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3世紀最強騎兵對決,蒙古騎兵對決埃及馬木留克騎兵。背景蒙古騎兵西征13世紀中期,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率領蒙古騎兵征戰伊

作者:曆史的次元

13世紀最強騎兵對決,蒙古騎兵對決埃及馬木留克騎兵。

背景

蒙古騎兵西征

13世紀中期,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率領蒙古騎兵征戰伊朗高原、中東地區,于1258年滅亡了阿拔斯王朝。第二年,又攻下了叙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不久就拿下了中東的大部分地區,直接将軍隊推進到埃及邊境。然而,卻在艾因加魯特決戰中,慘敗給埃及馬木留克騎兵,蒙古騎兵的西征就此飲馬埃及,征戰的步伐戛然而止。

馬木留克騎兵為什麼能有這麼強的戰鬥力,使得一路高歌猛進的蒙古騎兵遭到慘敗。

馬木留克騎兵

他們是中東地區阿拔斯王朝精銳近衛騎兵部隊,均由奴隸組成,奴隸從小就經過極其系統的軍事化訓練,全部是重裝铠甲騎兵,擁有超強的單兵作戰能力。最後蒙古騎兵就是敗于和馬木留克騎兵的近戰,幾乎全軍覆沒。

事件轉折點

蒙古大汗蒙哥死于對南宋的作戰,旭烈兀不得已讓怯的不花鎮守已攻占的地方,自己則率蒙古大軍回到伊朗高原,等待時機,随時回軍本土,雖說明面是想助其胞兄忽必烈争奪大汗之位,實則是自己也想做大汗。

既定目标沒有改變

蒙哥汗雖然去世,但打敗埃及,進軍非洲的目标計劃沒有改變,雙方大戰迫在眉睫。

艾因加魯特決戰

馬木留克騎兵先發制人

公元1260年三月份,埃及蘇丹忽都斯主動率領2萬馬木留克騎兵進入中東地區,主動出擊以求擊敗蒙古軍隊。把戰場擴充在外圍,防止蒙古騎兵主動發動攻擊,戰火燒到埃及,自己一點退路沒有。即使萬一失敗,還可以退回埃及再戰。

不久,馬木留克的先鋒部隊就發現了怯的不花的蒙軍小分隊,蒙軍也發現了馬木留克騎兵,趕緊向怯的不花請求支援。

怯的不花馬上率軍支援,經過急行軍,蒙古騎兵部隊來到了艾因加魯特地區,并在此準備迎敵。

九月份,忽都斯率領的馬木留克主力追擊來到艾因加魯特,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馬木留克大約有2萬騎兵,怯的不花的蒙古騎兵大約也在2萬,雙方騎兵部隊數量旗鼓相當。

忽都斯依舊先行進攻,直接分兵3000人馬木留克騎兵率先沖擊蒙古的騎兵部隊,妄圖打亂怯的不花的部署。

怯的不花則用蒙古騎兵的弓箭手用弓箭陣抵擋進攻,雙方你來我往,都沒能互相占到什麼便宜,漸漸的,随着時間的推移,蒙古馬的耐力不足反倒開始落了下風。

怯的不花改變政策,開始發動近2000人的歐洲附屬國的重裝騎兵,硬攻馬木留克騎兵的兩邊薄弱點。

馬木留克騎兵一時難以适應,盡然陣腳大亂,大部隊有崩潰的迹象,如果照此下去,有潰敗的可能。

埃及蘇丹忽都斯感覺這樣極有可能輸掉戰争,決定放手一搏,他親率自己最精銳的衛隊投入戰鬥,并調動馬木留克的所有預備隊參與戰鬥,此時兩軍開始了近距離的白刃戰。馬木留克騎兵的大馬士革彎刀顯示出了巨大的近戰威力,蒙古騎兵由于失去機動作戰靈活的優勢,其蒙古彎刀的近戰威力遠不如大馬士革彎刀,很快2000人的歐洲附屬國騎兵部隊就在近戰中被消滅幹淨,随後是兩軍的主力部隊直接白刃戰。

由于艾因加魯特地區相當平坦,蒙古騎兵沒辦法擺脫近戰,單兵近戰又是馬木留克人的強項經過一整天的近戰,蒙古騎兵大部分死于了馬木留克的大馬士革彎刀,極小一部分人敗退到附近的山頂,也被随後追擊而來的馬木留克騎兵全部消滅;另一部分在怯的不花率領下重新回到戰場,也是失敗,怯的不花兵敗被殺。

随後的幾天,埃及蘇丹忽都斯重新奪回叙利亞的控制權。

馬木留克騎兵獲勝,蒙古騎兵失敗的原因

第一、馬木留克騎兵本身自身作戰能力強大,特别是在對戰中,他們又獲得了自己擅長的近戰機會,又因艾因加魯特地區平坦,蒙古騎兵一直無法脫身,進而慘敗給馬木留克騎兵;

第二、馬木留克得到周邊多個政權的支援,特别是歐洲的十字軍在中東地區建立的政權,在馬木留克和蒙古騎兵決戰時刻,給予了一定的後勤物資支援;

第三、在戰争中,蒙古騎兵被拖入馬木留克騎兵擅長的近戰,馬木留克的大馬士革彎刀在近戰中的威力遠大于蒙古彎刀;

第四、此戰兵力隻是怯的不花的蒙古分部隊,不是主力部隊,在此期間旭烈兀蒙古主力不在叙利亞地區沒能及時增援是戰敗的主要原因。

最終結局

此戰過後,影響了中東地區的幾百年格局,埃及的馬木留克政權與旭烈兀的伊利汗國分庭抗禮,雙方沖突減少了很多,并開始形成地區穩定局面。

#頭号周刊#

13世紀最強騎兵對決,蒙古騎兵對決埃及馬木留克騎兵。背景蒙古騎兵西征13世紀中期,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率領蒙古騎兵征戰伊
13世紀最強騎兵對決,蒙古騎兵對決埃及馬木留克騎兵。背景蒙古騎兵西征13世紀中期,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率領蒙古騎兵征戰伊
13世紀最強騎兵對決,蒙古騎兵對決埃及馬木留克騎兵。背景蒙古騎兵西征13世紀中期,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率領蒙古騎兵征戰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