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遺體保護細節解密:徐靜緊急受命,追悼會上盡量不開燈

作者:夢裡大唐

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是一個舉世震驚、萬民哀痛的時刻——毛澤東主席于北京溘然長逝。

毛主席遺體保護細節解密:徐靜緊急受命,追悼會上盡量不開燈

偉大領袖毛主席走了,盡管有着再多的不舍,最緊要的還是要商議他老人家的身後事該如何解決。

當即,中央政治局在中南海召開了緊急會議。會議首要讨論了毛主席的遺體該如何處理這一非常緊急、特殊的問題。

毛主席在生前曾囑托過,在他去世以後,要将他的遺體火化。但黨中央有人考慮到毛主席之于新中國的意義,廣大人民對于毛主席的深厚情感,以及國内外複雜的政治形勢,提出應當将他的遺體永久儲存。

毛主席遺體保護細節解密:徐靜緊急受命,追悼會上盡量不開燈

兩種對立的意見一時間争論不休,最終,大家一緻決定采用“兩步走”的處理方案:

先将遺體進行保護,以便于進行發喪、吊唁等工作,然後再研究決定,究竟是火化還是儲存。

而毛主席的遺體保護無疑是項任務事關重大且異常的緊急與特殊,那麼交給誰才能讓全國人民放心呢?

徐靜博士臨危受命

9日淩晨四點,敬愛的毛主席停止思考近兩個小時後,醫科院基礎醫學組黨支部書記徐靜博士的住處傳來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徐靜博士打開房門,發現來人是衛生部值班室秘書江煥波。

“不好意思,打擾博士休息了,有個任務,需要徐靜博士現在随我走一趟。”

原來,經中央衛生部部長劉湘屏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等人協商後,決定将主席遺體的保護任務交于曾留蘇深造的徐靜博士。

彼時徐靜博士還不知道主席離世的消息,但看着滿臉嚴肅的江煥波,徐靜也猜到了情況一定十分緊急。

于是,徐靜立即登上了汽車,趕往并不明确的目的地。

黑色的汽車在無人的黑夜中疾速奔馳,車内的人一言不發,神情肅穆。

徐靜博士腦海中猜想着各種即将要接受的任務,但想了一圈也沒有得到結論,這時,突然一個急轉彎打斷了徐靜的思緒,徐靜博士定睛一看,車子拐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的大門口。

劉湘屏等人似乎已經等待多時,一見到徐靜立即讓她換乘自己的車,一路向西飛奔而去。

這次,徐靜被載着直接一路來到了中南海。

車子從中南海的北門緩緩駛入,然後停在了一排灰色的房子前。

毛主席遺體保護細節解密:徐靜緊急受命,追悼會上盡量不開燈

劉湘屏和徐靜兩人走下汽車,一前一後,大步流星地穿過走廊,走進了一個不算特别大的房間。

房間裡,等待着的是一衆中央上司人,等兩人進來之後,立即起身說:“現在不得不向你們宣布一個不幸的消息,偉大領袖毛主席已于今天淩晨逝世,而為了讓全國各族人民瞻仰主席遺容,需要進行遺體保護,時間在15天左右。”

“有什麼需要協助的嗎?”中央上司同志問徐靜。

盡管徐靜還在為主席去世感到震驚和悲痛,但是聽到任務之後,她還是快速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她認真思考了一陣兒,向上司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首先,需要回院和同行的其他專家們共同研究一下方案。此事關系重大,而且在此之前,中國在這方面沒有什麼經驗可言,是以她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制定一個完美的方案,做到萬無一失。

其次,看一看毛主席的遺體。先對主席遺體的情況有所掌握和了解。

最後,她表示希望能夠給她一些時間來準備必要的藥品以及器械。

這幾點都是工作确實需要的,中央上司同志對此表示支援和了解。

所有的事情基本商定以後,徐靜被帶領着來到了毛主席的卧室。

卧室的溫度很低,拉着厚重的窗簾,光線也很暗。毛主席安詳的躺在床上,被一條長長的白色毛巾被覆寫着。

徐靜走到主席的床前,輕輕地掀開毛巾被,認真觀察并記錄主席遺體的情況。

之後,徐靜便回到了醫科院。

經過一番研究後,商定由徐靜、張炳常和陳克铨三人組成專門小組負責主席的遺體保護工作。接着衆專家又就此項工作展開了具體方案的讨論。

會後,徐靜還特意去找了當初負責處理孫中山先生遺體的解剖學專家張鑒教授,以及另一位病理科教授,讨教相關經驗。

于此同時,藥品以及所需器械也已經準備完畢。

做完這一切,徐靜、張炳常以及陳克铨三人10時準時出現在了中南海。

毛主席遺體保護細節解密:徐靜緊急受命,追悼會上盡量不開燈

徐靜為代表向中央上司同志詳細講述了實施方案,以及方案的依據等一系列問題。

會議室中的衆人個個眉頭緊鎖,認真聽着每一個細節。

“究竟有多大的把握?”有人提問。

“不但不能腐爛,還要栩栩如生,要讓人民群衆瞻仰,這我們沒有做過,也未敢想過。我們隻能努力去探索。”徐靜十分認真地回答。

最終,中央上司準許了徐靜等人的方案。

遺體維護刻不容緩,追悼會上困難重重

事不容緩,徐靜三人立即投入到遺體保護工作中。

首先,必須保證工作場地的絕對潔淨,三人親力親為進行場地的打掃和消毒工作。保證了場地的潔淨以後,三人才将所有的藥品和器械拿出來逐一擺放整齊。

準備工作結束,又兩個小時過去了。

緊接着,具體操作正式開始。

但工作剛一開始,三人就遇到了問題。

遺體的手臂如何擺呢?下垂還是放在胸前?

三人想了一下,覺得不能擅自決定,于是,将這件事上報到了中央。

很快中央給出了答複:“按中國人民的傳統習慣——下垂。”

将遺體按照要求姿勢擺好,三人拿起了備好的工具。

又兩個多小時過去,三人終于順利完成了保護工作。

但三人誰也不敢掉以輕心,一直守着遺體,觀察着遺體細微的變化。

将譬如皮膚顔色、皮膚韌性和彈性、關節的活動程度以及眼睛等器官的情況,甚至是皮膚的紋理都進行了極其認真的觀察和記錄。

另外,三人将最終确定的尺寸第一時間交給了紅都服裝廠的師傅們,師傅們拿到尺寸之後連夜開始為主席趕制服裝。

三人的工作還在進行中時,中央傳來訓示,表示主席的遺體要長期進行儲存。

于是,三人又抓緊時間進行防腐的工作。

但是大量防腐液注入以後,遺體卻出現了腫脹的情況,徐靜一時間心裡沒底,擅長屍體解剖的張炳常說不必過于擔心,24小時以後即可消退,恢複正常。

期間,服裝趕制了出來。一共做了兩套中山裝,一套是深灰色,服裝面料要厚上一些。一套是淺灰色,服裝面料較薄一些。結合多個部門的意見,最終,標明了淺灰色的那套。

之後,理發師小周同志以及北京醫院的馬燕龍技師又為主席做了十分細緻的化妝整容。

一切完成之後,主席躺在那裡就隻是像睡着了那般。

按照中央的訓示,毛主席的遺體将從11日至17日置于人民大會堂,以友善衆人前來吊唁、瞻仰。

11日淩晨3時20分,中央上司一路護送主席遺體至人民大會堂。

毛主席遺體保護細節解密:徐靜緊急受命,追悼會上盡量不開燈

果然,如張炳常所說,主席遺體也在這天恢複到了正常水準,達到了令人基本滿意的效果。

為了時刻掌握主席遺體的情況,徐靜三人小組也随之轉移去了人民大會堂。

最開始,主席的遺體就敞放在大廳裡。

為了更好的防腐,室溫降的很低,以至于來吊唁的人到了廳内都不得不穿上大衣。但是,觀察了一下情況之後,徐靜等人卻擔心起來。

毛主席遺體保護細節解密:徐靜緊急受命,追悼會上盡量不開燈

“這樣下去不行!”

室内溫度還是遠遠達不到儲存遺體的水準,并且前來吊唁的人、軍樂隊的人還會不停的将溫度升高,甚至廳内的燈光也成為了升溫的條件。

究竟該怎麼辦呢?遺體保護小組立即召開了緊急會議。

會議上有人提議,直接停止吊唁、瞻仰活動,或是直接用照片代替遺體告别,但這種方法顯然不可取,說不定會在國内外造成什麼不良影響。

最終大家研究之後,一緻決定撤去軍樂隊,改用哀樂錄音,燈光也隻保留遺體頂上的那盞大燈,其他所有燈盡量避免打開。另外,還增加了其他一些降溫的實體措施。

好在,11日午夜,為主席遺體特制的能夠降溫、隔氧的有機玻璃棺罩終于趕制了出來。這下,才終于完美解決了所有問題。

毛主席遺體保護細節解密:徐靜緊急受命,追悼會上盡量不開燈

毛主席遺體長期儲存,人民不忘偉大領袖

追悼會于9月17日下午全部結束。

而毛主席紀念堂一直到77年8月份才正式落成,那麼,在此之前,主席的遺體被安放在了哪裡呢?

徐靜等人早就已經在篩選位址了,經過一番仔細的考察之後,最終標明在了某醫院為戰備設立的地下手術室。

之後,按照要求,北京冷凍機廠用時一周将該地下室改造成了一個密封、隔氧、低溫的環境。

20日淩晨,中央上司同志将主席的遺體移送進了該保護室内。

由于毛主席逝世于76年9月份,同志們又稱這裡為“769”保護室。

毛主席遺體保護細節解密:徐靜緊急受命,追悼會上盡量不開燈

在中央的訓示下,遺體的保護工作由包括徐靜等幾名衛生組成員以及各個醫科學院的上司組成的遺體保護科研上司小組負責。

為了完成遺體長期儲存的目标,徐靜等人将平時的工作重點放在“六防”上,即防腐、防黴防菌、防分解、防幹、防變形、防變色。

另外,經過慎重研究,決定整個保護方案采取氣态與液态相結合的方法。即平時在保護工作都置于氣态中,而一年一度的大保護則在液态中進行。

在這種方案的保護下,遺體情況一直良好、穩定。

77年8月,毛主席紀念堂成功落成,毛主席遺體也被移送紀念堂瞻仰廳。

毛主席遺體保護細節解密:徐靜緊急受命,追悼會上盡量不開燈

此後,毛主席的遺體便一直置于此處。

而徐靜等人則在認真鑽研如何使遺體保護的工作做的更加完美,如今人人都有機會瞻仰主席遺容,實際上,便得益于徐靜博士等人的認真研究和保護。

由于遺體保護工作一直進行的極好,在中央的準許下,1983年12月,毛主席誕辰90周年前夕,徐靜首次向外披露:毛主席遺體儲存情況良好,已處于完全穩定狀态,歡迎廣大人民群衆前來瞻仰參觀。

消息很快傳遍全國,大江南北的父老鄉親争先恐後都想前來瞻仰主席遺容。

隻是,由于瞻仰情況受限,許多人不遠千裡跑了多次都沒能達成心願。一部分人隻是遠遠地在紀念堂門前鞠了個躬,然後遺憾地轉身離去。

徐靜等人每天看着這種情況,内心也是難過不已,她群組内人員經過認真分析和研究,大膽提出,淘汰之前“按口組織,憑票參觀”的接待辦法,改用“憑工作證以及身份證入場”。

該辦法經過試行之後,得到了中央的正式準許,而這種辦法也一直沿用至今。

毛主席遺體保護細節解密:徐靜緊急受命,追悼會上盡量不開燈

毛主席是中國人民的一種精神寄托,一種信念支撐,人民不會忘記偉大的領袖!人民将永遠瞻仰偉大的毛主席!