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幼稚園可能流行着3種“隐形霸淩”,幼師不好明說,孩子備受煎熬

作者:蕃茄媽咪

有一階段,孩子起床後,總是很難過的樣子。我問他怎麼了,他就支支吾吾的跟我講:“媽媽,我不想去幼稚園了。”這讓我很詫異,好端端的怎麼就鬧情緒,不想上學了?

幼稚園可能流行着3種“隐形霸淩”,幼師不好明說,孩子備受煎熬

“那怎麼可以!不喜歡上學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每次我都這樣告訴孩子,次數多了,我發現孩子再起床後,不止是難過了,而是會眼睛紅腫,一副睡不醒的樣子。

後來有一天,到了下幼稚園的時間點,我去接兒子。結果,卻沒有人接到他。這讓我惶恐不安,我生怕兒子被人販子拐走了,或是發生了什麼意外。

幼稚園老師都急哭了,也生怕孩子出事。我們幾個大人四處尋找,最後終于在室外滑梯露天的位置,看見了窩在那裡哭鼻子的兒子。

那一刻,我再也忍不住,抱緊了兒子。我不再嚴厲,不再聽兒子說話,而是非常耐心地問兒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幼稚園可能流行着3種“隐形霸淩”,幼師不好明說,孩子備受煎熬

兒子大概是承受不住壓力了,他沒再保密,抓緊了我的手告訴我說:“媽媽,有人欺負我!他們好多人,每天都在嘲笑我。”

這時候,老師也趕來了,老師做出了決定,哄着兒子說:“老師知道,有人無緣無故嘲笑你,老師會讓他們道歉并受罰,好不好?”

兒子得到了老師的幫助,心裡一塊大石頭落地了,從此也不懼怕那些欺負人的同學了。當然,也沒再張羅着不想去幼稚園的事。相反,兒子告訴我,現在有老師護着他,他在班裡過得特别快樂。

幼稚園可能流行着3種“隐形霸淩”,幼師不好明說,孩子備受煎熬

其實,兒子經曆的事情,正是幼稚園很流行的“隐形霸淩”。有時候,幼稚園老師就算知道,也不會直接告訴家長。畢竟,這種事很難處理,不鬧大,孩子并不會受到身體傷害,老師也不友善直接介入。是以,一般都全靠家長早點知情,幫助自家娃多預防。

◉這3種“隐形霸淩”悄然流行,老師不友善明說,家長要幫娃預防

①被嘲笑:語言霸淩

有相關資料統計,有81.45%的國小生認為“語言傷害”是最急需解決的校園傷害。有40%的國小生經常被人言語暴力,為此很受傷。

幼稚園可能流行着3種“隐形霸淩”,幼師不好明說,孩子備受煎熬

可見,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很容易在學校裡,遭遇被嘲笑的“隐形霸淩”。而這種霸淩之是以老師不友善介入管教,就是因為語言很“輕飄飄”,沒法定性為“打架”,孩子的身體沒受到傷害,如果老師過度批評哪個同學,極容易引起學生家長的不滿。

②被排擠:關系霸淩

有美國青少年健康統計資料顯示,一些學生平均每兩個月,就可能遭遇到他人的霸淩。其中,遇到關系霸淩的機率,占比高達51%。

那麼,什麼是關系霸淩呢?簡單地說就是,小孩子之間拉幫結派,一方仗着人多示衆,禁止他人跟另一方玩耍。

幼稚園可能流行着3種“隐形霸淩”,幼師不好明說,孩子備受煎熬

有不少家長反映,自家娃就曾在遭受過被排擠後,情緒低落。幸好發現的及時,不然都怕孩子受不了,沒人跟孩子玩,孩子心裡抑郁了。

③被推搡:行為霸淩

如果說,語言霸淩和關系霸淩,屬于隐性霸淩。那麼,這種行為霸淩,就有點太過分了。已經從暗地裡,直接上升到明面上了。

但之是以仍然被稱為“隐性霸淩”,就是因為欺負人的孩子,始終都背着老師和家長欺負他人。倘若被欺負的孩子,自己不發聲,那老師和家長都可能被蒙在鼓裡,沒法替孩子做主。

幼稚園可能流行着3種“隐形霸淩”,幼師不好明說,孩子備受煎熬

看過一個紀錄片《小孩子的秘密生活》,裡面有10個四五歲的孩子,大家在監控下一起吃飯和學習生活。可是沒想到,有的小男孩,竟然會伸手欺負小女生。

其中一兩個小男孩,還會把手伸到對方脖子處撓癢癢。盡管對方閃躲,不樂意,明顯反抗。但小孩子們就是會湊熱鬧式的群體欺負人。膽小的女孩子,都已經委屈哭了。

另外,除了行為推搡,男孩子還有指着女孩嘲笑的行為,嘲諷女孩“臉長得醜”,“就知道哭,真丢人。”

沒想到吧?小孩子之間的言語霸淩、行為霸淩,竟然如此常見,甚至可以說,隻要有群體生活學習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現這種行為。隻可惜,有的老師不知情,而家長也不在意,太過于粗心了。

幼稚園可能流行着3種“隐形霸淩”,幼師不好明說,孩子備受煎熬

幸好,有粗心的家長,也有心細的家長,他們格外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會提前教育孩子,什麼情況下是遭遇到了霸淩,面對這種“隐形霸淩”娃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孩子遭遇“隐形霸淩”該怎麼辦呢?

第一步,可以告訴老師。

就像“反霸淩”繪本故事裡講到的内容一樣,但凡孩子在學校裡,遭受到了被言語嘲笑,被人行為推搡,被大家排擠等,非常不公正的待遇,感受到被欺辱。那麼,無論對方孩子多兇,自己被人威脅得多狠,孩子都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找老師尋求幫助。

幼稚園可能流行着3種“隐形霸淩”,幼師不好明說,孩子備受煎熬

第二步,解決問題後,家長要幫助孩子識别霸淩行為。

孩子被欺負的事,在公開處理後,大都能得到改善和解決。不過,孩子吃虧了,也是提醒家長,是時候幫助孩子,正确識别他人的霸淩行為。

如果孩子能早點意識到,對方的行為是欺負人,是在對自己進行言語欺淩、行為推搡、關系情感霸淩,那孩子就會早做心理準備,早點告訴爸媽和老師,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悶聲不語,遇事就知道哭,反複受欺負,卻不解決實際問題。

可見,幫娃識别什麼是霸淩,真的很重要。這裡有一套《兒童反霸淩啟蒙教育繪本》,非常适合家長給2-8歲的孩子閱讀。

幼稚園可能流行着3種“隐形霸淩”,幼師不好明說,孩子備受煎熬

這套書有8冊,包括《我不喜歡被欺負》、《我不喜歡被嘲笑》、《我不喜歡被排擠》、《我不喜歡被推搡》等,從言語霸淩,到社交霸淩、關系霸淩、身體侵害、肢體霸淩,内容都很詳細,覆寫面較廣。

幼稚園可能流行着3種“隐形霸淩”,幼師不好明說,孩子備受煎熬

孩子閱讀了這些繪本故事,就會從中明白一個道理:什麼是被欺負了?哪些表現證明自己被人欺負了?孩子更加會知道,遇到被欺負的情況,該怎麼辦了!

家長沒法每時每刻都陪在娃的身邊,保護娃的安全,但是家長可以在孩子小時候,就培養孩子的反抗意識。堅決拒絕讓孩子當“受氣包”,不允許孩子逆來順受,随意被人欺負了。

幼稚園可能流行着3種“隐形霸淩”,幼師不好明說,孩子備受煎熬

這套《兒童反霸淩啟蒙教育繪本》,關注兒童心靈成長,能幫助孩子培養自我保護意識,幫娃做好安全防衛,助力娃成為更好的自己。拒絕校園霸淩,家長要付出行動,趕緊點選下方連結下單,快來陪伴孩子一起閱讀反霸淩繪本,開啟反霸淩教育吧!

【淩晨爸媽推薦】全8冊2-8歲兒童反霸淩啟蒙教育繪本培養反抗意識 ¥39.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