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6年毛主席逝世,遺體安放在水晶棺,能抗八級地震至今無人複制

毛主席的水晶棺能抗八級地震,純度更是高達99.999%,到現在還沒有人複制出第二個。那毛主席的水晶棺有多難制造,這其中有什麼秘密呢?

1976年毛主席逝世,遺體安放在水晶棺,能抗八級地震至今無人複制

1976年9月9日,一代偉大領袖毛主席在北京中南海逝世。當消息随着廣播傳遍全國時,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他們無法想象那個帶領着全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偉人,竟然真的離開了我們。

等大家回過神來,不管是男女老少都沉浸于無盡的悲痛之中。霎時間,所有國人肅立火車鳴笛,鮮紅的國旗全部緩緩降落,下半旗緻哀。聯合國也為之動容降下半旗以表哀悼。

此時中南海的各位上司人都在緊急處理毛主席的身後事。可在一個問題上犯了難,究竟是遵從毛主席遺願火葬呢,還是對毛主席遺體進行永久保護呢。

1976年毛主席逝世,遺體安放在水晶棺,能抗八級地震至今無人複制

早在建國之初,毛主席就在火葬倡議書上簽下 了自己的名字,也就是表示死後将實行火葬,有次毛主席還打趣地說:“以往我比較喜歡吃魚,我逝世後留下的骨灰,就灑在長江裡喂魚吧”。是否該遵從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意願呢?

可是所有人都提出了要把毛主席的遺體永遠儲存下來,因為他是一個時代的象征,更是一代偉大領袖。儲存遺體就是為了後世能一直瞻仰以供紀念。列甯即是如此。

經過徹底的讨論,最終中共中央決定讓毛主席的遺體永遠儲存,同時還提出了三個要求,一是遺體的防腐工作要做好,二則是制造一副水晶棺,最後就是建造一所毛主席紀念堂。讓中國人民都能瞻仰主席。

1976年毛主席逝世,遺體安放在水晶棺,能抗八級地震至今無人複制

說起來,遺體的防腐工作就比較容易,因為大陸之是以能擁有五千多年的曆史,說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偉大的,也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數了智慧的結晶。

比如1972年發現 馬王堆漢墓古屍,這具屍體已經死亡了兩千多年,可她的身體不但不腐爛,而且保護得非常好,每個紋路都儲存在逝世的那一刻。那時的人民都能做到如此,更何況如今,要儲存毛主席的遺體也不是件難事。

但存放毛主席遺體的水晶棺,就不那麼容易了,它既要能展現毛主席的遺容,也更要能好好地保護遺體。是以他對密封性和隔熱性都有一定的要求。那麼,這水晶棺到底是如何做出來的?

1976年9月,上海市新滬玻璃廠接到了一項絕密的緊急任務。那就是為毛主席打造一幅上好的水晶棺。雖然毛主席逝世對人民來說是個沉重的打擊,但勞工還是積極的從悲痛之中脫離出來,幹勁十足的連夜讨論制作水晶棺的方案。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就已經被難住了,因為用水晶棺作為存放遺體的先例是沒有的,是以說專家沒有書籍技術方法可以借鑒。是以就得專家們自己去摸索。幸好在1925年時,革命家孫中山先生逝世前,蘇聯方面贈予了我們一個水晶棺放在了香山公園。

這才給了專家們一定的借鑒經驗。可惜的是這具水晶棺的技術與他們想象的差距實在太大了,最終隻能放棄這具水晶棺尋找别的出路。因為當時蘇聯有過水晶棺的案例,本來想找他們取取經,但是人家卻以水晶棺為國家絕密資料而拒絕了。

1976年毛主席逝世,遺體安放在水晶棺,能抗八級地震至今無人複制

這下隻能靠自己發揮了。最終專家确定下來,水晶棺的造型要以正梯形為主,長為2.4米寬為1米。因為毛主席的身材本來就高大,這樣做能留出一部分空間展現莊重大方。

其次水晶棺的材質問題也要用最好的,不能有氣泡不能有雜質,其中的含矽量也就是純度必須達到99.999%,這對于當時的技術和勞工來說,簡直比登天還難。

1976年毛主席逝世,遺體安放在水晶棺,能抗八級地震至今無人複制

但隻要是為了毛主席,所有人都願意堅持下去提煉出最好的水晶。在經過多種試驗,他們發現江蘇的一種東海水晶,能達到要求。

于是當地人民開始扛起鐵鍬鋤頭,為毛主席的水晶棺貢獻一份力量。接下來終于可以開始水晶棺的制造了。時間轉瞬即逝很快迎來春節,但是新滬玻璃廠的勞工并沒有休息,他們還在想如何制造出滿意的水晶棺。

毛主席的水晶棺你見過嗎?不僅純度達到了99.99%,還能抗八級地震。專家們有了新方案後,把原材料從二氧化矽換位四氯化矽,将其燒紙提純到99.99%的小石英玻璃,然後把這些小塊的全部熔接到一起,變成了一個大塊的水晶闆。

1976年毛主席逝世,遺體安放在水晶棺,能抗八級地震至今無人複制

到了這一步成功後還得用飛機運到北京,看看是否符合标準。經過檢測驗收,他們所生産的品質完全合格。

于是乎勞工們加班加點地趕出剩下的水晶大闆,他們所作出的犧牲不小,因為水晶的熔點是超過1800℃的,他們就需要穿着防護面罩在融化的一瞬間完成熔接,工作服烤焦是常有的事。但是沒有一個人叫苦。

終于在1976年6月份趕出了六塊完美無瑕的水晶闆。現下都了最後時刻,水晶棺需要鍍膜,解決反影折射的問題。這樣能最大程度上看到毛主席的尊容。

所有專家再次聚集讨論,兩個方案擺在他們面前,化學鍍膜和真空鍍膜。經過所有人的深思熟慮,大家一緻認為用真空鍍膜,沒有機器就造機器,沒有技術就學習。在萬千人的努力下,一個完美無瑕的水晶棺終于誕生了。那一刻專家和勞工們的努力沒有白費,毛主席的遺體也有了安放之處。

1976年毛主席逝世,遺體安放在水晶棺,能抗八級地震至今無人複制

1977年8月18日,水晶棺被轉運到毛主席紀念堂。9月9日這天,是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也是毛主席紀念堂正式開放的日子。不少百姓在這一天來到此,對毛主席進行懷念。當看到毛主席遺容的那一刻,他們還是不免激動地哭泣起來。

直到如今毛主席水晶棺依舊安靜地在紀念堂存放着,毛主席的偉大更是在人民心中屹立不倒,他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