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史:李隆基為什麼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李隆基發動政變時,對上官婉兒并沒有必殺之心。但是,當他看見上官婉兒呈上來的東西,當場下了絕殺令。上官婉兒死後,李隆基又派人收集她的作品,編輯成冊,予以流傳。

唐史:李隆基為什麼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的一生,絕對稱得上跌宕起伏。武則天時期,她從罪臣之女,一躍成為最受寵愛的才女,權勢滔天,被稱為“巾帼宰相”。武則天死後,她被唐中宗納入後宮,先封婕妤,後封昭容,掌管诰命,是受盡寵愛的妃子。李隆基發動政變時,因為出色的政治敏感度,上官婉兒早早和太平公主站在一起,扶持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可以說,李隆基的指令下得格外突兀,連他身邊的大臣都覺得不可理喻。

不過,站在李隆基的角度來看,上官婉兒非死不可,即便他本人非常欣賞她的才華,甚至在她死後,還專門派人将她的作品收集起來,編輯成冊。

那麼,上官婉兒到底做了什麼事,讓李隆基非殺她不可呢?

要解釋這件事,首先要講講上官婉兒這個人。上官婉兒出身名門,按照她自己的說法,她是漢武帝托孤大臣上官桀後裔。(根據史書上的說法,上官桀因為謀反,早就被漢昭帝滅了族。)

但上官婉兒确實是名門之後,她的高祖父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是隋朝江都宮副監,祖父上官儀是宰相,父親上官庭芝是大都督。

唐史:李隆基為什麼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隻可惜,唐高宗李治想要廢武則天,召集了一幫大臣起草诏書,其中就有她的祖父上官儀。此事,被武則天得知後,李治抱頭痛哭,說都是那幫老臣的主意,于是乎,武則天就把上官儀被滿門抄斬。當時,上官婉兒還不滿周歲,武則天網開一面,讓她跟着母親一起到了掖庭宮為奴。自此以後,上官婉兒就從名門閨秀,變成了一介奴仆。

好在,上官婉兒的母親鄭夫人,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女子。

她沒有哀怨命運不公,而是盡力撫養女兒,每年教她讀書寫字,研習詩詞。等上官婉兒到了14歲時,她已經精通詩詞歌賦,成為了宮中有名的才女。武則天聽說後,便特地招上官婉兒入宮,讓她寫詩。當時,武則天想要當女皇帝,正求賢若渴,上官婉兒的确才華橫溢。

武則天非常高興,直接免了她的奴婢身份,将她立為唐高宗的“才人”,專門在宮中負責寫诏書。

唐史:李隆基為什麼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當然了,李治當時已經重病不起,是以上官婉兒的“才人”,也隻是挂名。上官婉兒的确是能人,陪伴在誅殺自己全族的武則天身邊,進退有度,忠心耿耿,很快就成了武則天最得力的助手。漸漸地,武則天開始離不開上官婉兒了,大小政務都交給她來寫诏書,一時之間,她權傾朝野,被人們稱為“巾帼宰相”。

武則天對上官婉兒有多信任呢?根據《控鶴府秘史》記載,上官婉兒曾和武則天的男寵有過一腿,後來被武則天發現,抓了個正着。兩人吓得跪在地上磕頭,而武則天怒發沖冠,直接拔劍刺向了上官婉兒的額頭,但隻是刺破了一個小口。此後,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後來,上官婉兒為了遮掩額頭的疤痕,在傷口處刺了一朵紅梅,于是乎,紅梅妝盛行,竟然成了唐朝妝容的一個代表。晚年的武則天,漸漸昏庸起來,而上官婉兒很快給自己找好了靠山——皇太子李顯。李顯繼位後,上官婉兒被封為婕妤,後來被封為昭容,依然能幫着李顯寫诏書,是非常受寵的妃子。

唐史:李隆基為什麼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李顯對上官婉兒是真的好,後來,上官婉兒幾乎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想要誰當丞相,誰就可以當丞相。不僅如此,她的母親鄭夫人和其他親眷,都過着非常優渥的生活,而且大肆收受賄賂,賣官賣爵位,幾乎什麼都幹。

此外,因為上官婉兒才華橫溢,唐中宗經常組織各種詩會,專門為了讨上官婉兒的喜歡。當然,客觀上講,上官婉兒的這些舉措,确實推動了大唐文壇的發展。

唐史:李隆基為什麼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上官婉兒是個非常聰慧的女子,也擁有絕佳的政治敏感度,同時,她也非常懂得人心。

而且,因為李顯對上官婉兒的過分寵愛,上官婉兒的權勢幾乎沒有受到限制。隻可惜,李顯實在活得太短了一些。公元710年,55歲的李顯突然病逝。這一次,上官婉兒同樣表現出絕佳的敏感度,早早做了準備。她和太平公主一起,幫着她對付當時的皇後,還一起僞造了遺诏。

唐史:李隆基為什麼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按照皇後的意思,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但是上官婉兒想着,把李旦加了進去,而這是太平公主的意思。當然,這份遺诏遭到了皇後的反對,自此沒了消息。不過,在上官婉兒心中,這份遺诏至少能證明,她和李唐王朝是一心的。

李隆基發動政變後,鏟除了皇後黨羽,并稱是皇後毒死的先帝。此後,李隆基在皇宮中一路沖殺,皇後被斬首,上官婉兒的住所也被包圍。危難之中,上官婉兒并沒有害怕,相反,她換上了最豔麗的衣服,把遺诏遞給了軍隊的頭頭,并讓他轉交李隆基。

或許,上官婉兒是絕望之中的最後一搏,又或者是她自信過了頭。但是,上官婉兒沒想到,看到遺诏後的李隆基,二話不說,直接下令将上官婉兒斬首示衆,并當中宣稱她有三大罪行:品行不端、迷惑皇帝、穢亂後宮。被處死時,上官婉兒才46歲,但她已經經曆了尋常人的好幾輩子。

唐史:李隆基為什麼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野史上說,李隆基殺上官婉兒,是因為她是他的第一個女人,是啟蒙老師,但是,後來上官婉兒和多人在一起,李隆基因愛生恨,最終痛下殺手。當然,野史是不可信的。雖然上官婉兒在男女之事上,确實不太講究。但是,李隆基應該也不在乎戴綠帽,畢竟楊貴妃曾經是他兒媳婦。

李隆基對上官婉兒,應該是欣賞多于厭惡,也正因為如此,在處死上官婉兒以後,他還派人收集了她的詩詞,彙編成冊,予以流傳。上官婉兒是真的才華橫溢,《全唐詩》裡有32首都是她寫的。

那麼,李隆基為何見了诏書就要殺掉上官婉兒呢?

我認為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李隆基本人有野心,而恰好上官婉兒擋了路。在政變之際,太平公主的勢力要遠超李隆基的,但是李隆基并不是一個甘當傀儡的人,是以,他肯定早有主意要對付太平公主。而上官婉兒的投誠,投的不是李隆基,而是太平公主。

原本,李隆基可能不算殺掉上官婉兒,但是,當上官婉兒把絕妙的機會送到眼前時,他也就順手殺了,免得養虎為患。後來,太平公主也被李隆基抄了家。

第二,上官婉兒過分自信。

上官婉兒可能太自信了,是以在政變時,選擇大大方方開門,而不是偷偷溜去太平公主處。事實上,在她死後,太平公主格外傷心,自此恨上了李隆基,甚至多次想要把李隆基從太子之位上拉下來。當時,隻要上官婉兒稍微謹慎一點,和太平公主待在一起,恐怕也能免于一死。

唐史:李隆基為什麼執意殺掉了上官婉兒?

第三,李隆基這是殺雞儆猴。

在李隆基之前,唐朝的江山其實都有女人的身影,尤其是在武則天專權以後。但是李隆基是有野心的,他早就想要結束這樣的局面,而恰好,上官婉兒的權勢很大,于是乎,李隆基一定要殺掉上官婉兒,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決心。為了殺上官婉兒,李隆基連自己老爹的求情都可以不管,隻因他有更大的圖謀。

第四,上官婉兒左右逢源,具有威脅性。

還是那句話,李隆基殺不殺上官婉兒,真的隻在他的一念之間。上官婉兒很有才華,的确值得欣賞,但是同樣的,她左右逢源,沒有一定忠誠的人,三次易主,對于李隆基而言,這就是個未來隐患。與其養虎為患,不如先下手為強。

當然,我們也不能渴求上官婉兒忠誠,畢竟,從小被抄家滅族的人,靠着身邊人的寵信慢慢長大,自然學不會什麼叫做信仰。活着,就是她的信仰。利益,就是她的立場。這是上官婉兒的悲劇,但也是她成長環境所造成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