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情中的斯德哥爾摩

作者:足智多謀松鼠女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嚴格意義上來講,指犯罪的被害者對于犯罪者産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産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于他人。

它的來源于瑞典斯德摩爾市的一件人質劫持事件。1973年,兩名罪犯在意圖搶劫一家銀行失敗後,劫持了四位銀行職員。這兩名罪犯,在和警方對峙九天之後,放棄了對人質的劫持。但是,該事件發生之後,四名受害者拒絕了對綁匪的指控。受害者,對綁匪顯露出憐憫的感情,為他們籌措法律辯護資金,甚至還有個女職員愛上了其中一個劫匪, 并與其在服刑期間訂婚。

後來,這個奇怪的現象,激發了社會科學家的分析。他們發現,這種類似的心理反應,見諸于各種不同的經驗中。以人質事件為例,如果符合下面四個條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一,生命随時受到威脅;二,施暴者會給予恩惠;三,與外界資訊隔離;四,感覺不到逃生的希望。

現在,我們把這個症狀放在愛情中去分析。由于,症狀是一種嚴重化的表現,是以我姑且把它稱為斯德哥爾摩效應。

在生活中,有一種愛情,你會不斷的被冷漠,受到傷害、打擊。你會越來越痛苦,同時又感覺越來越愛對方,甚至發展到你會屏蔽掉所有的痛苦的記憶。我們以人質事件的條件構成模式,可以列出在愛情裡發生這種事件的模式:一,你随時都可能失去愛情,被對方抛棄;二,對方偶會會關心你,甚至你會用回憶過去對方的好,來安慰自己;三,拒絕或者沒有新的愛情機會;四,感覺對方就是你的愛情,沒了對方就不可能有愛情。

被虐的終極表現-家暴

根據投入越多,感覺越強烈”的理論,受暴女性無論是在心理還是身體上,對施暴方的投入都是高于常人的,否則,她無法去忍受長期的傷害,也無法合理化自己的感覺,當然,這些傷害也反過來強化了她對施暴者的感覺,進一步增加投入。是以說,施暴者的施暴行為不是單次的而是持續的,受暴者忍受的時間越長也就越難去選擇離開,這些女性也在長期的受暴生活中形成了受虐傾向(或人格)。

一旦形成受虐傾向,肯定伴随着低價值,低自尊感,因為你把整個人生的希望和意義寄托在施暴方對你的态度上。甚至有時你會故意激怒他對你施暴,好印證他對你有感覺的卑微想法。對這種極端的愛的需求讓她們産生了極端的恐懼:離開了他再也不會有人這麼愛我了。

施暴者之是以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既能在剛剛發洩完情緒,做出傷人行為後,立馬能讓你相信他的所作所為是因為愛你,說明你的情緒和情感已被施暴男性操控,千萬别被一句“我是太愛你了”“我錯了,我是因為愛你才會這樣”“我保證以後不會這樣,原諒我”騙了。

施暴者有一個共同特點,承受不住壓力,情緒反複。對你好的時候掏心掏肺,對你壞的時候令人發指,這種好異于常人不溫不火的好,這種壞讓人想想就後背發涼,有些愚蠢的女人以為這種激烈,瘋狂的情感就是愛,是以放不下。就是因為貪戀那一點點的溫情,然後就葬送了後半生,死心塌地。

有些女人想做聖母去拯救他,她們會覺得男人變成這樣,自己肯定是有責任的,是以一定不能離開他。離開了這個男人自己會有愧疚感。尤其是男人施暴後為了求得原諒的下跪流淚自殘忏悔等,都大大滿足了她們“聖潔的靈魂”。

當然有些女人是為了維持面子,在閨蜜朋友,家人面前保持,他很愛我、他離不開我的假象,不會對其他人表露出

案例

有一個富家女,前幾個男友都是外國人,都是富家子弟,都比較紳士風度,都拿她當女神供着,錢随便花,自由随便耍,尊重她的一切選擇,帶她吃進階餐廳住進階酒店玩進階夜場。不能說不開心,她就是覺得沒勁,誰都順着她,真沒勁。她覺得,愛情這個東西啊,不應該這麼風平浪靜,一點兒也不銘心刻骨,一點兒也不驚心動魄,要是這麼過一輩子——那也太可憐了,我都沒體會過真愛的滋味呀! 于是,她番然醒悟,甩掉富家公子,找一個鳳凰男談起了戀愛。

這男人是苦孩子出身,家在小山村,家裡窮得隻有一張炕,認識她之前,住200塊一個月的群租房,為了省錢,連公交地鐵都很少坐。認識她之後,搬進高檔小區,開着她的車上下班,電腦手機衣服鞋帽都換了名牌。沒成想,他不光窮,還擰巴,經常不分青紅皂白地暴怒,吵架動手,監視她的行蹤,玩冷戰,和别的女人糾纏不清。

這樣的對象,卻令她沉迷其中,仿佛找到了真愛。他們三天兩頭吵得雞犬不甯,他像對待私人物品一樣看管她,她與任何異性有所接觸都會激怒他,這霸道兇悍的家夥要她一天二十四小時呆在家裡,最好永遠不出門。“原來愛情還可以這樣!”她一邊跌跌撞撞地愛,一邊喜滋滋地總結感受,好新鮮的感覺——為了錢争鬧不休,為了控制欲橫眉怒對,為了結婚跟父母放狠話——她變成受虐狂,他對她越糟糕,她越快樂。

他們的結局沒有意外——分手。事後說起這段關系,真的毫無精華所在,她捧着咖啡杯,忽閃着大眼睛說,“其實,偶爾不吵的時候,我倆也挺好的„„是是是,我承認我犯賤。”

人們一路尋覓愛情,丢棄那些索然無味的,品償那些甜蜜溫柔的,卻可能愛上那些咯得牙生疼的。愛情是一物降一物,遇見那個能拿住你的人,潛藏在骨子裡的受虐情結就被引誘出來,任由對方宰割,他越折磨你,你越快樂。科學家可以列出元素周期表,卻無法分析明白愛情由什麼成分組成,為什麼有時我們愛上一個混蛋,被他傷害、欺騙、玩弄于股掌間,還是愛他,他要甩掉我們,我們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