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作者:漫語青言

閱讀,是每一個生命探索世界的鑰匙。每天臨睡前,在結束一天的忙碌和勞累,陪孩子讀書,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是許多家庭美好夜晚最溫馨的畫面。睡前故事交換了父母與孩子的想象力,在故事的傳遞中也為孩子帶來了精神引領,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義。

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那讀什麼樣的書,怎麼讀呢?《野獸伴我入睡:重遊經典故事發生地》一書的作者利亞姆·赫尼根作為一個愛故事的環境生物學家給了家長們一個新的答案和方向。身為兩個孩子父親的赫尼根,他在陪伴孩子睡前閱讀的過程中,以其多年對環境基礎學科研究的獨特視角,從許多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中識别出環境主題,探索通過睡前故事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環境敏感性,将對自然世界的熱愛傳遞給孩子們,一起實作共同保護自然的智慧。

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理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一書中曾經發起了一項運動,鼓勵這一代久坐不動的孩子到戶外活動。近年來,人們也開始對孩子們的體育運動越來越重視。探索大自然的過程,也是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大自然中認識和學習的過程。

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在童話世界裡,這裡有一座歡樂的動物園,那些會說話的小兔子、憂郁的雕塑、善良的野獸、可愛的小熊......令孩子們興奮的各種有趣的故事情節,也傳遞着自然界的深刻教導,幫助孩子們認識并欣賞他們所處的日常環境。

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作者從一個科學家的視野,在書中剖析了57部世界經典兒童文學作品,在不可思議的想象旅行方式體驗自然世界,為兒童環境教育提供了新的指導方向。他認為科學家的工作,不僅有責任向同齡人和廣大公衆傳播資訊,也可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提供參考。

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書中以文學作品的主題為單元,将田園、荒野、荒島、都市以及豐富多彩的人物和全球環境變化中,講述了作者獨到的觀點。

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在莫裡斯•桑達克的《野獸國》裡,作者就敏銳地洞悉到創作者心理學家的特質,他将故事中小男孩征服荒野的經曆,解讀成孩子控制自己内心的躁動,接受現實,回歸自我的成長過程。作者還把莫裡斯桑達克的畫冊與最古老的繪畫藝術中的岩石和洞穴藝術進行比較,畫面中窗外的新月,靠窗的綠色植物,深入内心的原始森林,自然的甯靜安撫了麥克斯的情緒,讓他實作了自我的成長。

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這讓我也想起了自己曾經讀給孩子聽的《菲菲生氣了》。故事中的菲菲也是因為和姐姐在争奪玩具的過程中情緒暴躁,生氣的菲菲生氣、吼叫、扔東西,所到之處,怒火如火焰般膨脹。最後,菲菲奪門而出,來到了森林,在一顆大樹上,遠眺着大海泛起的波浪和點點帆船,菲菲的心情才被自然的寬闊接納平複平靜。

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自然的心理療愈,理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一書中也曾經提到過類似的觀點,他還曾發起過一項運動,鼓勵這一代久坐不動的孩子到戶外活動。兒童在探索大自然的過程,其實也是在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大自然中認識和學習的過程。

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我剛做閱讀工作室的時候,就抱着做一個童話般的"閱讀花園"的夢想,于是租了一個一樓帶庭院的房子。庭院前有一個六七平方大的院子,我在這裡根據不同的時間光照種植了不同的花卉和綠植。每當閱讀課間的時候,孩子們最喜歡在這個小小的庭院裡面玩,看那些花開花落,認識不同的植物、各種昆蟲,看到蝸牛、臭屁蟲之在的就特别興奮。現在大多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别說看到瓜果蔬菜成長的過程,連菜市場的菜認識的都有限,是以閱讀有關自然的書籍,在書籍裡面探尋自然的故事,對孩子有多重要,我是深有感觸的。

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正如作者所說,他在本書中選擇故事的依據,大多都是獲獎書籍,比如紐伯瑞獎和凱迪克獎,還有一些國際獎項,如國際安徒生獎等。在這些經典的書籍裡,孩子們能在耳熟能詳的經典形象裡浸潤來自文學的滋養。

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野獸伴我入睡:重遊經典故事發生地》則為家長、教育者和對兒童文學感興趣的學者提供了識别環境主題的新方向,為他們從自己最喜愛的書籍中挖掘綠色環境内容提供一種參考——将自然課程嵌入睡前故事,與孩子一起曆遊童話世界,在身臨其境的童話裡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