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從花朝節到餞花會,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生日時間設計太巧妙

作者:君箋雅侃紅樓

芒種時節“餞花會”,是古人送花神的日子。《紅樓夢》第二十七回專門寫到大觀園群芳在這一回裡“餞花神”。

紅樓夢:從花朝節到餞花會,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生日時間設計太巧妙
(第二十七日)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衆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是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绫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颻,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莺慚,一時也道不盡。

“餞花神”就是送别花神。以“花神”歸位呼應《紅樓夢》女兒“千紅一哭(窟),萬豔同悲(杯)”的主旨,怎不大書特書。

關于花神之說,最早記載的神明叫“女夷”。西漢《淮南子·天文訓》:“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長百谷、禽鳥、草木。”

而後,晉代周處《風土記》,清代汪灏的《廣群芳譜》,秦嘉谟所著《月令萃編》都有花神相關記載。

另有傳說花神源于“花姑”一說。

唐五代杜光庭《墉城集仙錄》記載花姑名叫黃令微,臨川人,是個美麗的女道士。她因修葺了魏夫人(道教四大女神之一,上清派第一代太師)在并山和臨川的兩處勝迹,得魏夫人托夢教授傳道後得道成仙。《太平寰宇記》亦有詳細記載。

紅樓夢:從花朝節到餞花會,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生日時間設計太巧妙

《月令廣義·春令》雲:“春圃祀花姑。《花木錄》:魏夫人弟子,善種花,号花姑。”都是花神的早期出處。

既有花神,便有祭祀,于是花朝節應時而生。尤其女皇武則天執政時期,花朝節被廣泛推廣開來,到宋代達到巅峰。

花朝節當日,人們簪上鮮花,在枝丫上挂彩條,也會結伴前往山野之地玩耍,采集野菜,舉辦“挑菜宴”,食百花糕,飲百花酒等。當天還會舉行撲蝶、祈福、祭神、花市、蹴鞠……等等娛樂活動。

明代田汝成《熙朝樂事》記載:“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兩月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夕。”

花朝節是二月十五日,對應中秋節為八月十五日。

但清代《廣群芳譜·天時譜二》引《誠齋詩話》:“東京(今開封)二月十二曰花朝,為撲蝶會。”又引《翰墨記》:“洛陽風俗,以二月二日為花朝節。士庶遊玩,又為挑菜節”。

紅樓夢:從花朝節到餞花會,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生日時間設計太巧妙

說明唐宋兩代的花朝節,民間日期并不相同和固定,分别有二月初二、十二、十五三個日期。

等到明清兩代,花朝節日期基本以南北方的花期而定。北方多以二月十五為花朝,對應中秋節。南方則以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

《紅樓夢》裡沒有提到花朝節,但林黛玉和花襲人的生日正是二月十二日,尤其林黛玉對應百花之神、群芳之首,無疑是作者采用花朝節的日期所定。

當然,追溯曆史的話,春秋的《陶朱公令》則有花朝之說,而《楚辭》裡便有用“香草”喻美人。将花拟人化。

類似绛珠仙子,本是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得了神瑛侍者的甘露灌溉,得以久延歲月幻化為女體成人的典故比比皆是。

绛珠仙子相當于曹雪芹創造的一位“主花神”,她以下的大觀園群芳,根據“群芳夜宴掣花簽”來對應,牡丹花神、杏花神、桃花神、海棠花神、并蒂花神、芙蓉花神這些都算作金陵十二钗之轉世。也是茫茫大士說的“風流孽鬼”。

紅樓夢:從花朝節到餞花會,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生日時間設計太巧妙

中國的神祇大多來源于民間,花朝會是指主花神,十二個月又各有一個主司花神。民間分為設計出男女兩套花神班子以供祭祀。

清代《鏡花緣》的主線故事,就是百花仙子被貶尋找“十二名花”的經過,特别有意思。

《牡丹亭》的柳夢梅一度被百姓列入梅花神的神位。賈元春的判詞“榴花開處照宮闱”的榴花,就是指五月榴花神,東吳孫權的皇後潘淑。就不一一記述了。

既有花朝節,就有餞花會。花朝節是迎百花之神,餞花會則是送百花之神。《紅樓夢》第二十七回描寫的“芒種餞花神”就是指大觀園的“餞花會”。

餞花會與花朝節同樣熱鬧,為閨中女兒所鐘愛。

花朝節的日期各地不同,餞花會卻固定在芒種日。

紅樓夢:從花朝節到餞花會,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生日時間設計太巧妙

南朝·梁·崔靈恩撰(清·馬國翰輯)《三禮義宗》:“五月芒種為節者,言時可以種有芒之谷,故以芒種為名,芒種節舉行祭餞花神之會。”

花朝節與餞花會迎來送往的儀式,與賈家祭宗祠類似。除夕開宗祠迎奉祖宗,十六日恭送祖宗歸位關閉宗祠。

《實用風俗詞典》中記錄,“餞花會”這一天要擺設多種禮物,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或用絲綢懸在花枝上,為花神餞行,以期來年再會。形式與花朝會類似。第二十七回曹雪芹描寫的非常詳細。

需要注意的是芒種日餞花會之前,是賈寶玉的生日(四月十八日),花朝節又是林黛玉的生日。曹雪芹如此設計,分明是巧妙心思。

紅樓夢:從花朝節到餞花會,林黛玉和賈寶玉的生日時間設計太巧妙

林黛玉代表百花之主,賈寶玉卻是送花之人。是以《葬花吟》才有“想眼中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流淚的非是黛玉,而是賈寶玉。

隻可惜如今花朝節與餞花會都已湮滅于曆史之中,不見于民間傳承。可為憾事。

文|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清代畫家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還請幫忙點贊、收藏,能關注作者更好,每日都有新内容持續更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