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星觀察 | 後院鐵哥們兒也“反了”美國在拉美逐漸邊緣化

作者:紅星新聞

當地時間6月19日,哥倫比亞選出史上首位左翼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有報道稱,在左翼總統上台後,此前作為美國重要盟友的哥倫比亞“變天”了。

在此之前,阿根廷、秘魯、智利、墨西哥、玻利維亞、洪都拉斯等多個拉美國家皆由左翼或中左翼執政。此外,今年10月,巴西将舉行大選,左翼勞工黨領袖、前總統盧拉有可能“東山再起”。

紅星觀察 | 後院鐵哥們兒也“反了”美國在拉美逐漸邊緣化

↑古斯塔沃·佩特羅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員徐世澄日前在《環球》雜志撰文指出,目前大多數拉美國家外交獨立性增強,不願唯美國馬首是瞻,美拉關系已發生根本性變化。

哥首位左翼總統:

前遊擊隊員擊敗“哥版特朗普”

在19日舉行的哥倫比亞第二輪總統選舉中,左翼競選聯盟“哥倫比亞曆史公約聯盟”候選人古斯塔沃·佩特羅戰勝了被稱作“哥倫比亞特朗普”的商人——魯道夫·埃爾南德斯。

據報道,出生于1960年的佩特羅此前曾是遊擊隊員,參加過哥倫比亞左翼遊擊隊M-19(“4月19日運動”)。1990年遊擊隊解散後,他聯合其他前遊擊隊成員成立新政黨,曾擔任國會參議員、衆議員和波哥大市長等職務。佩特羅的當選激發了數百萬貧窮、掙紮、年輕的哥倫比亞人對“看到新面孔”的渴望。

紅星觀察 | 後院鐵哥們兒也“反了”美國在拉美逐漸邊緣化

↑古斯塔沃·佩特羅向群眾揮手緻意

值得注意的是,佩特羅擁有經濟學碩士學位,而經濟問題也是哥倫比亞現在所需面臨的重大問題。據悉,哥倫比亞貧困人口比例将近40%。受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沖擊,該地區近1200萬人“掉出”中産階級梯隊,提振經濟将是新一屆政府一大難題。

據新華社報道,經濟上,佩特羅強調要讓該國經濟擺脫資源依賴,承諾通過發展旅遊業和綠色能源以及征收财富稅等方式替代目前政府依賴的石油收入;同時表示将向富裕階層額外征稅,平衡财政赤字,保證社會公平,這成為其最有左翼特色的政策。政治上,他強調将以1991年憲法為核心,保證公民權益,重點加強對國内弱勢群體的保護,繼續推動哥國内和平程序。

而現年76歲的埃爾南德斯是一名富商,擁有超過1億美元的财富。他出生于桑坦德省的彼德庫埃斯塔市,并在2016至2019年期間作為市長治理該省首府布卡拉曼加市,而他上司的HG建築公司,也是該省最大的建築公司之一。

有報道稱,之是以稱埃爾南德斯為“哥版特朗普”是因為他的說話方式和“不按常理出牌 ”的風格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例如,埃爾南德斯曾建議合并所有部門,以節省資金。他此前還表示,若自己當選總統,将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态,以應對腐敗問題,這導緻人們擔心他可能會關閉國會或讓市長停職。此外,與特朗普此前熱衷于用社交平台為自己“宣傳”一樣,埃爾南德斯也通過短視訊社交平台獲得了大量支援。

哥首位非裔女性副總統:

“減少不平等”是工作重點

除了曆史性的首位左翼總統,哥倫比亞還迎來了首位非裔女副總統馬爾克斯。

據介紹,馬爾克斯是一名環保活動家,出生在哥倫比亞考卡省的農村,該地區約有80%的貧困人口。據報道,她曾組織反對水電項目的運動,也曾向想要侵占哥倫比亞非裔人口土地用來開金礦的人發起了挑戰,曾在2018年獲得有綠色諾貝爾獎之稱的“戈德曼環境獎”,被稱為“哥倫比亞非裔和邊緣化人口”的代言人,同時也因為自己的環保工作面臨着死亡威脅。

紅星觀察 | 後院鐵哥們兒也“反了”美國在拉美逐漸邊緣化

↑哥倫比亞史上首位非裔女性副總統馬爾克斯

報道稱,馬爾克斯還将上司一個旨在改善女性權利和幫助貧困人口的“平等部門”。一家非政府組織駐拉美地區的負責人桑切斯認為,馬爾克斯将會與此前的副總統不同。桑切斯解釋稱,她(馬爾克斯)是一位來自農村的女性,她有真實的生活體驗,而此前擔任上司人的政治家們并沒有她的生活經驗。據悉,馬爾克斯在16歲時有了一個女兒。為了撫養女兒,她曾上門幫人打掃房屋,也曾在餐廳工作。工作的同時,她還在攻讀法律學位。

桑切斯認為,馬爾克斯可能将負責處理性别不平等問題等。而馬爾克斯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減少不平等”是自己作為該國副總統将要處理的重要事務。據報道,馬爾克斯呼籲哥倫比亞群眾對抗種族主義和性别不平等,并確定窮人的基本權利。報道稱,她為那些受苦的農村選民以及城市地區的年輕人和女性帶去了希望。

美哥關系:

“親密盟友”逐漸出現分歧?

首任左翼總統上台後,除了哥倫比亞國内問題,其與美國的關系也成了關注的重點。有報道指出,在佩特羅上台後,美哥關系也勢必将出現變化。

此前,哥倫比亞一直都是美國的“親密夥伴”。據介紹,從2000年起,美國政府先後曾向哥倫比亞提供25億美元的資金,其中的絕大部分被用于軍事援助和訓練政府軍。時任哥倫比亞總統烏裡韋提出的“痛擊販毒”和“反政府遊擊隊”的主張也受到美國小布什政府的歡迎。小布什當時還稱贊烏裡韋是美國的“真正的朋友”。2003年3月美國發動對伊拉克戰争,哥倫比亞是少數積極支援美國對伊動武的拉美國家。

紅星觀察 | 後院鐵哥們兒也“反了”美國在拉美逐漸邊緣化

↑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右)與哥倫比亞前總統烏裡韋

不過在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突然“翻臉”,大罵這個曾經的盟友,批其反毒不力。作為美國的重要軍事和禁毒盟友,哥倫比亞此前從未被如此點名批評。當時華盛頓拉丁美洲研究所分析師亞當·艾薩克森就表示,特朗普這種表态釋放出一種資訊,即就算你同美國合作多年,隻要你一朝稍微脫離我們的既定戰略,我們就會公開羞辱你。他當時還指出,美國正把美哥關系拉低到20年來的最差水準。

有報道稱,哥倫比亞新政府可能就氣候問題、環保問題、能源轉型等問題與美國政府展開對話,不過報道同時指出,佩特羅與拜登的對話預計十分困難,因為雙方在部分問題上的态度截然相反。據悉,佩特羅支援承認委内瑞拉總統馬杜羅,而美國方面對此表示反對。

紅星觀察 | 後院鐵哥們兒也“反了”美國在拉美逐漸邊緣化

↑2004年12月,哥大毒枭羅德裡格斯被引渡到美國

此外,佩特羅對此前的禁毒政策也頗有微詞,他認為完全鏟除古柯(毒品可卡因的原植物)對減少毒品流入美國毫無作用,并堅稱應該把重點放在作物的替代上。佩特羅還希望修改與美國之間的引渡條約。

據報道,在佩特羅當選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迅速向其表示了祝賀,美國國務院主管西半球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布萊恩也表示,拜登政府與即将成立的哥“左翼政府”将會有“許多共識”。不過威爾遜中心拉丁美洲項目前主任辛西娅則認為,美國未來将會看到自己在拉美的影響力越來越小。

拉美再掀“左翼潮”:

拉美大國拟建進步聯盟 美國逐漸邊緣化

6月上旬美洲峰會在美國舉行時,處境尴尬的拜登政府就被迫認識到,美國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已經逐漸減弱了。在哥倫比亞選出首位左翼總統後,下一個被關注的焦點就是巴西的總統選舉。

據報道,巴西左翼前總統盧拉此前已宣布将會參加于10月舉行的巴西總統選舉。根據民調結果顯示,盧拉暫處于領先位置,很有可能在10月當選總統。報道稱,佩特羅在此前接受采訪時表示,他設想與巴西、智利建立一個進步聯盟。報道指出,如果盧拉獲勝、佩特羅計劃成功,這個聯盟可能成為西半球的一股強大力量,屆時美國可能将會被邊緣化。

另據報道,佩特羅還呼籲“在美洲展開沒有排斥的對話”。在回答關于“墨西哥總統因抗議而拒絕參加美洲峰會”的問題時,佩特羅表示自己不會錯過任何一次參與對話的機會,不過他指出不邀請部分國家參與對話的做法是錯誤的。

紅星新聞記者 黎謹睿

編輯 張尋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紅星觀察 | 後院鐵哥們兒也“反了”美國在拉美逐漸邊緣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