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利時男子在中國給活豬紋身,豬皮賣給香奈兒做皮包,一張賺51萬

作者:柳葉風動

在北京順義小店區,曾有過一個特殊的農場。之是以說它特殊,是因為别的農場養豬是為了屠宰或者給人當寵物,個别農場還可能會開放參觀。

但這個由藝術家威姆·德沃伊在2004年建立的“藝術農場”,卻是養了一群滿身刺青紋身的豬。“給豬紋身”,這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威姆·德沃伊卻大膽地嘗試。

在如今看來,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并使得農場的紋身豬身價暴漲,豬皮也受到各大藝術展、奢侈品牌的歡迎。在他手下,一張豬皮平均可以賣到51萬。

比利時男子在中國給活豬紋身,豬皮賣給香奈兒做皮包,一張賺51萬

不過,,這位來自比利時的藝術家德沃伊卻因為給活豬紋身飽受争議,有的人認為他殘忍,給豬(原本要被屠宰、食用)帶來了許多痛苦;也有的人認為這種藝術行為和藝術作品令人驚歎。

那麼,德沃伊為何選擇給豬紋身?他又是怎樣一位藝術家,能将一張豬皮賣到天價?又為何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創作?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特立獨行的新觀念藝術家

威姆·德沃伊出生于1965年,是比利時著名的新觀念藝術家。他的家鄉是一個比利時弗蘭德,在中世紀時期這裡一度是歐洲最富裕的地區,因而這裡的文化來源多樣,并互相交織、融合。

而且費蘭德地處于歐洲的心髒,是以在曆史上時常遭受炮火的侵襲,進而這裡的人們相對于其它地區多了一些對人性善惡的思考。

比利時男子在中國給活豬紋身,豬皮賣給香奈兒做皮包,一張賺51萬

在這種比較獨特的文化背景下,費蘭德出現了許多另類的藝術家、畫家,威姆·德沃伊無疑是其中的一位。在他小時候,父母經常帶着他來到教堂或者藝術館,當地人對于神像、畫作的崇敬程度給德沃伊留下了不小的印象。

雖然他完全不了解其中的含義,但是他知道這些物品對于人類而言頗為重要。長大以後,德沃伊仍保持着對繪畫、雕塑的熱愛,是以他順理成章地來到當地的藝術學院學習。

畢業開始,德沃伊就從事藝術創作,由于環境和童年對他的影響,德沃伊初期的藝術作品大多以教堂、建築或是其他生活中的大物件。

這聽起來似乎很正常,但是他卻隻利用了這種藝術形象,表達出的卻是與宗教、熱愛生活截然不同的理念,一種無聊、空虛的理念。

比利時男子在中國給活豬紋身,豬皮賣給香奈兒做皮包,一張賺51萬

到了1990年之後,他的作品主題開始向生物的身體靠攏。當然,大部分時候都是人的身體,隻不過通過德沃伊的創作後,這些人體部位變得“令人作嘔”。

比如,他在1999年的《肛門之吻》中,就像名字一樣,作品的内容是肛門的形狀與褶皺。次年,他又用X光照射展示出人體X交的圖檔,不久後,他又以人的消化排洩為主題創作了《排洩腔》系列作品。

簡單而言,就是利用現代機械模拟了人排洩的過程,雖然裝置裡并不是真正的糞便,但還是會讓人感到不适和惡心。

然而,德沃伊以及他的支援者們并不理睬外界的批評,實際上藝術界對于他的作品評價也很高,因為其中表達的藝術觀念和他使用的手法令人驚歎和意想不到。

比利時男子在中國給活豬紋身,豬皮賣給香奈兒做皮包,一張賺51萬

總的來說,除了這些存有争議的作品,德沃伊的另一藝術《豬皮紋身》創作更是引人非議,甚至招來了動物保護主義人士的批評和指責。

給豬紋身,一張豬皮賣51萬

在1990年前後,德沃伊就萌生了給豬紋身的想法,這與他一貫的諷刺“浪費、虛無”主題很是合拍。于是,他立馬就在美國的一家屠宰場買了一些豬皮,并進行刺青紋身。

幾年之後,德沃伊覺得在死物上面創作缺少一種生命的張力,完成的作品很難有視覺沖擊力。是以,他立刻就想到了在活豬身上紋身的主意。

但這在歐美國家是不太現實的想法,特别是在西歐地區,這種類似“虐待動物”的行為是遭到禁止的,雖然人們飼養豬大部分是用來吃肉,這就難免要動刀殺死豬。

比利時男子在中國給活豬紋身,豬皮賣給香奈兒做皮包,一張賺51萬

可是,他們似乎很難接受德沃伊在活豬身上刺青,理由是刺青不是豬的意願,而且會給豬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想必德沃伊也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不大可能征得豬的同意,來讓自己和助手刺青。

于是,他把目光投到了動物(或者說牲畜更為準确)保護政策相對寬松的大陸。2004年,德沃伊來到北京順義地區,他在此地建造了一個特殊的農場,飼養的都是從歐洲進口的白皮豬。

因為它們的皮毛相對更容易刺青着色,每一天,當地的人們都會看到德沃伊和同伴們像保姆一樣照顧這些豬,給它們喂食上好的飼料,還會喂給它們啤酒、雪糕等一些零食。

每到固定時間,它們還會被拉出來,渾身塗上防曬油進行運動健身。這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行為着實讓人摸不到頭腦。當然,這裡的豬也不是白白就能受到如此待遇的。

比利時男子在中國給活豬紋身,豬皮賣給香奈兒做皮包,一張賺51萬

每隔兩周的時間,德沃伊的助手就會用麻醉針将豬麻醉,之後拿出刺青工具,照着德沃伊的設計圖紙在豬的身上紋一些圖案,比如十字架、一對翅膀、火車頭,甚至一些名牌的标志。

當豬醒來後,仍會因為刺青而感到疼痛,是以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裡,德沃伊和助手會盡可能地“補償”它們。在豬自然死亡後,德沃伊會将它們的皮剝下,這樣《豬皮紋身》的作品才算正式完成。

這些豬皮在成為藝術品之後,往往能夠賣出不錯的價格,在順義養殖的兩百多隻豬的豬皮,平均價格可以達到十萬元左右。國際名牌廠商最初,聽說“有人把他們的商标紋在豬身上”時,曾打算上訴來維護自己品牌的權益。

他們的理由是德沃伊再利用這些名牌提高豬的價值,但在經過協商和溝通後,品牌方似乎也了解到了紋身豬背後的商機,于是他們開始高價收購德沃伊的紋身豬皮,香奈兒就曾出價51萬元購買他的一張豬皮。

比利時男子在中國給活豬紋身,豬皮賣給香奈兒做皮包,一張賺51萬

2006 年,一名叫做蒂姆的人受到《紋身豬皮》的啟發,請德沃伊在他的背上進行刺青,兩人還達成了一個頗具“浪漫色彩”的君子協定:

在蒂姆死後,他背後的紋身會連同人皮一同被割下來,經由德國一位收藏家的手,進行每年三次的巡回展覽。不得不說,這又是一次震撼人三觀的藝術創作。

提到在豬身上紋身的價值,德沃伊認為,“從經濟學的角度而言,給豬紋身無疑是‘提升豬的價值’的行為。随着豬逐漸長大,它身上的紋身也會變多。

這與“把小豬養到成年”所帶來的附加價值大同小異,二者都會給養殖它的人帶來一些收益。而紋身豬隻不過是加上了一些藝術在其中,是以價值更高、更抽象罷了。”

比利時男子在中國給活豬紋身,豬皮賣給香奈兒做皮包,一張賺51萬

天才還是瘋子?為何來到中國

威姆·德沃伊憑借着紋身豬和《排洩腔》系列名聲鵲起,但他的表現手法也招來了熱議。對于人們而言,德沃伊無疑是個沖突的存在,藝術與沖突的結合體。

一方面評論家、藝術家對于他的藝術作品的評價極高,另一方面他的藝術理念仍然讓公衆難以了解。德沃伊比較符合公衆對于“瘋狂藝術家”的印象,他熱衷于用作品揭露人性的本質:

浪費時間和欲望,而且是運用一種極為猖狂極端或是精緻細膩的手法來嘲笑、愚弄。僅僅就《紋身豬皮》而言,藝術評論家和他的支援者認為德沃伊的這次創作頗具創意、想法獨特,而且諷刺意味十足。

而另一些人則認為他是殘忍的藝術創作者,紋身豬皮是一種“藝術暴力”,是博眼球的行為。然而,反對德沃伊的人似乎并不為他的說辭而買賬,他們指出德沃伊無疑是在“捏軟柿子”。

比利時男子在中國給活豬紋身,豬皮賣給香奈兒做皮包,一張賺51萬

按照德沃伊的藝術理念,他也可以去在獅子、老虎、豹子身上嘗試紋身,或者是一頭驢身上,但是他隻是在欺辱一隻豬,因為豬不會反抗。

當被問到為何從歐洲來到中國創作時,德沃伊對記者說:“我對中國的印象很好。而我在歐洲根本也完不成《紋身豬皮》這件作品,歐洲有着太多的條條框框,這讓他們思維很僵化。

也難以允許我開辦一個紋身豬的農場,更不會允許我在用來吃肉的豬身上塗塗畫畫。相比之下,中國國近些年正在快速發展,他們已經在科技和基礎設施方面趕超了歐洲。

而且這裡更歡迎人們來開辦企業和投資建廠,當然也允許我這樣的人來做藝術。在我看來,這樣的環境會孕育出一批優秀的藝術家,他們會為自己的國家文化創作,而不是一味地取悅西方的審美和價值觀......

比利時男子在中國給活豬紋身,豬皮賣給香奈兒做皮包,一張賺51萬

威姆·德沃伊至今已經開辦了幾次個人藝術展,也參加了一些機構的藝術展,并将自己的作品搬進了盧浮宮中,這在活着的藝術家中并不常見。

但即便如此,人們對他作品的争議還在繼續。至于他的作品到底是為了諷刺的藝術效果而必須殘忍、暴力、露骨?還是單純因為他的藝術理念不夠正常,并且讓人感到不适?

外人也無法做出公平的評論,畢竟現代藝術已經不再具體,而是越來越抽象,越來越引發争議。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