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曆史,留下了大量古籍,你知道善本書的說法嗎?

作者:一葉小舟文史角

中華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曆史,自商代以來,就陸續有竹簡木牍流傳下來。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以後,為文字的書寫創造了有利條件;到了北宋年間,畢昇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書籍的批量印制進入了快車道。是以宋朝以後,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大量書籍。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珍貴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們研究祖國的曆史、政治、經濟、文化不可缺少的參考材料。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曆史,留下了大量古籍,你知道善本書的說法嗎?

蔡倫和他的造紙術

(溫馨提示:本文所有圖檔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作者删除。)

要充分利用這些書,就要首先将其整理出來,尤其是那些善本書。那麼什麼叫善本書呢?

關于什麼是善本書,360百科是這樣說的:善本,簡單講就是好的書本。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經過嚴格校勘、無訛文脫字的書本。印刷術産生前,書籍大都是手寫本。把原稿或别本認真繕寫下來,經過與原文校核無誤,就成為善本。時代下限,一般确定在乾隆六十年。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古籍書,大多數均為清代或者民國時期的書籍。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曆史,留下了大量古籍,你知道善本書的說法嗎?

畢昇和他的活字印刷術

一般來說,一本書越是最初的版本,文字就越準确。越是到了後來,經過多次轉抄翻刻,訛傳和錯誤就在所難免。是以,我們一般把經過精心勘校、錯誤較少的古書,稱為善本書。後來,又有的人把舊刻本、精校本、手稿以及舊拓碑帖等,統統稱為善本,這就有點不夠嚴格和準确了。是以,國家在上世紀80至90年代,整理《中國古籍善本書總目》時,把善本書的标準統一規定為“三性九條”,以此作為一本書是否可以收入《總目》的标準。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曆史,留下了大量古籍,你知道善本書的說法嗎?

編号為12199965的善本書四庫全書

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善本書的标準,筆者把國家統一規定的“三性九條”附列于後,供大家參考。

首先,“三性”是指:一是因年代久遠而具有的“曆史文物性”,二是書籍内容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學術資料性",三是雕版印制考究、插圖精美具有的“藝術代表性”。

其次是“九條”,其内容如下,分别是:

第一條、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寫的書籍。

第二條、明代刻印、抄寫的圖書(版本模糊流傳較多者除外)。

第三條、清代乾隆年代以前流傳較少的印本和抄本。

第四條、太平天國及曆代農民革命政權印行的圖書。

第五條、辛亥革命以前在學術研究上有獨到見解或有學派特點,或者比較有系統的稿本,以及流傳很少的刻本、抄本。

第六條、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時期某一領域、某一事件資料方面的稿本及較少見的刻本。

第七條、辛亥革命以前,有名人學者批校、題跋或抄錄前人批校而有參考價值的印本和抄本。

第八條、在印刷上能反映大陸印刷技術發展、代表一定時期印刷水準的各種活字本、套印本,或有比較精美版畫的刻本。

第九條、明代印譜、清代集古印譜、名家篆刻的钤 (qián)印書,有特色或有親筆題記的。

綜上所述,凡是符合上述“三性九條”之一的書,就可稱為善本書。

謝謝閱讀!

嚴正聲明:未經許可,本文嚴禁以任何形式轉載、搬運、抄襲、拆解和洗稿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版權所有,如有侵權,一經發現,必将追究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