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種自帶黃瓜香味的野菜,曾是饑荒年代的救命糧,吃過的人都老了,你可吃過?
說起野菜,大家都不會陌生,很多人以為野菜隻是過去貧窮年代的專利。在以前那個經常吃不飽的年代,野菜就是它們的救命糧,承載了許多人的艱苦歲月。
而野菜正好符合這些要求,近年來,野菜越來越受到重視,認為野菜是“無公害的蔬菜,防病治病的良藥”,進而深受許多養生人士的追捧。
随着如今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對于食物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要綠色也要健康,還要口味好,最重要的還是要具有一定的養生價值。

圖檔來源網絡
像大家比較熟悉的野菜有荠菜、馬蘭頭、艾葉、一點紅、車前草、蕨菜、香椿、刺兒菜、蒲公英、魚腥草等,這些都是過去貧窮年代的救命糧,一直流傳至今。
附地菜也曾是饑荒年代的救命糧,如果你生長在農村肯定對它并不陌生,因為它在農村的野外非常常見。
為什麼叫它附地菜呢?因為它的莖是附地而生的,是以古人就把它命名為附地菜。它在農村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别名叫做雞腸菜,因它的莖長得又細又長,酷似雞腸而得名。
附地菜為紫草科附地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田野、路旁、草地、荒地、園邊等處,在大陸很多地方均有分布。
圖檔來源網絡
認識附地菜的人都知道,它自帶一種黃瓜香味,是以很多人又叫它黃瓜香。小的時候,總喜歡把它摘下來用手拍一拍,這時就會聞到一股黃瓜的清香味,特别好玩。
附地菜的嫩葉是一種非常優質的野菜,也曾是饑荒年代的救命糧,可與雞蛋一起蒸食或炒食均可,還可用來涼拌、做餡等,味道清香可口,在衆多野菜當中它的味道也算是佼佼者。
附地菜不僅味道首屈一指,而且它的營養成分也比種植的蔬菜更加豐富,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無機鹽、鈣、鐵、維生素、胡蘿蔔素等,還含有揮發油、21種脂肪酸、20種醇等74種營養成分,是許多野菜不能比的。
圖檔來源網絡
同時,附地菜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藥用全草,具有消腫止痛、理氣疏風、解毒的功效,對痢疾、痰喘、目赤腫痛、胃滞脹痛、手腳麻木、熱毒癰腫、跌打腫痛等病症均有一定的療效。
另外,附地菜的莖是多條叢生的,又密又集鋪散在地上,酷似蓮座狀,葉子長得青翠碧綠,特别像我們吃飯的匙子,整株看起來小巧又可愛。
而且,它的花開也非常特别,它開着淡藍色的花朵,五片花瓣為一朵,中心是鵝黃色的,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非常适合種盆栽,好養又好看,喜歡養花卉的朋友别錯過。
圖檔來源網絡
可以說,附地菜可不是一般的野菜,它的作用非常多,它既是菜也是藥,同時也可做盆栽,味道獨特,自帶黃瓜香味,是一種民間不可多得的野菜,吃過的人都老了。
各位朋友,你們家鄉有這種自帶黃瓜香味的附地菜嗎?它曾是饑荒年代的救命糧,吃過的人都老了。若你在家鄉還能遇見它,可以采摘帶回家,養在家裡好處多,藥食兩用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