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癞蛤蟆還醜的鳥,嘴大羽毛糙,卻在“鳥的王國是頂級僞裝高手”

作者:隻有相信自己

茶色蟆口鸱(chī),剛出生的時候是可愛的小白團子,長大後就變成蛤蟆嘴的小夜鷹。

比癞蛤蟆還醜的鳥,嘴大羽毛糙,卻在“鳥的王國是頂級僞裝高手”

茶色蟆口鸱(Podargus strigoides),它們在澳洲非常常見,也被IUCN列為“無危”物種(LC,Latest Concern,也就是“最不受關心”物種)。茶色蟆口鸱常被誤認為是貓頭鷹(鸮形目,夜行猛禽),而細細比較才知道它們純屬“弱雞”——它們是夜鷹目,該物種根本就不是猛禽,習性與食性更像燕子。

幼年茶色蟆口鸱不僅無比可愛,而且長成後将承擔澳洲最積極的害蟲防治者角色。

比癞蛤蟆還醜的鳥,嘴大羽毛糙,卻在“鳥的王國是頂級僞裝高手”

它們數量衆多,喜食蚊子、蒼蠅、飛蛾、甲蟲等各種害蟲;但它們攻擊力有限,充其量能捕食老鼠等小型脊椎動物;而它們的英文名“Frogmouth(蛙嘴)”,好端端的鳥卻天生一張蛤蟆嘴,而這也側面印證了它們的另一種食性——能捕食小型蛙類。

茶色蟆口鸱的主要攻擊輸出也來源于它的“蛤蟆嘴”;與猛禽大佬貓頭鷹相比,最主要的差別也在于它們的爪子(兩者都擁有異趾足),但後者從腿到腳趾頭都孔武有力,有鋒利彎曲的鈎爪,能帶着兔子一起飛;前者卻主要是抓抓樹枝,順便生成被動技能“模仿枯死的樹枝”。

比癞蛤蟆還醜的鳥,嘴大羽毛糙,卻在“鳥的王國是頂級僞裝高手”

其屬名Podargus來自于希臘語中的“痛風”,以說明茶色蟆口鸱的爪子很弱,走起路像個痛風病人;其物種名稱strigoides,則意為“長得像貓頭鷹一樣”,但實則一個是“夜行神鷹”,一個是“夜行神雞”。

茶色蟆口鸱成年雄性體長34厘米,雌性達53厘米,重350—680克;羽毛可呈褐色、灰色、黑色或紅褐色,花紋有助于拟态,且與貓頭鷹羽毛同樣柔軟,可隐秘、安靜飛行,有着同等完美的伏擊能力;其“蛤蟆嘴”周圍長有堅硬的剛毛,類似貓的胡須,有助于它們檢測飛行昆蟲的運動軌迹,也一定程度保護面部免受叮咬。

比癞蛤蟆還醜的鳥,嘴大羽毛糙,卻在“鳥的王國是頂級僞裝高手”

它們是重視家庭生活的典範,成雙成對形成終生伴侶,共同生活可達10年以上,直至另一方死去(蟆口鸱野外平均壽命為14年);它們于8—12月交配繁殖,雌鳥雄鳥均參與卵的孵化,父親通常上“白班”;而在繁殖季節,蟆口鸱會成對栖息在同一樹枝,雄性常用喙部輕輕撫摸雌性的羽毛進行梳理,持續10分鐘以上。

除了人類,茶色蟆口鸱的天敵是狐狸和地毯蟒;受到威脅時,叫聲由平時的低沉嗡嗡聲轉變為強烈的嘶嘶作響,并擺出防禦姿勢——黃色的眼睛圓睜、淡黃色的“蛤蟆嘴”張大,使它們看起來更吓人、軀體更龐大,但也隻是虛張聲勢,對于隻是看上去像猛禽的它們,還是僞裝得更像樹枝一些比較劃算。

蟆口鸱(chī)屬于夜鷹目的一個科,共3屬14種;而蟆口鸱的近親林鸱(共1屬7種),其外表更是“癡”到讓人過目難忘。

比癞蛤蟆還醜的鳥,嘴大羽毛糙,卻在“鳥的王國是頂級僞裝高手”

林鸱分布于中美洲與南美洲地區,除了喙部周圍沒有剛毛,它與蟆口鸱有着太多相似——體型相近(21-58厘米),體格比蟆口鸱略強壯一點;都長了一張“蛤蟆嘴”,甚至蟆口鸱更大更重;兩者均為夜行,均主要捕食昆蟲;兩者都是成功的樹枝僞裝者,采用“當機”的方式躲在樹樁上,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打破拟态。

此外,蟆口鸱與林鸱兩種夜鷹的家庭觀念也完全一樣——一夫一妻、相伴終生、共同孵蛋、共同撫養後代。雖然林鸱與蟆口鸱同心協力拉低了夜鷹目的整體顔值,但保持了難能可貴的夜鷹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