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1934年,蔣介石帶領國民黨軍隊多次對中央蘇區進行圍剿,但是均以失敗告終。惱羞成怒的蔣介石在10月份召集了諸多部隊司令,在廬山牯嶺召開了軍事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他們制定了所謂的“鐵桶合圍”計劃,企圖利用兵力優勢再次進行一場大型的圍剿行動。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圖:項與年

然而這份計劃還沒有來得及公布,便被我黨的地下情報員項與年擷取。一旦這個“鐵通合圍”計劃傳遞到國民黨軍隊之中,那麼目前的形勢将會對我黨十分不利。項與年得知這一情報之後,立刻向江西瑞金趕去。

為了躲過國民黨官兵的搜查,項與年不得不選擇那些偏僻的小路,一路上穿山越嶺,晝夜不停。可是越靠近瑞金,國民黨的搜查就越來越嚴格,為了不暴露,項與年用石頭砸掉了自己的4顆門牙。

随後他又經過一番喬裝打扮,再加上這幾天的晝夜奔波,項與年再次出現在道路的關卡的時候,已經是一幅落魄叫花子的形象了。就這樣,他躲過了國民黨的層層搜查,最終成功将這份情報交給了周恩來的手中。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圖:毛澤東

最終在國民黨的“鐵桶圍剿”包圍圈合攏之前,8.6萬中央紅軍奇迹般地跳出來敵軍的層層封鎖線,開始了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裡長征。當衆人都以為項與年立了大功的時候,項與年卻搖了搖頭,說:“要謝還是要謝另一個人,是他把這份情報交給我的,他才是真正的大功臣。”

更令人意外的是,項與年所說的大功臣竟然是國民黨内部的一名少将。而新中國成立之後,毛主席更是特地叮囑:“這個人是我們黨的老朋友,一定找到他!”

那麼,這位國民黨少将究竟是誰?他為何會向紅軍傳遞情報?主席為何要特地叮囑找到他呢?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圖:莫雄

其實項與年口中的這位國民黨少将正是莫雄。1907年,這位少年英雄選擇跟随孫先生的腳步,投身了革命的浪潮之中,在廣州加入了同盟會。随後,莫雄奉命帶領部隊打入了廣東新軍部隊,做好了随時策應革命黨武裝起義的準備。

在革命過程中,莫雄展現了他卓越的膽識和優秀的上司能力。武昌起義之後,他在廣東北伐軍中先後擔任排長、連長等職務,直到北伐期間,莫雄已經升任至第四獨立旅的中校營長。

也正是在北伐期間,莫雄認識了蔣介石,并且還救了他一命。當時,蔣介石也在粵軍,主要負責在大學營的留守工作。他原本以為呆在大學營就很安全了,不用和吳佩孚軍隊打仗。結果他卻沒想到,桂林附近的“土匪”竟然不按常理出牌,帶了上萬人包圍了大學營。

蔣介石看到自己被困在了城中,插翅難逃,他慌忙給第四獨立旅發電報求助。莫雄收到電報後,帶領了兩個營的兵力匆忙趕來,經過了一番激烈的戰鬥,最終将蔣介石救了出來。就這樣,莫雄和蔣介石結下了非同一般的交情。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圖:蔣介石

1922年6月,陳炯明擁兵叛變,得知此事之後,莫雄十分憤慨,他迅速做出反應,成功控制了2個粵軍團,同時聯合駐守在桂東的滇、桂等共9個旅的兵力,共同組成了“西路讨賊軍”,一舉将陳炯明等叛軍趕出了廣州城。

而這次平叛,也為孫中山在廣州建立革命政權立下了不小的功勞。再加上莫雄早早地參加了革命,在黃花崗起義、護國讨伐袁世凱、讨伐陳炯明、北伐戰争等諸多革命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孫中山先生對他十分賞識,接連将他提拔為少将旅長。

那一年,莫雄才隻有31歲,年紀輕輕便擁有了少将軍銜,他的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而莫雄也始終懷着滿腔的熱血,緊緊追随着孫先生的腳步,積極投身革命浪潮之中。

然而世事難料,莫雄的革命道路在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之後,逐漸走上了分岔路口。伴随着孫先生的逝世,國民黨内部逐漸分崩離析,蔣介石為了掌握政權,開始蠢蠢欲動,企圖發動反革命政變。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圖:孫中山先生

為了奪取軍權,蔣介石對多位粵軍将領痛下殺手,還軟禁了許崇智。面對在北伐戰争中對自己有救命之恩的莫雄,蔣介石也沒有手軟。表面上,蔣介石告訴莫雄,希望他能夠帶兵去收繳粵軍楊錦龍、梁士峰的武裝勢力。

等到莫雄完成任務之後,蔣介石卻過河拆橋,污蔑莫雄所帶領的第十一師是“反革命部隊”,還指揮黃埔軍将他們包圍起來。在這種形勢下,蔣介石“堂而皇之”地剝奪了莫雄的軍權。

面對黃埔軍的包圍和污蔑,莫雄總算是看透了蔣介石的小人面孔,隻能被迫離開軍隊。在上海賦閑在家的時候,莫雄遇到了自己的舊部劉啞佛。早在粵軍第十一師的時候,莫雄擔任師長,身邊的政治部主任正是劉啞佛。如今闊别多年,早已時過境遷,自己已經不是手握重兵的師長了,仕途和政途都接連遭遇挫敗,再見到舊部,莫雄心中感慨良多。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而此時的劉啞佛已經是一位中共黨員了。他深知莫雄此刻心中的愁苦和憤慨,為了開導他,劉啞佛向他介紹了中國共産黨的革命道路和政治綱領,希望莫雄能夠重新振作起來。

在劉啞佛的介紹下,莫雄結識了一大批優秀的共産黨員,比如項與年、嚴希純等人。回憶起那段時光,莫雄說:“他們向我介紹了俄國的十月革命,介紹了在列甯和斯大林等人的上司下,蘇維埃政權最終打敗了十四國聯軍的侵略。”

這些學習經曆,讓莫雄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對革命的信心。他的思想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動提出要加入中國共産黨。在當時的國内形勢下,像莫雄這樣樂于助人、有強烈正義感,又剛好在國民黨軍政界擁有許多關系的人正是我黨所需要的人才。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圖:李克農

但是當時在上海地下黨的上司人李克農,得知莫雄的入黨申請之後,并沒有立刻點頭同意,而是慎重地回複他:

“得知莫先生請求加入共産黨,我們是十分歡迎的。但是您是革命的老前輩了,在國民黨中資曆老、關系廣,組織上經研究認為,為了友善日後的工作,莫先生還是暫時不參加共産黨為宜。日後如果有對黨有利的事情,希望能夠予以幫助,能做到這樣,我們就很滿意了。”

聽到李克農的回複,莫雄也明白了黨中央的良苦用心,他點頭同意了組織上的安排,最終以一個特殊的身份留在了國民黨之中。在自己的職權範圍之内,一直暗中幫助共産黨和革命事業。

1934年初,蔣介石多次圍剿蘇區卻均以失敗告終,心中正十分郁悶。他的親信楊永泰想起曾經的同盟會成員莫雄,在帶兵打仗上可是很有一套的。可是當時讓莫雄離開軍隊的罪魁禍首正是蔣介石,如今需要人家了,要怎麼做呢?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圖:楊永泰

剛好當時楊永泰來到了南昌,偶遇了正賦閑在家的莫雄。楊永泰十分高興,熱情款待了他,并積極遊說,希望莫雄能夠重新回到江西司令部。幾天後,楊永泰帶來了兩張委任狀,分别是委任莫雄為江西德安贛北第四區的行政督察專員、保安司令部司令。

同時,楊永泰為了表示誠意和信任,說到:“莫雄,我們非常希望你能擔任司令部司令,以後組建司令部的其他人員可以由你自己招收和任命。”

拿到委任狀之後,莫雄立刻來到了上海,找到了項與年、劉啞佛等人。他把委任狀扔在桌子上,直截了當地說:“蔣介石讓我去擔任什麼剿共保安司令部的司令員,我偏要用他的拳頭打他自己的嘴角!希望組織上能夠派來一些共産黨員同志,我當司令員,把你們安排到司令部,咱們一起幹!”

看到莫雄的這一番言論和行為,組織上也十分信任莫雄,随即派出了項與年、盧志英、劉啞佛等地下黨骨幹來到莫雄身邊,在上海中共地下黨的幫助下,贛北地區的保安司令部和第四區行署逐漸成立起來。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圖:盧志英

為了更好地掩護行動,紅軍部隊還和莫雄的部隊進行了幾場“激烈的戰鬥”,營造了一種倉皇敗退的假象。蔣介石聽到莫雄所在的第四區“捷報頻傳”,心中十分高興,越來越重視莫雄了。

在外人看來,莫雄上任之後,這裡的工農紅軍政權都被“摧毀”了。而實際上,利用這幾次戰鬥,莫雄的保安部隊給紅軍部隊運送了大批量的武器彈藥和軍備物資,還掩護了當地的革命政權有條不紊地轉移到地下。

1934年10月初,我黨再次大敗了蔣介石親自指揮的第四次圍剿行動。接二連三的行動失敗,讓蔣介石惱羞成怒。他在廬山牯嶺親自主持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參加會議的大多是江西、河南、湖南、湖北等地的省主席和部隊司令員。

很顯然,這次會議的級别很高,并不是莫雄能夠觸及到的。但是由于前幾次的“捷報頻傳”,使蔣介石十分器重莫雄,破格邀請了他參加這次會議。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國民黨計劃集結150萬的兵力,對以瑞金、會昌等地為中心的中央蘇區進行合圍,企圖以重兵包圍、步步設防的手段,每5公裡設一道碉堡線,每向前推進1華裡,就布上一重鐵絲網,逐漸縮小包圍圈,将紅軍“消滅殆盡”。

這份軍事計劃無論是周密程度,還是軍備力量都與前幾次圍剿不是一個量級的。僅僅是分發給每個參會人員的檔案都有一二公斤重,大部分的檔案都被打上了“機密”的藍色字樣。臨近會議結束時,蔣介石十分高興地拍着桌子說:“現在已經勝券在握,希望各方負責人都能夠積極執行會議的決策,成敗在此一舉了!”

參加會議的莫雄早已是滿身冷汗,如果真的按照這份計劃的推進,那中央紅軍的處境必然十分艱難了。散會之後,他急匆匆地回到住處,把劉啞佛、盧志英和項與年全部叫到屋内。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莫雄把會議上蔣介石的話全部和盤托出,随後他毫不猶豫地把會議上分發的檔案全部交給了他們,聲音顫抖地說:“這是蔣介石的‘鐵桶計劃’的全部檔案,他十分重視這次行動,我能幫你們的就隻有這些了,你們隻管盡快把情報送出去,這裡天大的事情,由我來承擔就行!”

三位共産黨人看着手中的機密檔案,十分感動,盧志英緊緊地握住莫雄的手,說:“莫大哥,您的這份情報十分重要,我們代表黨謝謝您!”最後曆經千辛萬苦,這份關系到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情報,被項與年及時地送到了周恩來的手中。

10月21日,在蔣介石的廬山牯嶺會議召開不到一周的時間,在黨中央的上司下,8.6萬中央紅軍成功趕在敵軍“鐵桶圍剿”的合圍之前,成功撤出了江西根據地,踏上了兩萬五千裡的漫漫征途。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如果沒有這份及時的情報,面對國民黨軍隊的百萬大軍,紅軍也許會産生更大的損失。但是所幸我們有莫雄,有項與年,有千千萬萬個在隐蔽戰線上默默付出的中共黨員。在紅軍突破敵人層層封鎖的途中,毛主席十分感慨地說:“我們搞情報的同志是立了功的。”

新中國成立之後,廣州等地也獲得了解放,葉劍英受命南下。而我們黨也始終沒有忘記這些曾經患難與共的老朋友。毛主席特地找到葉劍英,親自囑咐說:“莫雄是我們的老朋友了,你一定要找到他啊,一定要給他安排個工作!”

1956年國慶,在黨和國家的邀請下,莫雄還趕到了北京參加國慶典禮活動,毛主席對他進行了一番親切的慰問。随後,李克農還在王府井帥府園裡專門為他設宴,葉劍英也多次稱贊了莫雄當年的這一功勞。

1934年國軍少将救下8.6萬紅軍,建國後毛主席叮囑:一定要找到他

圖:晚年莫雄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莫雄先生先後擔任了廣東省政府參事室的副主任、省政府副主席等職位。1980年,莫雄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