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受夠了調侃和嘲笑,埃爾多安終于出手:土耳其再也不是“火雞”了

作者:排頭國際站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6月1日報道,聯合國已同意将土耳其的外語國名從“Turkey”改成“Türkiye”。 前一天(5月31日),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發文稱,當天他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了一封信,請求将土耳其的外語國名改成“Türkiye”。

受夠了調侃和嘲笑,埃爾多安終于出手:土耳其再也不是“火雞”了

其實,土耳其人早就不想用這個“Turkey”了,因為在英語當中,這個詞也是“火雞”的意思。這個詞在劍橋詞典中甚至被定義為“嚴重失敗的東西”或“愚蠢的人”。

那麼“火雞”到底是如何與土耳其聯系上的呢?

新聞網站“中東之眼”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哥倫比亞大學羅曼語系語言教授馬裡奧·貝伊(MarioPei)在近50年前向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講述了一段曆史故事,他提出了兩種情景來解釋土耳其與火雞的關系。

受夠了調侃和嘲笑,埃爾多安終于出手:土耳其再也不是“火雞”了

第一種假說認為,在16世紀,主要來自伊斯坦布爾的商人将火雞從美國運到了英國。英國人稱它為“Turkey coq”。為什麼要這麼叫呢?因為當時,人們習慣把任何經過土耳其或土耳其商人的東西與“Turkey”聯系起來。例如,波斯地毯被稱為Turkey地毯,印度面粉被稱為Turkey面粉。

第二種理論認為,早在美洲被發現之前,歐洲人就有一種他們喜歡吃的野禽,這種野禽是通過土耳其商人從西非的幾内亞運來的。這種家禽被戲稱為“Turkey coq”,因為它是通過伊斯坦布爾交易的。

在不斷遭到英語系國家的人嘲笑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終于“出手”了。他要求徹底改掉這個醜惡的名稱。

受夠了調侃和嘲笑,埃爾多安終于出手:土耳其再也不是“火雞”了

其實,土耳其改名一事已經鬧了大半年。早在去年12月4日,埃爾多安就頒布了總統令要求改名。埃爾多安認為“Türkiye”能“以最佳方式代表土耳其民族的文化、文明和價值觀”。

不過,改名的過程卻并非一帆風順。由于拉丁字母中沒有“ü”,相關國際機構聲稱更改注冊名稱将帶來困難。

2021年12月,在埃爾多安釋出了一份備忘錄,要求公衆用“Türkiye”描述這個國家後,更名運動就開始了。土耳其開始在國内和國際場合上使用“Türkiye”作為其外語國名。

“中東之眼”介紹稱,最初,土耳其公衆并不知道該如何認真地采取主動。然而,公共資助很快開始響應政府的做法。阿納多盧通訊社和TRT World開始在他們的英語廣播中使用“Türkiye”一詞。與此同時,該國外交部也沒有浪費任何時間。它的網站開始以“Türkiye共和國”的标題歡迎訪客。土耳其在世界各地的外交使團也開始在通信中使用“Türkiye”。

受夠了調侃和嘲笑,埃爾多安終于出手:土耳其再也不是“火雞”了

支援改名的人表示,這完全是為了土耳其的主權,以及對“Türkiye”一詞的好感。

另一方面,土耳其并不是第一個修改英文名稱的國家,此前,泰國當局也決定将首都曼谷的拉丁字母名稱從Bangkok改為Krung Thep Maha Nakho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