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歲後,慢慢步入“養壽期”,少吃2物、改掉3陋習,長壽會光臨

作者:家庭醫生線上

俗話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無論對男性還是女性來說,50歲是人生的一道坎,也是疾病高發期。多種疾病易在50歲左右爆發,比如: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急性心梗或腦梗、惡性良性腫瘤等,是以50歲後應做好身體保健,做到以下幾點或能延長壽命。

50歲後,慢慢步入“養壽期”,少吃2物、改掉3陋習,長壽會光臨

50歲後做到哪幾點或能延長壽命?

1、戒煙

人人皆知吸煙的危害,一根點燃的香煙可釋放出上千種化學物質,緻癌物達到幾十多種。長期吸煙,肺部首當其沖,增加患支氣管炎、肺炎和慢阻肺風險,同時也是誘發肺癌、口腔癌和喉癌以及食道癌的高風險因素。是以50歲後應及時戒煙,同時遠離二手煙,能減少吸煙對身體帶來的傷害。

2、戒酒

酒精屬于刺激性物質,酒精的中間代謝産物是乙醛,已被列為緻癌物。進入體内的大部分酒精在肝髒中完成代謝和解毒,酗酒可阻礙肝髒運轉脂肪,造成代謝紊亂,輕則誘發脂肪肝,重則可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喝酒同樣也會損害胃黏膜,誘發胃潰瘍或胃穿孔,是以為了自身健康,還需遠離含酒精的飲料。

50歲後,慢慢步入“養壽期”,少吃2物、改掉3陋習,長壽會光臨

3、改掉熬夜

睡眠占據人一生中的1/3時間,睡眠品質直接影響機體健康,充足睡眠且睡眠品質良好,利于各個器官修複,讓體力和精力得到恢複。然而,熬夜已成為人們的生活常态,熬夜玩手機、加班或娛樂等就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阻礙各個器官修複,破壞免疫系統,增加患病風險。是以,應改掉熬夜的壞習慣,不管自己有多忙,23點之前必須入睡,每晚睡夠7~8個小時,白天有30~60分鐘的午休。

4、改掉久坐

久坐不動帶來的危害不僅僅局限于肥胖,而且也會損害腰椎、頸椎以及腰背部;久坐不動也會減慢胃腸道蠕動,延長有害物質在腸道停留時間,增加患腸癌風險;久坐不動也會誘發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脂肪肝等,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總之久坐的危害多多。是以,應減少久坐時間,每工作一段時間應有意識地站起來活動幾分鐘,比如接杯水喝、上廁所或甩甩腿等。

50歲後,慢慢步入“養壽期”,少吃2物、改掉3陋習,長壽會光臨

5、改掉有病硬抗

大多數中年人不注重于自身症狀,即使感覺到疼痛也會強忍着或自行用藥,結果掩蓋真實病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是以,中年人應多注意生活小細節,隻要有任何不适或疾病,應選擇正規醫院做全面檢查,明确診斷後針對性治療。

家醫君寄語

以上幾個壞習慣中年人應立即更正,平時培養自己運動的好習慣,保證每天有30分鐘以上的運動,比如慢跑、快步走、遊泳和跳繩等,一周堅持4~5次;除了有氧運動外,還需搭配力量性訓練,如仰卧起坐或俯卧撐以及深蹲等,能提高肌肉品質。另外,中年人應每年去醫院做次全面體檢,必要時還需做防癌篩查。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