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去遊戲公司要“花錢打工”?

為什麼去遊戲公司要“花錢打工”?

17800付費上班三個月,你願意嗎?

近期,有媒體報道,完美世界被爆一項收費17800元的教學實踐項目,學員繳費後可在完美世界技術中心參與開發一款無縫大世界多人線上生存類網絡遊戲。

為什麼去遊戲公司要“花錢打工”?

(網傳截圖)

此舉引發網友關注,不少聲音指責這是招人“收費打工”,有以教育訓練名義賺取開發資源之嫌。

據網傳圖檔顯示,學員進入工作組後,需在了解項目核心玩法的基礎之上,完成策劃、原畫、3D模組化、動作、特效等一系列工作。根據遊戲項目開發進度,實踐時間将長達三個月或以上,超過三個月部分不再額外收費。

據介紹,實踐項目共計放出14個名額,面向人群為完美世界教育在讀學生和已畢業學生。涵蓋了遊戲開發的美術、原畫、動作、特效、策劃等多個工種。申請費用17800元/人,申請方式為主動申請和導師推薦。其中,主動申請需要經過能力評估,才可以進入項目組;班級導師推薦可直接進入項目組。

而不久以前就有部落客曾在社交媒體上“抖過機靈”,稱如果采取“付費上班”的模式,不僅可以解決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問題,還能同時解決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的問題。而完美世界的這則項目介紹恰恰是完美貼合了“抖機靈”的段子。

輿論發酵不久,完美世界就對媒體回應稱,該項目為内部項目,培養遊戲人才,教育屬于體外業務,不是體内的,跟上市公司沒有關系。

天眼查資訊顯示,完美世界教育與完美世界同屬完美世界控股集團。完美世界教育官網顯示,完美世界教育像素種子(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藝術+科技”創作型專業人才孵化基地,緻力于為遊戲、影視、動漫等數字文創領域,培養設計、研發、營運等專業人才,讓零基礎學員在經曆6-8個月教育訓練後,具備從業的基礎能力。包括網易遊戲、阿裡遊戲、騰訊遊戲、西山居、昆侖萬維在内的多家遊戲公司都曾與像素種子達成合作。

對于“付費上班”,一部分網友表示不了解,還有一部分網友表示,這種操作其實是花錢購買項目經曆,不僅是遊戲公司,很多影視後期公司也會有類似項目。

據了解,争議項目為内部測試教學産品,現已擱置。

實際上這種去企業“鍍金”的行為在大學生群體中是比較普遍的。很多大學生為了在畢業的時候更有競争力,在大二的時候就開始“刷履歷”,在校外進行了很多實習教育訓練項目。部分實習教育訓練項目是付費的。

關于優秀員工的争論,線上線下一直沒有停過。曾經一檔綜藝節目中,“考研名師”張雪峰曾在節目上犀利回怼嘉賓,說公司正是因為沒有名校畢業學生,是以才“不是世界五百強”。

一線企業招聘員工具有較高的門檻,這是非常正常的。很多普通大學生由于所在學校,或者是所選專業不夠具有優勢,是以希望通過提前向企業進行付費學習,增加自己在招聘市場的地位,成為自己未來進入一流企業的敲門磚。

但是從這裡也能看出,内卷之風已經吹到了遊戲行業。要進入一流的遊戲大廠,過硬的職業素養以及計算機技能是企業們所關注的重點,是以付費實習教育訓練才有生存下去的理由。換言之,如果行業内卷不嚴重,且大廠們都極度缺少人才,隻要大學生願意來工作,公司都願意提供優質教育訓練,那麼這也意味着行業未來仍有極大的爆發潛力。

那麼遊戲行業現在到底有多“内卷”?

“卷”出國門的遊戲行業

從最新釋出的國産網遊審批資訊中可以看到,此次獲批的遊戲數量并不算多,國家在遊戲版号的發放數量上仍然比較謹慎。

據資本邦了解,6月7日,國家新聞出版署釋出的2022年6月國産網絡遊戲審批資訊中,共有60款遊戲獲批,其中完美世界、米哈遊等國内一線大廠旗下遊戲入選。這也是2022年第二批版号下發。國家新聞出版署在4月釋出了2022年第一批遊戲版号審批資訊,當時共45款遊戲獲得版号。

據華爾街見聞消息,前幾年國内遊戲版号下發數量确實遠高于今年。2017年,共下發9384款國産遊戲版号,平均每月782款;2019年-2020年分别下發了1384款和1316款,平均每月分别為115款和110款;2021年1月-7月共下發679款國産遊戲版号,平均每月97款。

在有限的版号發放之下,優質遊戲内容将成為遊戲企業們吸金的唯一憑借。

實際上,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版号有限發放确實倒逼遊戲行業出現了轉變,優質遊戲增多,頭部遊戲吸金的态勢再次加劇。

據Data.ai的最新報告,原神、Roblox等遊戲在全球範圍内出現刷榜,多次霸占全球範圍内的遊戲下載下傳以及使用者付費榜前列。

為什麼去遊戲公司要“花錢打工”?

圖源:Data.ai

如果從使用者付費角度來看,2021年和2020年相比,前10大最吸金的遊戲變化差别不大,比如《王者榮耀》《Coin Master》《絕地求生手遊》《糖果傳奇》《Roblox》等都依然占據熱門榜單;當然也有異軍突起,比如《原神》和《夢幻家園》。

中國遊戲産業研究院在《2021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中稱,目前大陸遊戲産業競争加劇,産品市場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頭部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管道營運能力、産品推廣能力、使用者規模和市場佔有率等方面都具有較為明顯的優勢;相對而言,中小遊戲企業的産品市場競争環境更為嚴峻,加之開發資本、管道推廣等手段的限制,中小企業的産品很難在短時間内追趕頭部企業的産品開發效率,随着營運成本的不斷提高,它們的生存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競争的激烈程度。

行業内部競争激烈正是遊戲行業會出現所謂“花錢打工”的根本原因。當然所謂“花錢打工”算是一種調侃,因為教育訓練課程和花錢打工不是劃等号的。如果是面向學生的,那其實還是屬于付費教育訓練的範疇。

付費實習,并不是一件新鮮事。

早在2017年,就曾有網友在知乎提出過問題,“如何看待一些四大咨詢投行券商網際網路的付費實習?”這條收獲了122個回答的問題下面,最高贊答主“王大力”專門寫了文章讨論這類付費實習内推機構,按照他的觀點,“這種營銷的套路,無非就是利用資訊的不對稱”。

為什麼去遊戲公司要“花錢打工”?

但這類機構存在本身,離不開年輕人對大廠的向往,以及焦慮。

資料顯示,2022年大學應屆畢業生高達1076萬人,比2021年多出167萬人。與此同時,大廠裁員、縮HC、對應屆生毀約的新聞層出不窮,并不算明朗的就業前景,無疑讓能夠“上岸”大廠的機會顯得越發珍稀。

進入大廠,在學曆水準差不多的前提下,内卷的戰場進一步細化,實習經曆就成了重頭戲。據中國青年網2021年的相關調查資料顯示,有76.29%的受訪大學生認為缺乏實踐和工作經驗是就業中最令人困擾的事情。

正是由于這種普遍性的焦慮,網際網路“大廠”、投行、券商、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等知名公司的實習機會,有了明碼标價的市場基礎。在淘寶上,曾經有過一大批類似的中介機構,打着包進大廠實習的旗号大肆斂财。

而在各大企業内部,也滋生了相關的黑色産業鍊。

2022年1月25日,騰訊集團反舞弊調查部微信公衆号“陽光騰訊”釋出消息,稱2021年全年,騰訊反舞弊調查部共發現并查處觸犯“騰訊高壓線”案件50餘起,近70人因觸犯“騰訊高壓線”被辭退,10餘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在這次通報中,有一類新型案例被着重強調了出來:由外部中介負責招募實習生,騰訊員工安排實習生進行虛假的騰訊遠端實習,并從外部求職中介處分得實習應聘者支付的部分費用。簡單來說,就是内外勾結,搞付費實習。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即使明知道存在諸多騙局和風險,但在大廠的光環面前,依然有大量年輕人,願意付費買一張進入大廠的門票。

觀點

有遊戲公司員工透露,近年來遊戲教育訓練機構逐漸多了起來,通過機構的付費教育訓練,有個别機構能為學員提供一些大廠或大項目的實習機會。有學員通過此類教育訓練“鍍金”,為求職增加競争力。因該類教育訓練對機構要求較高,是以此種現象并不普遍。大部分教育訓練機構會與一些遊戲公司合作,将教育訓練的學員推薦給這些遊戲公司,但能夠提供崗位的多為外包公司,鮮少有學員可以進入大廠的。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博導、中國市場學學會理事廖成林表示,網友混淆了就業的概念,上述事件是一種消費行為,相當于花錢購買一種技能教育訓練,算不上就業。

重慶樂君律師事務所何桐雨律師表示,如果機關和個人簽訂的是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那麼機關不給予勞動報酬,反而向員工收取費用涉嫌違法。但如果雙方并未簽訂勞動合同,而建立合作關系,雙方通過合同約定好内容,那麼不違法。當然,這是建立在自願的前提下,勞動者不會選擇對自己毫無好處的約定。如果沒人願意幹,沒有市場,則無法實施。

内容參考:财經早餐

轉載開白請聯系:jhm9 9 9 9 9 8

行業交流/爆料/商務合作/投稿:添加微信zhizuen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