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夏花蜀葵古詩詞九首:一丈高枝花百朵,值得名為一丈紅

作者:初衣勝雪

豔麗夏花蜀葵古詩詞九首賞讀:紅绡煥爛蜀葵開,淺紫深紅數百窠

小區有明豔的紅蜀葵花開,因為這種花,草本,直立,且花朵密集,介于草和樹之間,其旺盛的生命力,讓人反而覺得有種奇異的魅惑感,不像虞美人那麼輕盈,不像石榴那麼高大,蜀葵如同山野高挑的女子,滿頭是花,有一種讓人過目不忘的豔魅。

且蜀葵高挑,有着一丈紅的美稱。那蜀葵花朵的紅,是深紅近紫色,且朵朵圓潤,開在夏天。

成書于漢朝的《爾雅》記錄了關于蜀葵最早的文字。名為“戎葵”,晉朝的郭璞,注釋,戎葵,就是戎葵,因為來自先秦的西部戎蜀地區,是以叫戎葵,或者蜀葵。

而現代植物學家也證明了蜀葵的原産地是 大陸西南地區。蜀葵是随着上古部落的戰争和融合,随着人口流動,傳播到其他地方的。

和中原地區的葵類植物不一樣的是,中原的葵花向日而開,蜀國則大方的自娛自樂,自開自美。這種産于西南地方的植物,因為莖幹長,還被古老的部落和民族抽絲織布。而這種蜀葵幹燥後們可以做火絨,保留火種,經久不滅。另外蜀葵原始的花朵,以豔紅深紅紫紅為主,是夏天火焰一樣的色彩。

蜀葵曾經是漢晉南北朝西南地區利用價值高的植物,是蜀地特産。

夏花蜀葵古詩詞九首:一丈高枝花百朵,值得名為一丈紅

“井維降精,岷絡升靈。

物微氣麗,卉草之生。

喻豔衆葩,冠冕群英。

類麻能直,方葵不傾。”南朝宋 · 顔延之《蜀葵 》

這裡點出了蜀葵繁茂生長的地點,在四川岷山最為盛産。

草木雖然纖弱,但是花朵氣質華麗。

其明豔的紅以及其高挑的姿态,勝過了很多花朵。

它長得像馬麻,卻比苎麻要筆直,它開花像葵花,卻不像葵花向日而傾。

這裡用苎麻作比,實在是它是西南部落用于紡織的一種天然纖維。

“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百窠。

能共牡丹争幾許,得人嫌處祗緣多。”唐 · 陳标《 蜀葵 》

蜀葵的繁殖裡強,正是這種旺盛的生命力,反而因多而尋常。

比如唐朝的陳标,就為蜀葵鳴不平。到了晚唐時代,牡丹流行,以紫紅為豔美,一本萬金。但是牡丹開得沒有蜀葵長久。喜歡蜀葵的詩人陳标說,這蜀葵,開得何其絢爛而繁茂,我都不知道如何贊歎,你看看淺紫深紅的花朵,在數百棵蜀葵上,每棵蜀葵,又遍布花朵。

這樣的美,可以和牡丹競争,唯一蜀葵比不過牡丹的就是繁殖能力太強,反而使得人們輕踐它,要說人們不愛蜀葵,不過是蜀葵沒有牡丹嬌氣,處處有之。

不過他說的可是唐朝,畢竟唐朝還有人種植蜀葵,以獲得大量紡織纖維。

到了唐朝末年和宋朝,絲麻成為服裝原料的主流,葛和蜀葵就自然淡出了絲布市場。

夏花蜀葵古詩詞九首:一丈高枝花百朵,值得名為一丈紅

“綠衣宛地紅倡倡,熏風似舞諸女郎。

南鄰蕩子婦無賴,錦機春夜成文章。”唐 · 陳陶 《蜀葵詠 》

那蜀葵開花的時候,綠葉如衣,紅花絢爛,一樹綠葉紅花。

在夏天的南風中搖曳,仿佛無數女郎起舞。

那鄉村的蕩子和熱烈的村婦,最愛蜀葵的豔麗,将蜀葵織布,将蜀葵花織進布裡,那種熱烈鮮豔,春情無限,代表着青春恣意的愛和熱情。

這也是強調了蜀葵花那種天然身上的野氣。豔麗熱情不羁,是夏天裡濃烈的春意。

“ 寂寞荒田側,繁花壓柔枝。

香輕梅雨歇,影帶麥風欹。

車馬誰見賞,蜂蝶徒相窺。

自慚生地賤,堪恨人棄遺。”唐末至五代 · 崔緻遠《蜀葵花 》

在夏天寂寞的荒田田埂上,蜀葵花開放了,繁茂的花朵壓着枝條。

在夏天的梅雨中開花,在麥子成熟的風裡搖曳。

隻是這樣美的蜀葵,人們車馬路過,熟視無睹,隻有蜂蝶缭繞。

蜀葵應該是惆怅自己生在了原野,沒有人重視,這麼豔美的花,遭人遺棄和漠視。

我想了一下,為什麼蜀葵在唐朝不受人重視,這是因為,就單個的植株來講,沒有漢族傳統名花那種端莊和雅氣,另外就是蜀葵曾經廣泛用以紡織用的纖維,因為太常見,反而人們懶得人工培植,加以修整。

但是到了宋朝,這種情況有所改變。宋朝更重視各種花木的共存,并且發掘原始花卉的審美,并且提煉擴大,比如黃梅,水仙,海棠,就是經過園林園藝之手,曾顯出花卉最美的姿态,并且予以欣賞。

夏花蜀葵古詩詞九首:一丈高枝花百朵,值得名為一丈紅

“炎天花盡歇,錦繡獨成林。

不入當時眼,其如向日心。

寶钗知自棄,幽蝶或來尋。

誰許清風下,芳醪對一斟。 ”北宋 · 韓琦《 蜀葵》

宋朝種植蜀葵,多用于園林點綴和欣賞,因為這是難得的夏日之花。

酷暑之時,幾乎所有的花都消歇,隻有蜀葵,一叢叢錦繡,花開成林。

蜀葵雖然不被很多人知道和喜愛,這正是它的完美和低調,就像它名為葵花,卻不攀附太陽。

就是美麗的寶钗甘願退出華麗的江湖,不和群芳鬥豔,但是自然有愛着它幽意的蝴蝶,雖遠而來,缭繞花枝。

蜀葵花枝高挑,古人用寶钗形容,也不過分。李商隐形容牡丹不被人欣賞,有寶钗無日不生塵的美句,而蜀葵之紅紫豔麗,也被人形容是不受待見的牡丹。

這樣的低調,肯自棄,有心人肯定懂得那種熱愛天然的高潔。

是以他說,我願意在夏日的清風下,對着蜀葵敬杯酒,就為它豔麗自在在無人欣賞的夏日驕陽裡。

這是我看到的最正面的強化蜀葵夏日開花精神的美詩。

知蜀葵者,韓琦也。

有時候我在想,這是紅樓夢中寶钗的真魂嗎?看似豔麗,實際曠達低調。

到了宋朝之後,蜀葵的人工種植和欣賞增多,蜀葵的品種也增多,發現培養了紅白紫黃粉各色花朵。

且蜀葵節節開花的美,也得到審美提升。

夏花蜀葵古詩詞九首:一丈高枝花百朵,值得名為一丈紅

“白若缯初斷,紅如顔欲酡。

坐疑仙駕嚴,幢節紛骈羅。

物性有常妍,人情輕所多。

菖蒲傥日秀,棄擲不吾過。” 北宋 · 司馬光 《和昌言官舍十題 其五 蜀葵》

宋朝比前朝更重視端午節,端午節有個晉朝古方治療蜂蠍螫毒∶五月五日午時,收蜀葵花、石榴花、艾心等分,陰幹為末,水調塗之。可以看到魏晉時代蜀葵的普及,這和當時用作紡織纖維有關。

唐朝是蜀葵沉寂的時期,但是到了宋朝,蜀葵成為了和石榴菖蒲一樣的時令花卉。隻是宋朝更注重審美。

此時有白色蜀葵和大紅的蜀葵開放。

蜀葵節節高花,仿佛是仙女下凡,掩映在前後左右的幢節,且層層是花。

蜀葵之美在花期長,隻是人們從衆,對于蜀葵的欣賞,總不那麼火熱。

但是如果此時拿仲夏端午的菖蒲花和蜀葵花比,我甯可不要菖蒲而重視蜀葵。

王安石一生的性格分明,愛的就是鮮明。是他力排衆議,雷厲風行大刀闊斧主持北宋的變革。他愛的花也很有特色,如石榴一樣,動人春色不須多,如蜀葵,高花紅如顔欲酡。

夏花蜀葵古詩詞九首:一丈高枝花百朵,值得名為一丈紅

“湘簾半捲日遲遲,竹陰參差柳陰綠。

紅绡煥爛蜀葵開,金彈累垂盧橘熟。”明 · 于謙《夏日憶故鄉風景 》節錄

宋明之後,蜀葵成為家園庭院的草本和樹種,成為知名的夏花。明朝于謙家鄉在浙江,而他常年作京官,盛夏之時,往往回憶故鄉風物,那裡雖然熱,但是江南風情,家園富庶,别有北方看不到的那種園田茂盛。

比如此時若在故鄉,竹簾半卷,煙雨日遲。

那竹子成蔭,柳蔭碧綠。

那如同紅色的絲绡一樣的蜀葵開滿盛夏的庭院,而花上面,是枇杷樹樹垂金彈。

這是有别于北京都城的特有的江南的夏美,綠色濃郁,紅色鮮明,枇杷累累。黃紅綠構成最濃烈的江南夏。

“豈同凡卉。一别月支來萬裡。

爛漫春風。值得名為一丈紅。

無香有色。牆角籬邊誰愛惜。

莫等閑看。曾被詩人比牡丹。”清 · 葉申芗《減字木蘭花 蜀葵 》

這是一首明快歌詠蜀葵的小詞。

蜀葵豈是普通的花卉?它從月支國度喬遷到中原,紅的是那樣絢爛。

當然已經無從知道,他為什麼将蜀葵肯定是從古代月支國來的,或者另有考證?

先秦“戎葵”這個名字,也大抵證明,蜀葵是西南或者西北部落的原始花卉,這裡的月支或者是産地的虛指。但是這樣一寫,反而證明了蜀葵不同的豔異,卻是不像中原之花。

看蜀葵開放在春風夏風裡,那種滿枝紅花,枝高夏美,值得符合它的另一個名字“一丈紅”。

看到這裡,大家會想到《甄嬛傳》裡的“一丈紅”紅吧。而蜀葵開花,莖幹高大丈餘,上面節節有花,紅色鮮豔,用一丈紅,恰如其名。

蜀葵香氣輕微,但是花色豔美,這是植物進化過程中産生的特殊的植物特征,或者在西南的崇山峻嶺當中,處處香草,也讓蜀葵拼命以豔色和繁多競争生存和延續。

這樣絢爛的花,請你不要輕視哦,曾經有詩人将她比作牡丹哦。

夏花蜀葵古詩詞九首:一丈高枝花百朵,值得名為一丈紅

“年年廢圃我葵放,淺紫深紅豔若何。

一丈高枝花百朵,被人嫌處隻緣多。”晚清 · 王潤生《廢圃蜀葵盛開,偶成七絕》

一座廢棄的田園菜圃,詩人夏天去看看,萬紫千紅的春天早已經過去,但是茂盛自在的蜀葵,給了詩人震撼之美。

他用的是我的葵,可見他對蜀葵的喜歡。

他的蜀葵,主人不在,仍舊是日日花開,那淺紫深紅開成了夏天絢爛的火苗。

一丈三米來高的花枝上,同時盛開了百朵紅花。

他歎息了一聲,這樣美好的花,就是因為開得太茂盛太絢爛,反而遭人嫌棄和嫉恨。

這如何不是說的他自己?

人生最無奈是才多累身,反而遭人孤立,蜀葵之美,也就是美在這花朵太多太紅,普通的人欣賞不了,反而遠離吧。

夏花蜀葵古詩詞九首:一丈高枝花百朵,值得名為一丈紅

但是你要知道,氣場旺盛的王安石,是喜歡蜀葵的,剛正的司馬光也是鐘愛蜀葵的。

他們喜歡蜀葵張揚的生命之色,如同他們自己的性格和人生。

希望你也喜歡,這一丈紅的夏日美花,野氣蜀葵!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