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吃蘿蔔夏吃姜!”夏天吃姜有什麼好處?吃飯前要不要去皮?

作者:名醫線上網

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

立夏之後,你家裡準備生姜了嗎?

大陸食用生姜曆史悠久,《論語》中就有孔子“不撤姜食”的記載。

中醫認為,生姜味辛,性微溫,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等功效。

但你知道,這些吃姜的好處是怎麼來的嗎?

你不知道的生姜作用

“冬吃蘿蔔夏吃姜!”夏天吃姜有什麼好處?吃飯前要不要去皮?

1.解表

解表這一專業名詞在《傷寒雜病論》中就已有記載,指的是通過發散或促使機體發汗而解除體内邪氣的一種治療手段。

而生姜中的姜醇能夠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在排汗的同時把體内的寒氣一同帶出。

2.溫中和胃

生姜揮發油(包括姜辣素、姜烯酮以及姜酮等成分)具有保護胃黏膜細胞的作用,可顯著抑制鹽酸性和應激性胃黏膜損傷,其保護機制可能與促進胃黏膜合成和調節内源性胃蛋白酶原的釋放有關。

此外,生姜揮發油對腸道還有雙向調節作用,既可松弛腸管,減少蠕動,也可使腸道張力、節律及蠕動增加,可用于因脹氣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腸絞痛,對胃腸道十分友好。

3.止嘔

在民間,生姜一度被稱為“止嘔聖藥”。

這是因為生姜能夠通過其有效成分抑制胃腸的運動,發揮止吐的功效;而在中樞神經系統則有對抗中樞興奮性遞質乙酰膽堿的作用,減少前庭刺激沖動向大腦皮質的傳導,進而降低眩暈、惡心反應。

生姜的止嘔範圍是十分廣泛的,能防止包括妊娠、化療、運動、術後等多種類型的嘔吐。

為什麼夏天要吃姜?

“冬吃蘿蔔夏吃姜!”夏天吃姜有什麼好處?吃飯前要不要去皮?

夏天陽氣在外,人的陽氣也是發散的,那麼體内相對來說就是陰盛,是以夏天吃姜有助于養體内之陽。

另外,夏天酷熱,貪涼飲冷容易造成濕氣内駐,再加上本身天氣就潮濕,而姜性溫,能夠助人的陽氣驅逐濕氣,是以說夏天吃姜好。

但這不是說其他季節就不能吃姜了。

吃姜不分季節,不過夏天吃身體獲益更多罷了。

而且吃蔬菜不都講究應季嗎?夏天的姜正是最新鮮的時候,此時不吃更待何時。

吃姜要不要去皮?

“冬吃蘿蔔夏吃姜!”夏天吃姜有什麼好處?吃飯前要不要去皮?

去不去皮,先看姜皮有啥用處。

中醫認為,生姜肉味辛、性溫,具有散寒解表、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等功效;而生姜皮則是涼性的,具有利水消腫的效果。是以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的說法。

需去皮的情況:

無需去皮的情況:

夏天怎麼吃生姜?

“冬吃蘿蔔夏吃姜!”夏天吃姜有什麼好處?吃飯前要不要去皮?

1.醋泡姜

将生姜切片,放進罐子裡,往罐子倒入陳醋或米醋,沒過生姜,然後蓋上蓋子密一星期左右。

醋有收斂的作用,可以充分發揮生姜解表的功效,适合體内寒氣較重者。

2生姜蔥白湯

把适量的生姜和蔥白放在鍋中熬煮,開鍋後煮兩三分鐘即可,記得溫服。

受涼後喝蔥白生姜湯,能起到散寒通陽效果。

3.生姜橘皮水

把适量的生姜和橘子皮共同放在鍋中煎煮,每天喝2~3次即可,能緩解飲食貪涼所引起的嘔吐。

生姜橘皮水能起到殺菌鎮痛和溫胃止吐效果,減輕外感風寒和胃寒所造成的嘔吐。

覺得今天這篇文章有幫到您,麻煩動動手指,點個【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