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本護士嫁給中國将軍,64年沒回娘家,女婿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作者:小軒想吃鳳梨

相信對于很多有着濃厚愛國情誼的人來說,如果讓他們與日本人結婚或者是戀愛,簡直就是罪無可恕的事情,但卻有這樣一個例外,這名日本護士在嫁給中國将軍之後,不僅64年間沒有回到娘家,并且還常年奔走在抗日活動的第一線,成為了後來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名白衣天使,而她的丈夫也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大人物,她的丈夫便是蔣百裡。

日本護士嫁給中國将軍,64年沒回娘家,女婿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蔣百裡

1882年蔣百裡出生于浙江省海甯縣一個普通家庭當中,他的父親因為身染惡疾,是以家人自小就把他送到寺廟當中,希望能夠得到佛祖的庇佑,能夠痊愈,後來他學習了醫術,并且娶了名醫楊笛舟的獨女楊鎮和為妻。生下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蔣百裡從小就透露着一股子機靈勁,在13歲的時候,因為父親不幸病逝講白離職後追随着母親堅強地成長着,受到父母的熏陶,他也勤奮苦讀,在16歲的那年考取了秀才。

後來的蔣百裡經人推薦,進入到了求是書院學習,在書院學習的過程當中,他也是将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極緻,并且每回考試都是遙遙領先,成為了老師眼中的好苗子,老師希望他能夠繼續深造,并且學院方面也願意出資給他去日本留學。

一開始得知這樣一個好消息,蔣百裡其實是非常欣喜的,但是周圍很多人卻勸借蔣百裡表示你的父親已經不在了,就剩下母親和你兩個人相依為命,如果你在遠走,他像你的母親是不是太可憐了呢?盡管有着這樣的顧慮,蔣百裡的母親還是選擇将孩子送到國外去。

1901年蔣百裡留學日本,并且進入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當時的日本已經從明治維新當中解放出來,很多的新思潮不斷地湧入。在當時的日本由于先進思想的影響,讓很多的學子都瘋狂地汲取着這些知識的養分上班,你也是其中的一員,在日本期間蔣百裡還創辦了自己的期刊讀物質,在宣傳弘揚新思潮,并且還發表了民族主義論,這篇文章用來稱贊三民主義的正确方針。

日本護士嫁給中國将軍,64年沒回娘家,女婿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蔣百裡所創辦的這一個期刊甚至吸引了魯迅的關注,當時的魯迅還把自己的一些作品全部發表在了獎牌裡所創辦的期刊之上,蔣百裡還會時不時地進行文學創作,但是他留學的主要目的卻從來沒有忘記過。

剛到軍校的時候蔣百裡其實非常不适應,加上身子比較虛,根本沒有辦法應付這麼大的訓練量,是以為了能夠追上其他同學的步伐,他總是起早貪黑,既然身體素質不過關,那麼他就拼命地練習體能,就在他埋頭訓練的這段日子裡,不僅大大的提高了自己的身體素養,而且還在學員當中成績領先,學成歸來的蔣百裡滿腔熱血,并且擔任了當時清政府訓練新兵的參謀長。

1912年十袁世凱将蔣百裡推舉為保定軍官學校的校長,其實蔣百裡壓根兒就不知道袁世凱隻不過把它當做一個幌子罷了,他并不是覺得講白了有能力,而是覺得他需要一個人去培養一支軍隊去制衡北洋軍閥的事例二,将百裡這一個喝過洋墨水的人過于最好的人選。

日本護士嫁給中國将軍,64年沒回娘家,女婿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袁世凱

并不知道自己被利用的蔣百裡,十分興奮地接受了袁世凱的邀請,并且保證自己一定會有一番大作為,甚至是在學生面前允諾我來擔任你們的校長,就是希望你們有全新的風氣,并且能夠成為一支訓練有素的心病,如果我沒實作我的承諾,我願意付出代價,同樣的,如果大家在訓練過程中有所懈怠,我也不會輕饒,就是這樣的一張軍令狀,為日後将蔣百裡樹立威嚴起到了很大的鋪墊作用。

沒有太多實踐經驗的講,百裡認為主要依靠理論依據就可以将眼前的這支軍隊訓練為新式軍隊,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一些做法卻招緻了袁世凱就不得憤恨,并且經常給他使絆子,由于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蔣百裡最後提出了辭職,袁世凱這邊則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竟沒有直接同意蔣百裡的辭職,又沒有制止自己部下的行為,而往後的日子當中蔣百裡多次上交了辭職申請,卻都被袁世凱視而不見。

蔣百裡深知自己如今對于袁世凱來說就沒有任何利用價值,隻不過是需要他這樣一個人去維持軍校的紀律罷了,于是他便在全校師生的面前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舉動,他表示自己當初來到這裡信心滿滿,希望能夠建立一支新式的軍隊,如今不但沒有達成目标,而且還弄得烏煙瘴氣,他自覺會對自己的當初的承諾,并且按照當初他自己立下的軍令狀,他要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于是當着所有人的面,他舉起了手槍對這座新房開了一槍,就在大家的驚恐目光當中蔣百裡倒在了血泊之下。

在場的同學都十分震驚,蔣百裡會作出這樣的行為,同時也認為他确實是一條鐵骨铮铮的漢子,大家七手八腳地将他趕緊送到醫院搶救,好在搶救及時,搶百裡沒有性命之憂,而且在設計的時候位置也沒有直接張翰心髒,但是即便脫離了生命危險,蔣百裡還是卧床不起,十分虛弱。

長百裡在師生面前槍斃自己的做法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當時對北洋軍閥有着極大不滿的群衆也開始表現出憤怒的情緒,将近是為了控制住大家的怨氣,于是決定會徹查此案,他表示令會就查出究竟是誰将蔣百裡逼到如此田地。但是袁世凱并沒有太多的作為,他隻是下令徹查,并且向日本駐華使館提出請求,希望能夠由日本的醫療團隊對蔣百裡進行治療,畢竟當時國内的醫療水準相對落後,而日本醫療團隊也欣然接受了,在這當中便有蔣百裡後來的妻子蔣佐梅。

蔣佐梅是一名日本護士,原名叫做佐藤屋登,由于日本的軍醫對蔣百裡進行檢查之後發現他并無大礙,隻是需要靜養,于是将這名護士留在了獎牌麗身邊進行照顧,在後來的半個多月的調查當中,袁世凱并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隻是含糊其辭,表示蔣百裡不過是一時激動熱血方鋼,是以才會有了厭世的想法,這樣的說法顯然不能服衆,然而這也展現了當時北洋軍閥内部的昏庸無能。

日本護士嫁給中國将軍,64年沒回娘家,女婿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蔣佐梅

長白女子何總上看清了北洋軍閥的真正面目,他覺得在這樣的政府統治之下,自己根本沒有辦法發揮出才能,也沒有辦法報效國家寡歡的蔣百裡想到了通過吞服安眠藥自殺的做法,于是他以睡不着為由找醫生開了很多安眠藥,并且将這些安眠藥藏在枕頭底下啊,原本蔣百裡的想法是當安眠藥攢夠一定寄兩支時,就直接一口氣服下,卻不曾想這些安眠藥被佐藤給發現了。

蔣百裡心中的憤懑不得志,但是他表示與其這樣自殺還不如振作起來,報效國家,在多次勸說之後蔣百裡總算聽進去了,他開始選擇放棄自殺的念頭,與照顧自己的佐藤也慢慢熟絡起來做通告訴蔣百裡,真正的勇士應該敢于直面挫折,而不是用死亡去逃避,如果蔣百裡選擇死亡,那麼如何對得起當初國家的栽培?得到了佐藤的安慰,蔣百裡也決心振作起來,甚至是覺得自己之前太過胡鬧。

朝夕相處的日子當中,蔣百裡對于佐藤産生了不一樣的情愫,但是他又羞于表達,害怕佐藤會回絕自己,于是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他希望醫院的醫生能夠幫他代為轉達心意,但是他卻不知道此時的佐藤對自己并沒有想法,而且那個醫生也經常糾纏做成是以蔣百裡上通過醫生傳達愛意的做法并沒有什麼效果。

佐藤回到日本,蔣百裡對于佐藤的思念愈發強烈,于是他總會時不時地給佐藤繼續書信用書信,表達自己對于佐藤的愛慕之情,在書信當中,佐藤也因為蔣百裡信中的情真意切慢慢對他産生了好感,隻不過當時對于兩人來說最大的阻礙莫過于需要跨越國際的海岸線。

除了距離的問題之外,佐藤的家裡為他安排了一門親事,佐湯家在當地也算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家庭,父母希望他能夠嫁給門當戶對的人,以此來增加家族的威望,但是佐藤此刻心中隻有蔣百裡一人,後來佐藤決定和父母進行一場心靈對話将蔣百裡寫給自己的書信全部交給了父母,父母在看到蔣百裡姓中的清真一切之後,得知其實兩人确實是惺惺相惜,也不再勸阻女兒一定要參加到包辦婚姻當中,佐藤的父母同意了長蔣百裡和女兒的戀情,同時也并不介意女兒遠嫁到中國去。

得知佐藤的父母同意了自己和他們女兒的婚事後蔣百裡也是立馬拜托日本的同學将佐藤送的中國1914年長蔣百裡終于再度盼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兩人結婚之後,佐藤将名字改成了蔣佐梅,取的是蔣百裡的姓及自己的名字。在那以後蔣佐梅将自己全部托付給了小白臉,對于蔣佐梅來說,自從離開日本那天起,他就已經不再是一個日本人生在中國的土地之上,想着中國話的他其實已經将自己當做一個中國人來對待。

嫁給蔣百裡後的蔣佐梅其實過得也是十分的溫馨,盡管蔣百裡沒有給蔣總非常不錯的物質生活,但是卻十分的坦誠,他表示自己即便沒有錢,也希望妻子能夠感受到幸福,妻子也表示自己從來不是貪圖蔣百裡的錢财,後來蔣百裡的學生因為參加讨伐蔣介石的活動被抓,而他也受到了牽連,當時蔣總沒得知丈夫被抓後,趕緊帶着女兒一起來到南京看望丈夫,想白裡在獄中郁郁寡歡,若不是講左媒的陪伴,或許他也很難度過這一段陰霾時光,知道九一八事變之後,蔣百裡終于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之下,從監獄當中被保釋了出來。

日本護士嫁給中國将軍,64年沒回娘家,女婿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蔣百裡出來之後,正值全面抗戰的開始,于是她便奔走于抗日救亡運動當中,蔣佐梅雖然是一名日本人,但是他也看不慣日本侵略者的行為,也同丈夫一起加入到抗日活動中去,他不僅參加了抗日救亡婦女救國會,甚至是成為裡面的一員幫助大家治病,療傷,做衣服等等。在日軍進攻上海的時候,他還特地報名加入到了擔架隊當中去救治傷員。

就這樣兩夫妻一起奔走在抗日救亡的前線,但是後來蔣百裡因為過度操勞,不幸突發心髒病逝世,當時的他僅57歲,再蔣百裡逝世之後,重慶的一些知名人士為他舉行了公祭救,連蔣介石都親自調研,當時有人認為是蔣百裡的妻子将他禍害了,但是蔣佐梅去,從來不會有任何說一句的解釋,他認為公道自在人心,再往後的時光當中,他也是盡力地奔走在抗日的前線,1948年時蔣佐梅在丈夫好友的幫助下,将小白裡的靈柩遷到了杭州的南山公墓當中。

後來蔣佐梅去世時,她的女兒也将她蔣百裡合葬,并且在墓碑上留下了蔣佐梅這個名字,對于蔣佐梅來說,她這一生雖然沒有過得轟轟烈烈,但是他卻積極地投身到了抗日救亡圖存運動中,作為一個日本人,她沒有泯滅自己的良知,并且積極地為抗戰事業做貢獻,确實是值得人們學習的大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