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對爺孫跨越62年的戍邊“接力”

作者:中國軍網

62年前,爺爺馬登開在青海西卡山平叛戰鬥中,舉起兩顆手榴彈沖向敵人,用生命和鮮血打開了通往勝利的道路;

62年後,孫子馬浩宸在面臨畢業配置設定之際,主動遞交戍邊申請書,追随爺爺的腳步,矢志紮根邊疆。

一對爺孫跨越62年的戍邊“接力”

馬登開(左)、馬浩宸(右)

爺爺馬登開,1937年6月出生于陝西省子洲縣一個貧苦家庭。1959年,馬登開光榮入伍。來到部隊的馬登開每天起早摸黑,苦練殺敵本領。

一天晚上,班裡讨論時,馬登開問指導員:”怎樣才算真正的英雄?“指導員想了想,回答道:”黨需要你的時候,毫不猶豫,挺身而出,為祖國為人民舍得付出自己的一切,這才算真正的英雄。“這句話深深印在了馬登開的心上。

1960年7月,馬登開所在的部隊參與西卡山戰鬥。由于叛匪的頑固抵抗,戰況一度陷入膠着狀态,馬登開主動請纓擔負突擊任務。

在離敵陣地約40米處,馬登開趁敵火力間隙前撲反擊,不慎雙腿中彈,鮮血浸透了褲腿。他咬緊牙關暗下決心:“爬也得爬上去,堅決消滅敵人!”

一對爺孫跨越62年的戍邊“接力”

馬登開的革命烈士證明書

負傷爬行近二十米後,馬登開胸部再次中彈。此時,身後的戰友在敵人的火力壓制中接連倒下,馬登開的耳邊又響起指導員的話。他強忍着傷痛,抽出腰間僅剩的2顆手榴彈,用盡最後的力氣拉出導火索沖向敵群。

馬登開的英勇無畏為戰友們赢得了進攻的機會。随伴着沖鋒号的吹響,将士們發起沖鋒,将敵人全部殲滅。

一對爺孫跨越62年的戍邊“接力”

《血染西卡山——記二等功臣馬登凱(開)》

後來,一篇《血染西卡山——記二等功臣馬登凱(開)》的文章講述了馬登開的英雄事迹,在當時引起了巨大反響。

一對爺孫跨越62年的戍邊“接力”

生活中的馬浩宸

從小,馬浩宸就深受爺爺光榮事迹的感染,立志要成為像爺爺一樣優秀的軍人。聯考結束後,馬浩宸毅然選擇報考了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得知被學院錄取後,他的内心激動不已。

然而,現實卻給馬浩宸潑了一盆冷水,軍校嚴格的管理和高強度的訓練讓他一時難以适應。

可每當馬浩宸想要放棄時,他都會想到爺爺的英雄事迹——為了勝利,爺爺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自己怎麼能遇到這麼點困難就輕易放棄?

馬浩宸咬緊牙關提高訓練成績。他給自己定了“三多”原則:訓練比别人多、流汗比别多、吃苦比别人多。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馬浩宸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通過新訓驗收考核。

一對爺孫跨越62年的戍邊“接力”

馬浩宸在進行據槍訓練

大學四年,馬浩宸曆任副班長、班長、排長,綜合排名位居專業前5%,先後榮獲“體能尖兵”“學習之星”等榮譽。

進入大四後,面臨畢業配置設定的重要人生選擇,馬浩宸和家裡表露出想要戍邊的意願,并早早寫好了戍邊申請。

在經曆了鄭州校區一年的“加鋼淬火”後,馬浩宸更加堅定了繼承爺爺革命意志,接過衛國戍邊“接力棒”的想法。當他向黨組織遞交戍邊申請的那一刻, 他覺得自己離成為像爺爺那樣優秀的軍人“又近了一步”。

一對爺孫跨越62年的戍邊“接力”

馬浩宸(左一)在進行專業訓練

“我想要踏着爺爺的足迹,在邊疆建功立業,追尋我心中的詩和遠方。”馬浩宸在戍邊申請書裡這樣寫道。

在馬浩宸所在的學員隊,有一塊名為“給祖國的請戰書”的展闆,上面張貼着該學員隊曆屆優秀戍邊學員的戍邊申請書和個人履歷。這些優秀戍邊學長的事迹,感染着每一名學員。

一對爺孫跨越62年的戍邊“接力”

“給祖國的請戰書”展闆

在隊幹部的教育引導下,該學員隊數十名學習訓練突出、綜合排名靠前的學員主動申請到艱苦邊遠地區服役,用實際行動诠釋了青春不隻有詩和遠方,更有家國與邊疆。

一對爺孫跨越62年的戍邊“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