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話可以亂說,藥可不能亂吃,吃藥吃出來的結石

作者:泌尿外科秦基平

自古以來,藥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就是治病救人、保養健體。“生病就是要吃藥”早已深入人心。但無論是什麼藥都不是靈丹妙藥,不可能治百病。很多藥還都有它對應的适應症、禁忌症和不良反應,吃得不對或是過量服用,還有患上泌尿系結石的風險!

話可以亂說,藥可不能亂吃,吃藥吃出來的結石

在臨床中有時候就會遇到這類因為亂吃藥導緻患上尿路結石的朋友,而根據他們的情況,大緻可以将原因分為兩種。

誤服藥導緻尿路結石的兩大原因

1、容易在人體内形成結晶的藥物

一些藥物或者它在進入人體後經過代謝,會在尿中飽和進而形成結晶,那麼這種結石的成分就是藥物本身。比如磺胺類藥物、氨苯蝶啶、茚地那韋等。

其中茚地那韋是用來治療艾滋病的蛋白酶抑制劑,易于被小腸吸收,大部分可以被尿液排出。長期服用此藥的患者容易形成尿路結石 ,且患病率高達4%-13%。

氨苯蝶啶是醫院中常見的保鉀利尿劑,可以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常用于高血壓的治療。除此之外還有常見的磺胺類、頭孢曲松、環丙沙星等抗生素。

話可以亂說,藥可不能亂吃,吃藥吃出來的結石

2、藥物反應形成的結石

藥物間接改變了尿液的酸堿環境或成分,比如我們都熟悉的維生素D,可以通過增加增加小腸對于鈣離子的吸收,進而引發高鈣尿症。

補鈣吃出結石的風險?

大部分泌尿系統結石都會含有鈣成分,是以不少朋友擔心,普通飲食都查出尿裡的鈣離子了,那要是吃鈣片,肯定會增大患病風險呀。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說,鈣劑不增加也不減少患結石的風險,合理安排鈣劑的服用時間就可以了。

話可以亂說,藥可不能亂吃,吃藥吃出來的結石

而尿路結石大多數是由草酸鹽和鈣在泌尿系統中結合沉澱導緻的,草酸才是形成結石的關鍵。而很多食物都含有草酸成分,很難杜絕其攝入。

另外維生素C在體内也可以轉化為内源性草酸,如果服用鈣片的時間是在餐中,那麼就會有一部分的鈣與食物中的草酸不可逆的結合,形成不被小腸吸收的草酸鈣絡合物,随着糞便的排除體外,減少草酸的吸收,反而降低了尿液中草酸的濃度,進而降低草酸鈣結石的發生。

話可以亂說,藥可不能亂吃,吃藥吃出來的結石

總結一下,藥源性結石的形成不僅與服用藥物本身的特性有關,也和我們身體狀況有關。平時就不愛喝水、尿量少,尿液中的酸堿度異常或者有結石病史的朋友,患上尿路結石的機率也比普通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