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一種文化,是一種藝術,也是一段抹不去的記憶。飲食可以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聯系起來,而每一道食物,都代表着一味鄉愁。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白族特色小吃中,喜洲粑粑當屬一絕。喜洲粑粑又名破酥,是一種色、香、味均佳的麥面烤餅,是大理城鄉的一種風味小吃,以喜洲白族傳統粑粑最為有名。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喜洲粑粑的制作過程:

小麥粉是喜洲粑粑的主要原料,發面相當講究,要加适量的堿,揉透,再用精油分層,撒上蔥花、花椒、食鹽為鹹味;加火腿、肉丁、油渣、紅糖包心為甜味。

做成圓形小餅後,一次6個,鹹甜各半,整齊地擺在一塊圓形砧闆上,再用油刷在餅子朝上的一面刷上一層香油,然後放入油鍋中烘烤。

大約十分鐘後,一鍋黃燦燦、香噴噴、又酥又脆的“破酥”出鍋了。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喜洲粑粑是用炭火烤制的。将木炭放置在兩個大的平底容器中,而喜洲粑粑就在這兩口“平底鍋”之間,上下同時加熱,上層炭火為猛火,下層炭火為文火。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喜洲粑粑是喜洲的傳統食物之一,這裡每家每戶都有着爐火純青的烹饪技術。制作喜洲粑粑的阿鵬哥說:“2001年的時候就開始做了,是跟舅舅舅母學的,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了,一開始做的時候是很辛苦啊,要一邊學習一邊思考怎麼才能把它做好,一共是有四代了,我就是第四代了。”……“喜洲粑粑的發明人很出名,就是大苟,喜洲粑粑本身就是喜洲的文化,一代一代的往下傳,要把這個粑粑做得更加美味,更加好吃。我要把這個喜洲粑粑傳下去,好好地把它保護下去,傳給下一代”。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喜洲粑粑除了是一種純手工食物外,它還代表了傳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文化傳承。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鹹味喜洲粑粑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甜味喜洲粑粑

喜洲粑粑,在一些方面,能讓人想起意大利的傳統食物——披薩。當然,對于意大利人,喜洲粑粑是一種全新的味覺體驗,這樣一種簡單的食物,卻讓每個吃過的人都贊不絕口。原因很簡單,你隻要嘗一口就會明白,喜洲粑粑實在是太讓人上瘾了。幾乎所有的顧客,包括本地人,或是異鄉遊客都能證明這一點。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喜洲粑粑不僅色美味香,而且價廉實惠,向來一直作為日常生活中的友善食品,倍受人們的歡迎,同時,也是外出勞動或旅遊的絕好便攜食品。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喜洲粑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