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作者:賽先生科普

據媒體報道,近日俄羅斯一位漁民在摩爾曼斯克捕魚時,發現了一個樣貌怪異的物種,見下圖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說句實話,第一眼我都不知道看哪個部位才好,因為這個生物長得真的夠怪異,按照正常認知,這個生物有着與體型不太比對的鳍(比例太大了),身體皮膚的顔色也是慘白慘白的,而且上面還有不少暗色長條狀紋路(就像縫合怪一樣,外國網友戲稱其為“弗蘭肯斯坦縫合怪”,見下圖)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如果非要找一處好看點的地方,恐怕也隻有眼睛了,綠色的眼球倒是有些綠寶石的模樣,并且周圍還包圍了一圈白色“眼影”,如此說來,眼睛還确實有些漂亮。

到底是個啥物種?

從整體來看,雖然樣貌怪異醜陋了些,但形體還是和魚類比較相似的,應該是深海魚沒錯了,但說到底,得有個具體名稱吧?關于這個疑問,國外的海洋學家給出了答案:是鬼鲨!(這名稱聽上去就蠻吓人的,但倒也符合其相貌,除了體型不是很大)

實際上這位叫做羅曼·費多爾索夫(Roman Fedortsov)的漁民已經不是第一次撈到這個物種了,上一次是在4月份,當時他發出的圖檔是這般模樣: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是鬼鲨的正面照片,可以看到,相比剛才的側面照而言,原來鬼鲨還有着一條占比很長的尾巴!(說實話,正面照看着比側面照更加怪異了)

  •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簡單了解一下這個鬼鲨了:

首先其英文名稱叫做“ghost shark”,可見鬼鲨這個名字就是直譯過來的(也可以叫幽靈鲨),如果說“鬼”是從來形容其外貌等特點,那麼“鲨”就說明這個物種是鲨魚的一種?資料顯示,鬼鲨與我們現代的鲨魚關系并不是很親近,二者在大約4億年前就分離了,隻能算是遠親。

下圖是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在2014年在海深1200米的地方拍攝到的鬼鲨照片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與文章開頭給出的模樣有些不同,首先是顔色變黑了,這是因為這條鬼鲨是成年體,隻有幼體的顔色才比較淡,其次是體型不太一樣,這主要是兩點導緻的,一個是幼體與成年體的差別,還有一個就是深海環境與海上環境的不一樣,畢竟光是深海壓強這一條就足以改變形體了。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對了,雖然鬼鲨相貌吓人,但它們卻有一口小兔牙(實際上在動物學分類中,鬼鲨屬于兔銀鲛屬)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下面幾幅圖是這位漁民捕撈上來的其它相貌怪異的深海物種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為何深海魚類大都樣貌醜陋?

看到這,想必很多朋友都和我有了一樣的疑惑,那就是為啥這些深海魚都長得這麼醜呢?難道是因為深海缺少陽光,大家誰都看不見誰,是以長相也就敷衍了事了?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實際上這些物種也是為了适應環境才不得不長成這樣的,因為深海環境與地面環境有兩點大不同,一是壓強,粗略來算,水深每增加10米,壓強就增加一個标準大氣壓的量,對于200米以下算深海而言,深海魚起步都是承受20倍大氣壓,其實這都算少的了,因為大多數深海魚的生存深度都在600到2700米以下,也就是有部分魚類要承受上百倍大氣壓的存在。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舉個例子,下圖的魚被稱為水滴魚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樣貌醜陋,但這并不是因為它原本的長相,實際上這種魚類的生存水深在600至1200米的範圍,需要承受60至120倍大氣壓強,是以它不得不在形體構成上作出改變,全身幾乎沒有肌肉,而是由密度略小于水的凝膠物質組成,其骨架也十分柔軟。然而當其被人類捕捉上岸後,因為外部壓強迅速變小,是以其身體也就腫脹開來,才有了上圖所示的模樣。

然而人家原本在深海時的樣貌是這樣的,見下圖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雖然算不上漂亮,但至少也和醜搭不上太大的邊吧。

二是營養豐富度不同,200到1000米深度屬于弱光層(光照随着深度越來越弱),而在1000米以下,可以說是沒有陽光了,是以這般黑暗環境使得我們熟悉的底層生産者沒法進行光合作用,是以這些海水區域的營養物質極少,是以這些魚類隻能靠海面上層降落的有機物(或者有些物種能依靠海底熱泉進行生存),因而算得上“缺衣少食”。

是以這些魚類為了更好地生存,不得不基于如此環境長出各類“别出心裁”的器官模樣,比如吞噬鳗,見下圖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長得和帶魚差不多的細長身軀,卻有着一張極其不相符的巨型大嘴,成年吞噬鳗生活的水深在1000到2000米之間,為了更好的捕獵,它們一般會亮着晃動尾部的發光器官,吸引獵物靠近,然後保持嘴部張開,不斷遊動進行捕食。

有深海巨獸存在嗎?

雖然深海魚長得醜是迫不得已,但這又讓我們聯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我們經常在小說或者電影裡得到這樣的印象:暗無天日的深海潛藏着體型巨大樣貌恐怖的巨獸!但這是真的嗎?深海底部會有無比恐怖的巨獸嗎?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其實從上段的介紹中,我們就能得到結論,深海底部不存在巨獸,或者說根本沒有其生存的條件,因為一件簡單的道理,如果存在深海巨獸,那麼它顯示是深海食物鍊的頂端,而處于頂端的物種需要下面一層一級的物種支援方可生存,而深海如此貧瘠之地,已有的物種尚且需要海洋上層飄落的有機物生存,是以更是沒有機會去供養一個巨無霸物種的。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不過我們聽說的抹香鲸與大王烏賊在深海的搏鬥倒是事實,因為後者是抹香鲸的食物,不過這應當算不上我們心目中的那種恐怖的深海巨獸。

俄漁民發現怪異物種,像縫合怪,專家:鬼鲨!為何深海魚大都很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