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甲小百科——甲癌術後,這些飲食誤差別踩坑

作者:i甲專線

衆所周知,飲食一直是和疾病、康複息息相關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國家自古以來也有“藥補不如食補”、“病從口入”等等俗語、成語來闡述飲食與疾病的相關性。

i甲小百科——甲癌術後,這些飲食誤差別踩坑

而無論是半切還是全切,也無論是手術的前中後期,我們總會從各個管道獲得一些難以分辨對錯的,關于飲食的建議和注意事項。

其中有些真的能幫助到我們,有些則可有可無,還有一些甚至會危害到我們的身體。

今天就跟着小i來看看甲癌術後的那些常見飲食誤區吧。

過時的“食補”觀念

它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一種是不适合目前時代的;另一種是已經在科學發展中被證僞,但是尚未在大家心中形成共識的。

第一種的代表就是對高熱量食物的追求。覺得術後得好好“補一補”,是以給患者補充大量的脂肪、糖分。這個觀點放在過去大家都面黃肌瘦、缺少熱量的年代确實沒有問題,但是在并不會餓着人的現代社會就稍微有點過時了。

如果要說術後的患者真的“缺”什麼,那缺少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的機率是要遠高于缺乏脂肪、碳水的。是以說甲癌術後如果沒有肝腎方面的問題,多補充一些優質蛋白、蔬菜水果才是硬道理。

i甲小百科——甲癌術後,這些飲食誤差別踩坑

第二種的代表就是對“湯”的迷信。無論是肉湯、雞湯還是骨頭湯,湯裡的營養成分都以脂肪、氨基酸為主,患者真正需要的營養物質反而大機率是在炖湯用的固态肉、禽類裡,是以說隻喝湯不吃肉是一個相當錯誤的食補方式。

而且湯也并非一種很“清淡”的菜品,諸如老母雞或者大骨頭湯這一類的湯品,脂肪含量可能比普通的一頓全餐更高哦。

i甲小百科——甲癌術後,這些飲食誤差別踩坑

飄滿油花的雞湯

他不能吃海鮮,我也不能吃

甲癌術後普遍存在對海鮮類食品的盲目恐懼,讓一些沿海城市的甲友相當痛苦。

這種恐懼的病根也有兩個,一個是“發物”,另一個則是“碘”,這兩者在小i之前的文章裡都詳細介紹過,這裡就給個簡單的結論好了。

首先是“發物”。用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發物就是易過敏的食物,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發物。在中醫的觀點裡,發物也是一種需要醫生來辨證論治判斷的,因人而異的東西。

總的來說,它不是民間觀點認為的一律需要避開的東西,而是因人而異的,是以說從發物這個角度來講,術前可以吃海鮮的,術後如果沒有特别醫囑大機率也是能吃的。

i甲小百科——甲癌術後,這些飲食誤差別踩坑

其次是“碘”。我們需要明白兩件事情:

第一,不是所有人在甲癌術後都需要低碘、限碘甚至忌碘飲食,或者說,對于不處于碘131治療前後、治療期或不是醫生特别強調需要限制碘攝入的甲癌術後患者(尤其是全切患者),都不需要太嚴格的限制碘攝入。

第二,不是所有海鮮都是高碘的,比如新鮮的三文魚、鮪魚這些含碘量就不太高,不需要忌碘的情況下适當吃吃也沒啥。

i甲小百科——甲癌術後,這些飲食誤差別踩坑

總的來說,不是别人不能吃海鮮,你就不能吃的。畢竟他不吃海鮮的原因可能是痛風、可能在碘131治療期中、可能是過敏……如果你沒這些影響因素的話,該吃就吃呗。

為單一食物和保健食品“加戲”太多

這裡小i希望甲友們能記住這幾個“知識點”:

第一,再好、再昂貴的單一食物也很難提供全面的營養成分,我們應該采用科學、多樣化、均衡的膳食結構。一天吃一萬根海參帶來的健康收益也不如吃均衡配比、營養全面的三餐。

i甲小百科——甲癌術後,這些飲食誤差別踩坑

第二,保健食品(保健品)是一種适合特定人群食用的,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物”。它甚至不算“補劑”,更不能稱得上“藥品”。它可能能對你的身體機能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但是也不能保證提供全面的營養物質,更不能治病。是以說它是不能替代“日常膳食”、“補劑”和“藥物”的。

綜上,如果要想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健康收益,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就需要包含以下三個重要性依次降低的要素:

①種類多樣、營養豐富均衡的正餐;

②根據我們自身需要,額外補充的适當營養補劑(如鈣劑等);

③在我們承擔範圍内、且适合我們食用的保健食品。

而且,無論如何,都需要謹遵醫囑,按時定量服藥,任何保健品和補劑都無法取代藥物的作用。

i甲小百科——甲癌術後,這些飲食誤差別踩坑

結語

說了這麼多,其實大家回頭想想,“不踩坑”這件事真的是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唯一的要義就是抛開我們之前既定的錯誤觀念,相信科學,做到我們膳食指南裡要求的“會烹會選、認識食物,智慧膳食”。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

互動留言話題

關于甲癌患者的術後飲食,各位甲友還有什麼疑問嗎?可以在下方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