還要臨高溫、暴雨、大風、大霧、洪水、雷擊、流沙和沖刷等多項極端惡劣天氣的挑戰,尤其是在洪水期,主河槽流速達4.6米每秒,工程船難以在水中停靠,幾乎不能施工。而到了枯水期,又會出現航道淤積,施工過程中需不定期進行航道疏浚。建設以來,項目部已開挖粉砂達4000餘萬立方米,堆起來可以填滿4個西湖。

孟加拉“夢想之橋”——帕德瑪大橋正式通車

中鐵大橋局帕德瑪大橋項目副經理沈濤介紹,孟加拉國資源匮乏,項目所需物資、工裝、裝置、材料等資源,都要從國内、跨洋運輸到現場,其中就涉及了10多個國際公司,施工資源組織難度大。由于國際化程度高、文化差異大、工程标準不一,最初總會遇到各種困難,但經過不斷學習和磨合,項目部已經能順暢地溝通交流。

随着帕德瑪大橋及鐵路與公路連接配接線的建設,曾經荒蕪的帕德瑪河北岸已經開始有人購買土地,并建設工廠、加油站。胡馬雍是馬瓦鎮上一家炸雞店的老闆,因為小鎮離項目部很近,自大橋開建以來,他的生意慢慢變好,店面也由街邊攤更新為現在的磚瓦卷簾門小店。而在項目部工作兩年的孟籍員工烏茲紮,從一個對測量一無所知的“小白”,成長為熟練掌握全站儀、水準儀和GPS等測量裝置的操作的“熟手”。他們家的生活品質也有了明顯改善——以前家裡7口人住在3間總面積不到40平米的小屋内,現在已經蓋起了兩層樓的敞亮新房。據統計,自開工建設以來,中鐵大橋局已經為當地創造5萬餘個就業機會。在項目工作的過程中,這批孟籍員工的職業技能也得到了良好提升,大橋竣工後還能繼續服務于孟加拉其他項目。

作為孟加拉目前最大的基建項目,帕德瑪大橋将把孟加拉國南部21個區同首都達卡連接配接起來,讓帕德瑪河兩岸的居民告别千百年來靠擺渡往來的曆史,原本7、8個小時的過河通行時間可縮短至10分鐘。西南部海域生産的海鮮等商品的新鮮度和存活率大幅提升,周邊漁民收入更有保障。經初步估算,大橋會為孟加拉國帶來每年1.5%左右的GDP的增長,受益人口超過8000萬。同時,帕德瑪大橋是中國和泛亞鐵路的南部連接配接點,也将成為泛亞鐵路的重要通道之一。

記者:蘇潇

通訊員:邢影

責編: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