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成化石

綜述

毫無疑問,化石對于古生物學家研究史前地球具備無可替代的作用,它也是現代人最直覺的考古方式。

不過你知道嗎,每一塊化石的背後都蘊藏着燦爛的故事,古生物學家在對化石的考察過程中,往往能發現那些古生物不為人知的過往。

就比如在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可還沒等它消化,一場災難的來臨就讓它變成了化石;那你知道600萬年前貓頭鷹是什麼樣的嗎?它又遇到了什麼突如其來的災難呢?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成化石

高原上的貓頭鷹

在鸮形目中所有鳥類都被稱為貓頭鷹,它們廣泛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個大洲。

不過我們在生活中對貓頭鷹并不常見,這主要是和它們的生活習性有關;大多數貓頭鷹喜歡白天在樹枝上睡覺,到了夜裡外出捕獵,以夜行動物為食。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成化石

貓頭鷹喜歡以鼠類為食,因為老鼠大都也在夜間出沒,非常好抓。在老鼠過冬的季節,貓頭鷹也會吃一些昆蟲、小鳥或是河裡的魚類等。

它們的消化器官非常特别,在成功捕獵後往往将動物整體吞下,能消化的部分會成為貓頭鷹生存的能量,不能消化的部分如羽毛、骨骼、幾丁質等殘渣會內建小團,然後經過食道被吐出來。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成化石

和其他動物不同的是,古生物學家在對貓頭鷹的溯源過程極為困難,因為它身上既有陸地生物的特征,也有天空生物的屬性。

迄今為止科學家在鳥類化石中并沒有找到貓頭鷹的直接祖先,這也讓其身份籠罩了一層神秘色彩。

也有人認為貓頭鷹祖先源自于獸腳類恐龍,畢竟現代鳥類的祖先都源自于此;貓頭鷹既然有飛行屬性,或多或少會帶有獸腳類恐龍的基因。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成化石

不過這種說法并沒有得到證明,既然溯源困難,就意味着它們的祖先極為古老,很可能在白垩紀就已經出現了。

即便困難重重,古生物學家仍然沒有放棄對貓頭鷹的溯源,哪怕是一點兒蛛絲馬迹或許都能成為關鍵線索。而就在前不久,大陸古生物學家在青藏高原地區發現了一塊600萬年前的貓頭鷹化石,這簡直是震撼人心的一大發現。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成化石

首先來說,在整個中國境内,600萬年以上的貓頭鷹化石這還是頭一次被發現,通過這塊化石,我們能進一步研究遠古時期貓頭鷹的生活習性。

其次,化石發現地區青藏高原也是值得深思的地方,雖然貓頭鷹可以在高原等地生活,但以它們的習性來說大都不會去高原居住,因為食物太少,不利于貓頭鷹生存。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塊貓頭鷹化石出現在高原地區呢?好在這塊化石儲存得非常完整,能讓古生物學家進一步探索貓頭鷹的秘密。在整個挖掘探索的過程中,還讓古生物學家看到有意思的一幕,這隻貓頭鷹可能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瞬間成化石。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成化石

不可多得的完整化石

為何古生物學家會如此笃定呢?原來在對貓頭鷹化石的研究中它們發現,這塊化石的腹部竟然還有食物殘渣痕迹。很顯然這隻貓頭鷹剛吃完一頓飽飯,還沒等消化完就迎接了死亡。

古生物學家認為:化石呈現這種特殊的情況和當時環境變化有很大關系。

如果貓頭鷹是自然死亡,那它們肚子裡的食物就會随着時間氧化分解,絕對沒有保留的可能。如果貓頭鷹是被捕獵對象,那這化石根本不可能如此完整的儲存下來。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成化石

結局隻有一種可能:正在大快朵頤的貓頭鷹遇到了一次罕見的天災,以至于它們都來不及反應就被天災淹沒,徹底喪失了生命。

對于高原天災來說,地震、雪崩、或者是山體滑坡都有可能;但在這種規模的災難下儲存及其完整的化石,這對古生物學家來說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幸運。

那貓頭鷹在600萬年前到底是什麼模樣呢?古生物學家在研究過程中還真的到了許多關鍵資訊。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成化石

例如在骨骼結構上,這塊化石中的貓頭鷹眼極其狹小,和現代貓頭鷹有很大不同。

眼眶狹小意味着眼球可視範圍不足,可作為一種夜行動物,現代貓頭鷹的眼眶和眼球都是非常大的,這能夠確定它們在夜間也能看清楚周圍的一切事物。

可600萬年前的貓頭鷹顯然不是這樣,這表明當時的貓頭鷹可能是白天出動覓食的動物,因為狹小的眼眶不足以支撐它們在夜晚看清物體。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成化石

當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種可能,高原上發現的貓頭鷹化石是現代白天出沒的北鷹鸮的祖先。

雖然現代貓頭鷹大都是晝伏夜出的生物,但仍然有一些貓頭鷹保持者白天出行的習慣。

不管怎麼說,這次在青藏高原上發現貓頭鷹化石都是意義重大的事情,我們不知道為何600萬年前貓頭鷹會選擇在高原上生活,是種群習慣還是個例?或許這塊化石能給我們答案。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成化石

結語

研究地球物種變遷的宏大曆史離不開對化石的挖掘,比起其他不着調的神話傳說,化石是最科學也是最直覺的證明。

可能600萬年前的貓頭鷹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成為見證古生物發展曆史的關鍵性證據;但正如我們上文所說,每塊化石都有屬于它的曆史、它的故事,它們就在土壤下靜靜等着,等着人類去揭秘它們的故事。

600萬年前,青藏高原一隻貓頭鷹剛吃飽,還沒消化就被變成化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