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兔災還未結束,另一種更加可怕的動物又在澳洲泛濫成災,它體型巨大身帶劇毒,鳄魚拿它毫無辦法,毒蛇遇到它也要避讓三分。這種令澳洲聞風喪膽的動物就是海蟾蜍,海蟾蜍在澳洲“大殺四方”,甚至有人是以喪命。澳洲為何總是引進這些十分危險的物種?海蟾蜍體型巨大,能吃嗎?

海蟾蜍究竟是何方神聖
巨型海蟾蜍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蟾蜍,成年後的海蟾蜍體長可達17厘米,而世界上最大的一隻生活在瑞典,他的體長達到了驚人的38厘米,四肢伸展後長度為54厘米,重量超過5斤,已經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蟾蜍。海蟾蜍長相醜陋,它們的身體一般為棕褐色,與衆多蟾蜍一樣,身上布滿了鼓鼓囊囊的疙瘩,看上去非常的滲人。雖然因長相醜陋被人嫌棄,但其實海蟾蜍是一種有益的動物。海蟾蜍原産自美洲,它們會消滅甘蔗田裡大量的害蟲,保證農作物豐收,是以也被叫做蔗蟾蜍。澳洲引進海蟾蜍就是想讓海蟾蜍消滅本土害蟲,隻不過澳洲人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導緻海蟾蜍泛濫成災,使其從“益蟲”變成了“害蟲”。
澳洲為何引進海蟾蜍
澳洲是世界上生态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是以這裡也被叫做“動物天堂”,有着很多特有的珍稀動物。但也正因如此,澳洲的生态非常脆弱,外來物種很容易泛濫成災,引發生态災難。那麼海蟾蜍為何會被引進澳洲呢?這還要從澳洲的甘蔗說起。在澳洲甘蔗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因為光照充足水土肥沃,這裡生産的甘蔗非常暢銷,被制作成蔗糖出口到了世界各地。農業生産的一大克星就是蟲害,澳洲的甘蔗就飽受各種害蟲的侵蝕,産量一路下滑。為了保障收入,蔗農們想了很多辦法, 但效果都并不理想,直到1934年,一個治理害蟲的成功案例被刊登在了《自然》雜志上,從此引發了澳洲的效仿熱潮。這個案例提供的解決辦法就是引進海蟾蜍。
海蟾蜍的好與壞
1935年,澳洲的蔗農嘗試性地引進了120隻海蟾蜍,為了防止發生大規模的生物入侵,蔗農們還小心翼翼的将這些海蟾蜍放到了偏遠地區,并采用了圈養的方式。海蟾蜍一進入到蔗田就開始大顯身手,以前讓蔗農們頭疼不已的害蟲被一掃而光,那年的甘蔗也獲得了大豐收。海蟾蜍超強的治蟲效果得到了蔗農的認可,它們很快就被投放到了重要的甘蔗生産地區。人們被甘蔗的豐收沖昏了頭腦,它們并沒有發現海蟾蜍已經不能滿足隻吃害蟲,開始對澳洲的本土動物伸出了魔爪。
海蟾蜍的繁殖能力超強,它們并沒有明确的交配季節,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一隻雌性海蟾蜍一次就可以排卵30000顆。澳洲并沒有海蟾蜍的天敵,它們的數量瘋狂增長。很快澳洲的小型齧齒類動物,蛇類和各種蜥蜴,鳥類都成了海蟾蜍的美餐,它們以每年幾十公裡的速度向澳洲内陸瘋狂蔓延,所到之處其他動物死傷慘重,已經成為了一種可怕的入侵物種。
海蟾蜍為何能在澳洲橫着走
海蟾蜍巨大的體型使它們能夠輕松獵殺其他小型動物,它們從不挑食什麼都吃,就像是跳進了羊群的惡狼一樣。除了體型,海蟾蜍還有一個非常緻命的危害,那就是它們身帶劇毒。海蟾蜍的眼後有兩個毒腺,當它們遇到危險時就會從裡面噴射出一種乳白色的毒液,這種毒液的毒性很強,這就導緻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澳洲的鳄魚,狐狸,蟒蛇等頂尖獵食者本想美餐一頓,結果直接被它們毒翻在地。
人們養的寵物貓,寵物狗因為好奇會舔舐撕咬海蟾蜍,也導緻很多悲劇發生。海蟾蜍的體表會分泌出一種帶有緻幻效果的毒素,寵物食入後會變得飄飄欲仙,就像是“瘾君子”一樣,這些毒素會損害它們的大腦神經,非常的危險。為了避免寵物中招,澳洲甚至專門開辦了寵物戒瘾機構,花費幾百美元來拯救可憐的寵物們。澳洲人怎麼也沒有想到,海蟾蜍能從最初的一百多隻變成現在的十幾億隻,海蟾蜍已經成為澳洲最難纏的入侵物種之一。
澳洲如何處理海蟾蜍
澳洲人對海蟾蜍可以說是恨之入骨,他們想了很多辦法來對付海蟾蜍,其中包括直接用卡車碾壓,用特制武器射殺,送到專業機構安樂死等衆多的方法,但大多都是治标不治本。
有人提出用生化武器解決這些醜陋的家夥,但有了野兔的前車之鑒,澳洲害怕再制造出一種更可怕的“抗病蟾蜍”。還有人提出,可以引進海蟾蜍的天敵肉食蟻,但再次引進新物種,會不會導緻新物種的入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