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作者:長興警方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網絡那端的“高富帥”“白富美”

對你一見傾心

異常熱情

甜言蜜語的背後

是觸手可及的愛情

還是騙子精心設下的詐騙陷阱呢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近日

長興縣警察局泗安派出所

成功破獲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在網上騙了兩個女人的錢,我來自首。”6月15日下午,一名年輕小夥走進了長興縣警察局泗安派出所投案自首。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民警仔細詢問後得知,這名小夥姓王,在去年3、4月份,王某通過某網絡平台認識了“丫頭”,一來二去,兩人聊得火熱,逐漸發展成為了“男女朋友”。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為了博取“丫頭”的信任,王某把自己塑造成為了一個做民宿、做工程的老闆,且投資項目衆多,動辄幾百萬。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期間,王某以“生意資金鍊斷裂”“資金短缺”“應酬吃飯”“外面的債務追不回來了”等為借口多次向“丫頭”借錢,從幾千到上萬,一時上頭的“丫頭”還不惜為他借起了網貸。一年來,“丫頭”前前後後為他轉賬共計11萬餘元。為了穩住“丫頭”,王某承諾會還錢,會買貴重的禮物給她,但是就是遲遲不落實到實際行動上。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因負債十一萬餘元,不堪重負的“丫頭”開始向王某讨要錢款,王某卻一推再推,更是以投資的項目暫時沒拿到錢等為借口搪塞過去。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然而“丫頭”深情錯付,王某不是“白馬王子”,而是一位“海王”。經查,王某于2021年8月在某網絡平台認識了一位網友“小易”,聊了一個月後,二人便确立了男女朋友關系,以同樣的理由向“小易”多次借錢,前後共計10萬餘元。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本以為可以繼續瞞天過海,但紙包不住火,眼看着錢還不上,事情就要敗露,王某來到長興縣警察局泗安派出所投案自首,于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據王某交代,從“丫頭”“小易”二人處所騙來的20餘萬元已用于個人揮霍。目前,涉嫌詐騙的王某已被長興警方依法處以取保候審,案件還在進一步辦理中。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王某所用的詐騙手段,正是網絡上常見的“引流投資詐騙”。騙子往往會在常用的聊天軟體上尋找目标。一旦交上了"朋友",就轉向一些小衆軟體,假借戀愛交友之名,編造理由借錢,或者引導受害人到一些看似高大上的網絡平台上進行投資、兼職刷單。如不細心甄别,很容易掉入陷阱,甚至遭受巨大的資金損失。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類似的詐騙案件

以投資為幌子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6月16日晚,長興縣警察局接到吳女士報警:吳女士在5月份通過微信認識了一位所謂的新加坡某網際網路公司的員工。通過一段之間的熟悉和聊天後,開始教唆吳女士進行所謂網絡投資。吳女士在對方指導下,安裝了某小衆聊天軟體,并登入對方推薦的網站上學習“投資”貴金屬。對方對吳女士一直十分關心,還主動提出幫她在平台上充值。而所謂的投資,就是在網站上對 “國際金價”選擇漲或者是跌。自6月份以來,興緻勃勃的王女士在對方鼓勵下,先後向指定的賬戶轉賬了九筆資金。除了初期還能提現回來一萬多元,累計轉賬出去79萬元血本無歸。

警方提示:

詐騙案件持續多發,詐騙手段不斷翻新。網絡交友需要慎之又慎,謹慎使用境外小衆聊天軟體,更不要輕信對方編造的各種花言巧語及“投資”前景,時刻繃緊防詐心弦,不向任何陌生賬戶轉賬彙款!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你以為的“白馬王子”,其實是“海王”

本文由“長興公安融媒體中心”龍采飛揚戰隊出品

稽核:陳彥君&李熙民 編輯:梅丹

2022年6月17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