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作者:有書至美

至今年九月,英國将終止舊版紙質英鎊的流通,全部換成新版塑膠鈔,而流通量最大的20英鎊上,英國首次印上了一位畫家的頭像——透納(J. M. W. Turner)。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透納,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家的代表,位于西方藝術史上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列,在油畫、水彩、素描和版畫方面都取得了廣泛的成就,他不但使得英國藝術赢得贊譽、自成一派,還對後世影響深遠,印象派大家莫奈和畢沙羅都曾受他啟發。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号,1838年》,1839年,油畫。

英鎊上的背景圖是透納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号》。2005年,BBC4頻道曾發起“最偉大英國畫作”的公衆投票,透納的這幅畫以27%票數赢得第一,勝過了他的老對頭康斯太布爾的《幹草車》。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自畫像》,約1799年,油畫。

而英鎊上所印的自畫像大約在透納24歲時完成,同一年,他成為了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的會員。其實透納從小就展示出驚人的繪畫天賦,14歲就成了皇家美術學院的學生,可他10年後才成為會員,其中一大原因是——皇家美術學院限定的會員最低年齡就是24歲。

此時的透納看起來是個風度翩翩的美少年,可是,晚年透納卻并沒有那麼優雅,傳記電影《透納先生》中的形象比較符合真實透納。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透納的飾演者是蒂莫西·斯波,曾扮演《哈利·波特》中的蟲尾巴。

确實,透納年紀輕輕便收獲了聲名和财富,在領悟了如畫理論、田園風光和崇高的主題之後,他并未停下探索的腳步,而是自由、獨立地追求真正的目标,追求一種熊熊燃燒的獨創精神。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雨、蒸汽和速度—西部大鐵路》,1844年,油畫。

透納的思想非常超前,他深知同時代人不能完全了解,便将工作室裡的一切,無論是成品還是草圖,都列入了遺産的範疇,獻給國家,尋求後人的審視與判斷。也正因如此,我們現在才有機會看到他展出的大量作品,如透納期望的那樣,把他的作品作為一個整體去看待。

今天,知美君推薦的《透納》(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就包含了176幅透納名作,結合豐富有趣的文字内容,為你生動講述這位偉大藝術家的完整傳奇一生。

世界知名藝術出版社Thames & Hudson

暢銷50年經典

全景式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畫作品評+傳記解讀+全新學術發現

176幅插圖初次全彩呈現

開創全新藝術史的劃時代著作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英]格雷厄姆·雷諾茲

2022年3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系列

《透納》是“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World of Art)中的一冊,該系列由國際知名藝術圖書出版社Thames & Hudson出版,自1958年問世以來,衆多圖書被翻譯成30多種語言文字,暢銷全球60餘年。内容涵蓋了幾個世紀以來全球視覺文化範圍内的諸多藝術家、藝術風格以及藝術流派。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同系列作品《莫奈》、《古希臘藝術與神話》等即将上市,敬請期待~

本系列是“大家小書”的經典代表作,每本都曆經多次再版、修訂及更新,時刻收錄新的研究成果,确立了其在藝術領域的先鋒上司地位,在世界範圍内引發藝術熱潮。

《Apollo 國際藝術雜志》盛贊它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藝術系列叢書”,《每日電訊報》稱它為“直指藝術核心的薄卷系列”。

該系列叢書均由各個領域專業人士撰寫,比如本書的作者格雷厄姆·雷諾茲,他曾是倫敦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印刷和繪畫部的管理者,自1937年起就在該博物館工作。曾出版著作包括《英國微型畫像》和《水彩畫簡史》,以及關于托馬斯·比尤伊克和維多利亞時期叙事畫家的論著及約翰·康斯太布爾作品的分類目錄。

#周遊透納76年藝術生涯

1775年4月23日,透納出生于倫敦,父親是一名理發師,對于他卑微的出身,世人有諸多議論。好在透納出生在一個贊助傳統仍然存在的時代,社群中更有特權的成員樂意結識人才,願意且有能力支援他們。而且透納從父母那裡繼承了商人對金錢的敬重,這對他的事業發展而言是最大的幫助,也是他達成藝術獨立的主要支柱。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萊辛巴赫瀑布上方:彩虹》,1810年,水彩、石墨畫,用白色提亮并刮除。

透納的出生地離泰晤士河僅一步之遙,童年時周遭的環境,尤其是河邊的風景,或多或少影響了透納的一生。倫敦那時仍是個“大煙囪”,他童年熟識的、透過煙霧看到的滿載貨物的船隻,是他在藝術中不斷探索蒸汽效果的關鍵原因之一。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上議院和下議院的火災,1834年10月16日》,1834—1835年,油畫。

再往上遊走走,就可以看到1834年被大火燒毀的舊議會大廈。這場大火給透納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他為什麼一生都對河邊的議會大廈記憶猶新。

孩提時代給透納印象最深的自然現象就是典型的城市現象:光線穿過煙、塵和霧氣,他一生都在描繪這樣的場景。1807年透納展出了一幅題為《薄霧中的日出:販賣魚貨的漁夫》的畫作,這個題目可以涵蓋他一半的作品。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薄霧中的日出:販賣魚貨的漁夫》,1807年前,油畫。

作者從透納早期的風景畫、哥特式廢墟的水彩畫到浪漫主義的風景畫、爐火純青的曆史畫,再到晚年驚人的藝術成就,追溯了透納的整個職業生涯,并且在行文中穿插了許多透納的轶事,讀起來輕松有趣。

比如,透納曾給還是學院新人的理查德﹒雷德格雷夫一些指點。有人批評雷德格雷夫把女性的衣領畫得太低,對此,透納“哼”了兩聲,說:“再畫低點兒。”

雷德格雷夫一開始還以為透納故意要他難堪(可見透納平常就有點刻薄),不過,透納又說了句“加點白色”。雷德格雷夫琢磨了一下才明白,透納是想讓他在裙子的領口處畫上一部分内搭的罩衣,這樣實際上露出來的皮膚還是和之前一樣多。按照透納建議做了之後,雷德格雷夫的畫通過了最嚴謹的審查。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提籃的鄉村女孩》,理查德﹒雷德格雷夫。

除了和同時代畫家的交流,作者還捕捉到普通人對晚期透納截然不同的評價:“脾氣好且幽默”。透納在意大利旅遊時,一個同路人記錄了對他的觀察如下↓

我真走運,遇到了一位脾氣好、而且風趣幽默的身材矮小的老人!他可能會成為我整個旅途的旅伴。他不斷把頭伸出窗外,畫下任何他喜歡的東西,在欣賞馬切拉塔的日出風光時,因為售票員不肯等他,他就大發雷霆。“去他的!” 他說,“他真是塊木頭。” 他隻會一點兒意大利語,法語也隻會幾句,他把兩種語言混在一起說,非常有意思。他的好脾氣讓他不在意任何困難,在他最愛的事業上孜孜不倦!

#176幅透納經典作品

直覺領略大師精湛技法&創新風格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從左至右為:《人體寫生》,1792—1796年,粉筆畫;《梅爾羅斯修道院》,1822年,水彩畫;《大運河場景,威尼斯的一條街》,約1837年,油畫。

油畫、水彩、速寫,人體、風景、曆史……書中彙集了透納多個時期不同形式和品類的作品,并且幾乎每幅作品都有主題、風格和技法品評,專業内容與透納的精彩人生經曆互相交織,帶領讀者全方位了解透納的藝術生涯。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海上漁夫》,1796年,油畫。

《海上漁夫》是透納首次在皇家美術學院展出油畫作品,展覽期間廣受贊譽,也充分證明了當代評論家認為透納擁有“獨創思維”的觀點是正确的。在用一種全新而陌生的繪畫形式處理這個月光下的場景時,透納沒有留下絲毫猶豫的痕迹,這無疑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透納的油畫創作是以水彩技法為基礎進行的,為此他經常受到指責。可是,他在創作這幅畫的時候絕不隻是将進階水彩作品中傳達出的思想照搬到油畫中。油畫技法能夠擴大他繪畫中光影的範圍,令他能夠在畫中渾濁起伏的水面上,極其精妙地區分開船員手中提燈的倒影和穿透雲層的月光。

畫面中的月亮被薄紗般的雲層環繞,這既是出于他自己的偏好,也是出于對前人的模仿;他對色彩和色調的細微變化深深着迷,而雲與月的組合為他留出了觀察這些細微變化的空間。

另外,從透納之後的作品的角度來看,這幅油畫中月亮位于前景,這一點也同樣十分重要。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透納将太陽或月亮作為畫面中的光源(比如下圖《迦太基帝國的衰落》),這是他在第一幅油畫作品中就已經形成的思維習慣,而在當時他就已經可以将其描繪得恰如其分。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迦太基帝國的衰落》,1817年展出,油畫。

#50餘年全新修訂

《透納》于1969年初次出版,長期以來一直是介紹透納生活和藝術的經典著作。泰特美術館的策展人大衛·布朗對本書進行了全新介紹,在層層修訂與更新之後,《透納》更反映了全新的學術發現與對透納作品的解讀,将成為新一代讀者對這位藝術家的可用研究。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白馬上的死神》,1833-1834年,油畫。

比如,“從馬背上掉下的骷髅”此前與《聖經﹒啟示錄》中 “死在灰馬背上”的故事聯系在一起,但目前更令人信服的一種說法是它與雪萊的詩歌《暴政的假面遊行》有關,進而同彼得盧的激進示威運動 (1819年于英國彼得盧爆發的群衆示威運動)聯系在一起。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上:《尋找阿普勒斯的阿普利亞》,1814年展出,油畫。

下:《雅各布、拉班和他的女兒們》,克洛德﹒洛蘭,1654年,油畫。

還有,透納的《尋找阿普勒斯的阿普利亞》被認為是對克洛德﹒洛蘭于佩特沃斯創作的《雅各布、拉班和他的女兒們》的模仿之作。另外,大部分曾被認為是描繪1834年議會大火場景的水彩畫,其實展現的是1841年倫敦塔起火的場景。

針對諸如上述的問題,新版圖書不着痕迹地做出了最低限度的更正和澄清,以保持文本的流暢,文末還精心奉上參考文獻、插圖表、索引,為讀者閱讀提供助益。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泰晤士哈德遜世界藝術巡禮”之《透納》:真實還原透納藝術生涯

[英]格雷厄姆·雷諾茲

2022年3月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