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作者:佛系的青蛙

曆史上的6月21日

主要事件:

1:688年6月21日——武則天給自己加尊号為“聖母神聖”

2:1870年6月21日——天津教案發生

3:1900年6月21日——清廷向列強宣戰

4:1939年6月21日——日軍對汕頭市進行大規模轟炸

5:1982年6月21日——槍擊裡根總統及其他3人的約翰·欣克利因精神失常,被判無罪

688年6月21日——武則天給自己加尊号為“聖母神聖”

在1334年前的今天,688年6月21日(農曆688年5月18日),武則天給自己加尊号為“聖母神聖”。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 ),即武則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國曆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7歲)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号“武媚” 。唐高宗時封昭儀,永徽六年(655年)在“廢王立武”事件後成為皇後。 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後”,與高宗并稱“二聖”,參預朝政。

唐高宗死後,武則天臨朝稱制,掌握國政。她的侄子武承嗣深知武後有稱帝之野心,于是命人鑿白石為文曰:“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号稱在洛水中發現,獻給武則天,武則天大喜,為石取名為“寶圖”。

武則天便于688年6月21日(唐垂拱四年五月十八日)給自已加尊号為“聖母神聖”。

十二月,武則天親自拜洛受圖,史稱此時“皇帝、皇太子皆從,文武百官、蠻夷酋長,各依方位而立。珍禽奇獸,并列于壇前。文物、儀仗”,被評價為“自有唐已來,未有如此之盛者也”。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稱帝,改國号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笃,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複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複唐朝後,為其上尊号“則天大聖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則天于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其後累谥為“則天順聖皇後”。

曆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1870年6月21日——天津教案發生

在152年前的今天,1870年6月21日(農曆1870年5月23日),天津教案發生。

清同治八年(1869),天津法國傳教士在繁華的三岔河口地區建造教堂,拆除了有名的宗教活動場所崇禧觀和望海樓及附近一帶的民房店鋪,使許多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望海樓教堂建成以後,法國傳教士網羅了一批地痞惡霸、流氓無賴為教徒,為非作歹,欺壓百姓。

1870年6月,法國天主教仁慈堂收容的中國兒童,因發生瘟疫大批死亡,教堂将之葬于河東鹽坨之地,每二三人一棺,屍骸暴露,慘不忍睹,引起群衆憤恨。适天津不斷發生迷拐兒童事件,被捕案犯供稱系受教堂指使,一時民情激憤,輿論大嘩。6月21日天津知縣劉傑同拐犯到望海樓教堂對質,教堂門前聚集的群眾與教徒發生沖突,法國駐津領事豐大業到場向劉傑開槍,打傷其随從,激起了天津群眾極大憤慨,緻使天津全城鼎沸,引發了"火燒望海樓"教案這場大規模的中國群眾自發地反抗帝國主義壓迫的鬥争。

教案發生後,法、英、美、俄、普、比、西7國聯銜向清政府提出"抗議",并調集軍艦至大沽口進行威脅。而清政府事後的對外妥協處理方式也引起很大争議。 清政府對外妥協,對内鎮壓,殺16人,緩刑4人,流放25人,将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革職充軍,派崇厚去法國"謝罪",向各國賠銀50餘萬兩。

曆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1900年6月21日——清廷向列強宣戰

在122年前的今天,1900年6月21日(農曆1900年5月25日),清廷向列強宣戰。

1900年6月20日,德國公使克林德離開東交民巷,前往清政府總理衙門交涉公使撤離之事,在途中恰好遇上端郡王載漪的虎神營官兵巡邏,克林德被清軍擊斃,這就是著名的“克林德事件”。

克林德是在八國聯軍侵華這段曆史中被打死的級别最高的外國人,西方世界認為,享有外交豁免權的克林德被殺,是當年八國聯合出兵中國的直接理由。但事實上,聯軍在事件發生的四天前就已經向清政府發出了最後通牒,三天前就已經攻占了大沽炮台。在克林德被殺的當天下午4點,大批的中國人開始圍攻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這種行為一直持續到八國聯軍進入北京。

21日,慈禧終于接到了裕祿派人送來的奏折,奏折證明了大沽和天津已經開戰的傳聞,這表明八個國家對中國的軍事行動已經開始。

1900年6月21日,慈禧下令頒布《宣戰诏書》,這份诏書實際上是一份對國内釋出的戰争動員令,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宣戰诏書》對交戰對象卻沒有明确交代,而是采用了一個略帶蔑視的詞“彼等”。

由于慈禧意識到列強對其統治的威脅已經遠遠超過了義和團,是以她要借助義和團的力量來抵禦外國入侵。在這種背景下,京津地區的義和團迅速發展,義和團的反洋教運動和抵抗侵略的行動結合了起來,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援。為了不傷害到大多數公使的人身安全,清軍的進攻刻意避開了公使們聚集的英國使館。顯然,慈禧給自己留下了後路。

曆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1939年6月21日——日軍對汕頭市進行大規模轟炸

1939年6月,侵華日軍為加強對中國華南沿岸的封鎖,斷絕大陸與外界的聯系,下達了攻占汕頭市和潮州的指令。 6月21日這一天,侵華日軍共出動飛機44架次,對汕頭市進行了大規模轟炸。日本又以海陸部隊從海上大舉進攻汕頭,敵我雙方在此展開激戰,但因力量懸殊,終緻汕頭淪陷。此後,日軍在汕頭進行了大規模的燒殺活動,犯下滔天罪行。6月21日,後來被定為“汕頭淪陷紀念日”。

日軍侵占潮汕地區後,淪陷區的廣大群眾流離失所,被日軍殺害以及死于饑荒的人不計其數。潮陽海門鎮在淪陷前還是潮汕地區著名的漁港, 1941年3月25日淪陷後,侵略者對海門實行慘絕人寰的血腥統治,他們濫殺無辜,殺人如麻,把海門變成了人間地獄。據統計,海門原有5萬人口,至1945年日寇投降時,整個海門僅剩18000人。如今位于海門蓮花峰下的“萬人冢”便是日軍侵華罪行的一大鐵證。潮汕地區淪陷後,廣大潮汕人民迅速投身于抗日救亡的群衆運動當中,多個抗日救亡團體相繼成立,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他們與侵略者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不懈鬥争。

汕頭市淪為日本法西斯的統治達六年之久。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汕頭群眾才獲得新生。

汕頭市從2002年開始,每年在6月21日進行防空警報試鳴。時長15分鐘,以警示群眾勿忘曆史。

曆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曆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1982年6月21日——槍擊裡根總統及其他3人的約翰·欣克利因精神失常,被判無罪

羅納德·威爾遜·裡根(英文:Ronald Wilson Reagan,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坦皮科城,美國政治家、演員。

1967年至1975年擔任加利福尼亞州州長 。1981年至1989年擔任第40任美國總統 。

1981年3月30日,裡根遭到一名企圖“以刺成名”的刺客的刺殺,一顆子彈僅離裡根心髒3英寸。這名有精神病史的26歲青年叫約翰·辛克利,暗殺裡根的唯一目的竟是為了引起女影星朱迪·福斯特的注意。

辛克利1955年出生在達拉斯一個富裕的商人家庭。1976年,隻有13歲的朱迪·福斯特出演了《計程車司機》一片,獲得了奧斯卡提名。大明星羅伯特·德尼羅在片中飾演一名孤獨自閉的越戰榮民,企圖謀殺總統候選人以引起其暗戀的女子的注意。而辛克利就自比是德尼羅。

1979年10月他還因涉嫌騷擾當時的總統卡特被捕,而1980年11月份裡根當選總統後,他就買了一把手槍準備暗殺裡根。

1981年3月30日,裡根在首都哥倫比亞特區的希爾頓酒店和工會團體代表一起吃午飯并發表講話,在離開酒店時,精神病患約翰·欣克利用一把左輪手槍想刺殺裡根,中彈的除了裡根外還有白宮新聞秘書和保镖等3人,随後該兇手被制服。裡根迅速被送至附近的喬治·華盛頓大學醫院進行緊急手術。1發子彈擊中了裡根的腋下,距離心髒隻有1英寸,裡根幸運地活了下來。

1982年6月21日(農曆1982年5月1日),行刺裡根的刺客因精神失常被判無罪。

曆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羅納德·威爾遜·裡根

曆史上的今天——6月21日

約翰·辛克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