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456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張大飛@追夢人張大飛,90後,出生于一個農村家庭。
上網玩遊戲讓我錯過了聯考這條改變命運的路,卻也讓我愛上了三國人文曆史和旅行。後來用一年的時間獨自穿越川藏,騎行了近2萬公裡,足迹遍布138個城市。
騎行,就像是催化劑,讓我這個山東糙漢子成熟了,心也變得柔軟很多。對于我來說,它不是可有可無的事,而是生活裡的剛需。
(我和陪我窮遊西藏的二手單車)
1991年,我出生在山東省臨沂市的一個鄉村。因為計劃生育管得嚴,我跟村裡很多同齡人一樣是家裡的獨生子。爸媽都是農民,種過地也打過工,媽媽還做過小吃擺攤的小生意。
我覺得自己應該就是所謂的草根吧,一點也沒有天之驕子的資本。是以從小我就對自己沒有太高的要求,自在舒服就好。
媽媽說我從幼稚園開始就調皮成性不學好,三四歲的孩子就天天在幼稚園裡打小朋友,經常放學回家被媽媽用棍子打。但是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這是不學好的表現,是以也覺得這個需要改。那時我就跟着一群愛玩的差生混,他們喜歡上網、泡網吧、打遊戲,國小五六年級我就開始上網。
國中時候去了鎮裡上學,網吧更多、誘惑更大,剛好那時我媽做小攤販生意零錢也多,家裡就我一個孩子,爸媽也不在零花錢上限制我,想着讓我吃好一點長身體。我就這樣瞞着家裡人白天上學,晚上和周末上網打遊戲,那時完全感覺不到自己已經被網吧坑害了。
(為省錢,無人區睡橋洞)
一直混到了國中,我還是個差生,不僅學習成績不好,還有點叛逆不聽話,我行我素。直到有一天,市裡的中專技校去學校招人,自知中考毫無希望的我自己就報了名,選了計算機專業。回家了之後給爸媽說了上學的事,他們也拿我沒辦法,隻好去交錢。
技校對我們差生來說,其實也是一次很好的機會,隻可惜我那時候太幼稚,不懂得珍惜機會。那時,離開家的我更自由了,有了更多時間打三國主題的遊戲,慢慢地我就迷上了三國曆史人物和人文地理,還把三國的電視劇和地理紀錄片也全都看了一遍。從第一集看到最後一集,一點兒也不舍得快進,越看越喜歡。光看還不夠,那時我和同學還經常出去旅行,把近處的能去的地方都去了。
(和朋友一起騎行)
本來技校安排的學習時間是3年,但我數學和英語基礎太差,學程式設計怎麼也學不會,一學感覺就頭疼,堅持了一年多我就退學了。自此,不到18歲的我親手結束了自己的學習生涯。
有句話說得很對,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從技校出來後,我就開始浪迹社會。和同學一起去了他姑父在江蘇無錫開的一個電子廠幫忙,廠裡缺人,我和同學就跟着他姑父一起學技術和管理,每月掙錢比普通勞工多。
廠裡管住宿,他姑父怕我們亂花錢,每月隻給我們一點生活費,剩下的工資按年結算。他是個很好的人,知道我是學計算機的,還給我們報了計算機軟體課程讓我進修。可惜我幹了一年半,覺得離家太遠,想回家就辭職了。後來我同學自己開廠當了老闆,我又一次與機遇擦肩而過卻不自知。
(用柴火刀劈柴做飯)
回家後,我被同學介紹到汽配廠上班,離家近,活也不累,工資也不錯,而且廠子大,還有很多升職加薪的機會。喜歡由着性子來的我,在那幹了3年多就走了。後來才知道跟我一起去的同學,現在已經成了管理層。
在家裡住着打打零工,我對未來也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已經快25歲了,感覺人生還一事無成。急于找點事做的我去了縣上一個屠宰廠做技術工,工資還可以,周末休息了和朋友一起出去旅行。
屠宰牛羊這些動物,很多人覺得不是好差事,但我不嫌苦、不嫌髒得幹了5年多,那是我最安分守己也最穩定的5年。
(西藏小氣罐不好買,用得很節省)
2018年,我接觸到了自媒體,覺得很有意思。我是個很喜歡新事物的人,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就決定出資20萬和朋友一起創業做自媒體,也保持着和朋友一起出去旅行的習慣。
那時有個老鄉很喜歡騎行,我就跟着他一起出去騎車,這是我最初接觸到的單車旅行。但是一直沒有自己單獨上路過,可能還是缺乏勇氣。直到2020年團隊解散了,事業再一次陷入低谷,我很郁悶也很迷茫,很想出遠門散散心。
于是,2020年6月24日這一天,我鼓足勇氣,決定挑戰下自己獨自去旅行。我開車從雲南進入四川西藏,一路上走走停停,見到了不同的人和風景,眼界變得開闊,自己的那一點煩惱也就不算什麼事了。旅行了5個月,趕在農曆春節前1個月回到了家。
(現在的我曬得很黑)
家人一見到我就說曬黑了,也瘦了,但是我心裡卻很放松快樂。我連一個人上路都不怕,還怕什麼呢?旅行就像是一種療愈,讓我不再害怕未知。相比于每天單調又繁忙地打勞工日常,旅行在路上更能讓我精神愉悅,很期待自己能再次出發。
沒想到的是,疫情突然爆發,各地都封閉,形勢變得很緊張,開車旅行已經不可行。家人也不同意我到處跑,但我一向有主見,想做的事就要做,跟家人保證注意安全後,2021年初過完年重新出發的時候,我就把汽車放家裡,準備單車騎行上路。
(騎行路上給單車輪胎打氣)
我這個人性格就是這樣,想好了就做,不患得患失,想好了要買車我就開始實行。為了省錢,我就想着先買一輛二手車。之前我對騎行也有了一點了解,知道騎行單車價位高低不等,我不講究什麼名牌,隻要求安全實用就行。
于是我就去二手自行車網站開始找車比價,最後看中了一輛廣西騎友的車,價格也很合适,當即我就決定買了。
工作的這幾年,我零零散散地把東南和華北這些地方都轉過了,對神秘的新疆卻很向往,很想騎車慢行去看看曆史上的玉門關長什麼樣。我一直相信,眼裡看到的景都是對靈魂的滋養。既然不擅長讀萬卷書,那就好好行萬裡路吧,人生的每一步路都算數。
(騎行在外三件套,我、車和帳篷)
很快我就跟賣家約好了去拿車的時間,那天帶着核酸證明,簡單收拾了點衣服,拿着原來的帳篷等騎行裝備,就坐上了去廣西的車。拿到車後我就開始上路了,計劃着從廣西先進川藏,看看那些著名的三國舊址,然後經内蒙古去新疆,最後再繞着祖國的版圖騎一圈。
這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單車窮遊,一路上會遇到什麼危險不可知,但正是因為這樣才更讓我滿懷期待。這輛單車,便是我的夢之馬,它帶我去從未看過的風景,見從未遇到過的人。
我是個很随意的人,覺得騎行裝備沒必要攀比,也不喜歡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裝備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就行,實用舒服最重要。像我帶的帳篷都是跟了我快2年的老朋友了,價格不貴。
後來又添了睡袋、柴火刀和一些炊具。路上補充水分很重要,我特意買了一個大保溫壺用來裝熱水,全部物資加起來有一百多斤重。
(物資加起來有100多斤)
剛開始馱着這些東西上路的時候,我覺得很沉,騎着很吃力。一開始我比較心急也沒經驗,最多的時候一天騎200公裡,結果屁股疼得不行。不過,我告訴自己不用焦慮,凡事都是開頭難,騎行也需要3個月的适應期。
現在的我學會了慢節奏騎行,每天隻騎50公裡左右,休息整頓好了再上路。我的騎行速度也不是最快的,因為我覺得騎行并不是比賽,享受過程更重要。
為了省錢,騎行路上吃飯我都是自己買菜做飯,隻會做點簡單的家常飯,雖然沒有飯店的味道好,但吃到嘴裡也很滿足。
在西藏海拔4000多米時,條件實在有限,有什麼就吃什麼,幹饅頭就水隻要能填飽肚子就行,最餓的時候能吃下3桶泡面。晴天時,我自己劈柴、燒柴火做飯,柴火刀本來是切菜用的,結果現在變成砍柴刀了。刮風下雨時,我就用小氣罐,西北這邊氣罐不好買,我都是省着用。
(最餓時連吃3桶泡面,老闆都驚呆了)
我把騎行的生活發到自媒體上後,很多粉絲都說我是騎友裡的二憨憨,過得太苦了。可能是我對物質的欲望不高吧,倒沒覺得自己身在苦中。
去年從雲南出發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騎友,他是從江西來的,一路上隻吃挂面,餓了就下一點,連青菜都不舍得買。看到比我更難的人,我覺得自己算很幸福的了,有肉有菜偶爾還能去餐館吃頓好吃的。
吃不講究,住的地方就更随意了。因為是窮遊,是以一路上我大部分時候都是住廢棄房子,還有幾次在無人區都是睡橋洞下面。
廢棄房子一般都很多灰塵和雜物,我會先把地掃幹淨,在帳篷下面鋪一層防塵墊,這樣睡起來會更舒服。需要洗衣服或者補給電量和熱水時,我就得花錢去住旅舍了。
(住旅舍補充電量和熱水)
戶外騎行真的很費電,我備了6個充電寶,全部充滿的話能用一個星期。流量更是得省着點用,不然費用太高。
騎行在外,我的生活就是白天騎車看風景做飯,晚上躺在帳篷裡露營睡覺。感覺身體很忙和精神很充實,也沒空胡思亂想,年輕時候貪戀的網絡遊戲,竟然神奇地戒掉了。
雖然吃住我很随意,但安全問題我很重視。我的經驗是,在内陸省份騎行的話,要盡量避開有人的地方,但在西藏則要去找有人的地方才安全。我也遇到過很多危險,見到過蛇在腳下,狼在車後面追趕,吓得不敢動彈,也曾借宿廢棄房子被驅趕。
最危險的一次是,大早上醒來,發現外邊有一大群藏獒圍着我的帳篷虎視眈眈,最後還是我拿柴刀把它們吓走了。西藏這邊的無人區外面野生動物很多,一個人出門在外,一定要保證生命安全。
(西藏野生動物很常見)
我一直反對把騎行當成無腦遊,任何時候生命都是第一位的,安全的基礎上才能談夢想。之前有一個騎友執意要從阿富汗戰區騎行穿越,然後一騎進去人就沒了,可能是被綁架了,也可能是被炮火打中了。
據說,他去之前,就有騎友勸他不要走那邊,不要拿命去騎行。但他就是不聽,不想真的釀成了悲劇。相比之下,國内騎行真的很安全。
之前我是個很單純的人,沒想過世上有壞人,出來騎行之後才知道真的有,但好人總比壞人多。川藏這邊民風淳樸,有一次下午三點多,騎行到一個海拔4000多米的村子時,3個小朋友還特意給我送熱水喝,讓我倍感溫暖。
我也把蘋果和一些零食給她們,因為我發現整個村子都沒有小賣部,要買零食都要跑幾十公裡路,她們的物質生活真的要比内陸的小朋友清貧得多。騎行,讓我這個山東糙漢子的心也變得柔軟很多。
(我把自己的糖果送給孩子們表示感謝)
在路上也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騎友,現在20多歲的旅行人多了起來,旅友隊伍越來越年輕化了。有一次我在路上迎風騎車艱難爬坡時,突然聽見有人叫我。回頭一看竟是一對開房車的兄弟,他們擔心我騎車太辛苦體力不支,特意送一瓶牛奶為我加油,這是我7個月以來第一次喝到牛奶。
年齡相仿會有更多聊得來的話題,路上遇到了,大家就一起聚餐吃吃喝喝,聊聊人生和理想,以及一路上稀奇古怪的見聞。話說得暢快,飯也吃得異常滿足。2022年的春節,我挑戰了一下第一次在外面過年,那天在旅館,我還特意點了份肉菜慶賀新年。
(一個人過春節,吃了一份肉菜)
回想這一路騎行以來,我連一件新衣服都沒有買過,可能長期騎行戶外讓我對物質已經沒了欲望。從前的我,每份工作都做得很短,心定不下來人也很浮躁,最後手裡什麼也沒有落下。
騎行後現在的我變化很大,不僅身體比之前變好了很多。就連精神上也好像脫胎換骨了一樣,有了目标心也靜了下來,人也更成熟了一點。
沒變的是我對生活還保有一顆童心,還是喜歡探索未知。騎行幾天就會走完一個城市,遇見全新的風景和人群。将近一年的騎行算下來,我的足迹已經遍布138個城市,騎行近2萬公裡,可以繞地球半圈。
(在西藏露宿廢棄房)
年輕時候我沒想過自己會做個騎行客,但現在的我就是愛上了這樣的慢節奏旅行,很慶幸自己在三十而立之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雖然同齡人都在忙着打拼事業,但我也對自己的生活也很滿意。人生而不同,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未來我準備找一個舒服的南方城市定居,把父母接來住,一家人整整齊齊地生活。
【口述:張大飛】
【編輯:南芳】
目前我們已經記錄了456位真人故事,感動了被采訪人和千萬讀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講述,或想加入我們團隊成為作者,都請私信@真實人物采訪,随時歡迎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