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皇冠、阿婆瓜、羊角蜜……滬郊張堰特色農業迎來收獲季

作者:文彙網
小皇冠、阿婆瓜、羊角蜜……滬郊張堰特色農業迎來收獲季

正值夏日炎炎的六月,對于金山區張堰來說,夏日是金山小皇冠西瓜的皮薄汁多,是阿婆瓜的清甜爽口,是羊角蜜的香甜細膩,是棗油桃的脆甜可口,是五彩小番茄的一口爆漿……這個滬郊古鎮的特色農業迎來了收獲季。

用心培植,“特色”方可層出不窮

“這羊角蜜跟普通的可不一樣,這是我們合作社今年成功試種的博洋9号羊角蜜,試種了兩畝地。”上海樵樂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賀站在果蔬大棚門口,指着藤蔓間巴掌大小的瓜,自豪道,“皮薄如紙,紋路的顔色也更深。雖然果型不大,但口感更香甜、果肉也更細膩。”據介紹,合作社采用吊蔓種植,一根藤上隻保留了兩到三個瓜,并少施肥,且以有機肥為主。

羊角蜜本就是張堰的“招牌”之一,但是農戶精益求精,培植出了更具特色、更加精緻、更受歡迎的羊角蜜。而其他張堰特色農産品也是在農戶們這般久久為功之下,才漸漸形成特色。

小皇冠、阿婆瓜、羊角蜜……滬郊張堰特色農業迎來收獲季

金山小皇冠由日本引進,後來由上海市農科院研究改良後培育成為“金山小皇冠”。在張堰,金山小皇冠西瓜實行“統一供種、統一育苗、統一管理”,采用标準化無公害栽培模式,應用綠色生産技術,不噴灑農藥,不施化肥,不用着色劑,采用人工授粉,以最大限度保證西瓜的産量和品質。日前,位于張堰的上海聯申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憑借優秀的果型、單瓜重、糖度、風味榮獲金山區2022年度“小皇冠”西瓜品鑒評優活動金獎。

阿婆瓜是上海金貴棗油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特色農産品。合作社負責人左金蓮介紹,以前,由于露天種植,瓜期短、産量低,金山本地已經很少有人種植阿婆瓜。2013年,她偶然從本地阿婆那裡得到了一些種子,在大棚内試種了5畝,沒想到大受歡迎,種植面積便逐年增加,但她依舊堅持傳統種植方式,并不斷優化口感,直到2016年正式注冊“阿婆瓜”商标。

小皇冠、阿婆瓜、羊角蜜……滬郊張堰特色農業迎來收獲季

有着冬棗與桃味完美融合味道的棗油桃,色彩缤紛、酸酸甜甜的五彩小番茄,粉糯細膩,味如闆栗的小香薯,水果黃瓜、樹莓、哈密瓜、奶油草莓……正是因為農戶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耕耘不歇肩”的用心培植,獨屬于張堰的特色農産品才會“百花齊放”。

真心支援,“特色”方可持續發展

對于自己家鄉的農産品,張堰人民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支援。這一點,在疫情期間展現得淋漓盡緻。

在過去兩三個月内,受交通管制、采購商減少、缺少銷售途徑等因素影響,許多農産品滞銷了。眼看着辛苦種植的農産品即将爛在地裡,許多農戶嘗試着在朋友圈低價售賣,“三月份正好是草莓産量高峰期,我當時隻希望盡量少損失一點。”張堰鎮建農村牆門農莊種植園的負責人夏師傅回想起當時的困境,心有餘悸,“但我真的沒想到,大家居然為了我們開始‘愛心接力’!”據夏師傅介紹,“求助”資訊發出去後,朋友圈裡多人轉發、業主群裡發起接力、企業老闆前來團購……僅一天便賣出了超一千斤。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受到張堰人民幫助的農戶們在之後也多次為醫務人員、志願者送上了香甜可口的草莓、西瓜等。

小皇冠、阿婆瓜、羊角蜜……滬郊張堰特色農業迎來收獲季

同時,張堰政府着力打通運輸管道,從根本上解決滞銷問題。張堰鎮農服中心積極打通地産蔬菜瓜果從田間到城區的連接配接通道,統一收集農戶資料并上報區農業農村委,為張堰鎮主要保供機關(大型合作社)辦理市級通行證。

“今年合作社原本打算增加阿婆瓜種植面積,但受疫情影響,先期僅種植了100畝。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上周勞工到位後,合作社又加急補種了100畝,預計7月底可以上市,銷售期将持續到10月份。”作為付出心血的人,農戶們為了持續發展,在疫情期間也作出了一些調整。

盡心幫扶,“特色”方可茁壯成長

除了農戶的精耕細作,張堰政府也為特色農産品的培植貢獻了一份力量。201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學金山教授工作站在張堰鎮正式挂牌。雙方通過良性互動,推進農業新技術試點、新品種引進、土壤改良等,增強本地農業科技水準,推行綠色生産,不斷創新新品種農産品的培育方式。如,與上海思瑤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種植的戴爾番茄、蜜桃番茄等獲上海地産優質番茄品鑒會最佳甜度獎,選育種植的油豆“串串紅”獲得一緻好評。

小皇冠、阿婆瓜、羊角蜜……滬郊張堰特色農業迎來收獲季

然而,特殊品種隻是構成特色的因素之一,品種差異比較容易被複制,導緻市場飽和很難持續。是以,張堰政府“收編”了張堰特色農産品,進而形成小而精的特色農業,并打造出了“張堰味道”這一品牌。

2018年,張堰鎮便協同田園五鎮奏響了農業節慶“三部曲”:玫瑰花節、樹莓節、阿婆瓜節,從金山百聯購物中心到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從線下推介會到“網際網路+農業”模式,張堰鎮持續助力産銷對接,提升農産品知名度,打造特色農業品牌。

小皇冠、阿婆瓜、羊角蜜……滬郊張堰特色農業迎來收獲季

“網際網路+農業”模式是張堰鎮緊跟網際網路時代新浪潮所做出的一次巨大改變。2020年10月,“森活百家”品牌釋出,通過建立農産品電商直供平台,拓寬特色農産品銷售管道;2021年4月,青年網絡主播直播季活動開啟,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學生直播售賣張堰本地的八款特色農産品;2021年6月,第三屆張堰“阿婆瓜”節暨森活百家農産品展示會在中僑大學召開,采用現場展銷和網絡直播兩種方式。

線上下推介、傳統電商、直播電商的“互補互助”下,張堰特色農産品知名度進一步提升,特色農業發展更為茁壯,“張堰味道”這一品牌更為深入人心。

作者:薄小波

編輯:史博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